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014-06-10 18:55董武文
甘肃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董武文

〔关键词〕 学校;可持续发展;校本研修;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8—0016—01

学校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才是办学的理想境界,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从内部条件来看,通过培训学习,结合学校实际,笔者认为主要抓好以下方面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念创新和精神塑造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学校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这是办学的动力、导向和保障。因此,学校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认识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具有滞后的特点,立足现在,着眼未来,适度超前发展。在学校规划、设备添置、课程开设等方面既考虑到现在发展的需要,又考虑到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考虑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内部,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要协调发展,在学校外部,学校发展要与其他社会要素、自然要素协调平衡。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各科教育活动的功能和价值,适当调整,有机整合。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发展计划文本。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不能满足学校现状,要立足学校实际,准确合理定位,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律,对学校的适应性进行思考。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

二、校本研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校本研修从学校本身出发,研修的内容来自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或教师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进行研修活动,或给出研修方向让教师自我研修。教师是主动发展的研修者,它体现教师研修的主动性,发展的自觉性。校本研修既要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又要为学校的发展目标服务,是一种有序的集体或个体研修活动。校本研修要与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内容设置、方法选择、对象组织、时空安排等都是灵活的。

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也要走入知识经济的发展轨道。促进经济发展,首先应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学校发展,首先应促进教师的发展。特别是建立校本研修机制,使教师成为主体性的人,保证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发展,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资源。

三、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是学校的核心,班子成员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不断增强行政工作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努力做到个体合格、群体合拍、整体优化。

2.要抓好典型示范。要以身边的人和事树立学习的楷模。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育人不倦的感人事迹和闪亮的师德师风模范。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使之贴近教师、感染教师、激励教师、引导教师,并激发教师向他们学习,以模范教师为标杆,勤奋进取,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共同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全面建设。

四、现代教育技术是推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从校本培训入手,狠抓落实教育信息化。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重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培训。与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同步进行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件制作培训,并以过关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促进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

2.加大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的投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学校要积极争取项目和做好经费开支计划,不断优化设施设备,确保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

3.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类课题研究。在全员培训的同时,学校要积极组织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效地促进各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4.加强软件应用与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软件系统集成学校办公管理、教学管理、电子备课、文件收发、数字校园、学生成绩管理、学分认定、学生档案管理、电子图书、图书借阅等功能,真正达到教学与管理网络化、现代化。学校要鼓励各学科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或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从而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更多的方法或观点去比较、分析,从而真正达到乐学、好学,提高学习效率。

?笙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