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2014-06-10 12:46安小喜
甘肃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课堂提问数学教学

安小喜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生活实际;

针对性;层次;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8—0086—01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经,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 课堂提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从中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新课改也提出,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提问时,教师也应做到这一点,即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问题的背景。

例如,在教学“同样多”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养了4只小兔子(出示小兔图)。今天,他到菜园里拔了4根胡萝卜(出示胡萝卜图)给小兔子吃,一只兔子吃一根胡萝卜(边说边用线将小兔子和胡萝卜一对一连起来)。大家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胡萝卜?有没有还没分到胡萝卜的兔子?兔子的只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

二、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一是课堂铺垫环节。课堂铺垫引入教学时,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二是在新授环节提出问题。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要求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三是在巩固新知时提出问题。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利于知识的拓展延伸。

如,有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下面这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等于中层的■,等于下层的■,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教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本书的■,也就是360本的■。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课堂提问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充分说明提问要有梯度。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简单明了,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丧失学习信心,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然而,在数学学习中也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适合学生回答、围绕着中心知识点的“子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最终攻克难点,实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课堂提问时,要因人施问,正确评价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进行正确的评价。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笙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生活实际;

针对性;层次;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8—0086—01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经,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 课堂提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从中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新课改也提出,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提问时,教师也应做到这一点,即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问题的背景。

例如,在教学“同样多”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养了4只小兔子(出示小兔图)。今天,他到菜园里拔了4根胡萝卜(出示胡萝卜图)给小兔子吃,一只兔子吃一根胡萝卜(边说边用线将小兔子和胡萝卜一对一连起来)。大家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胡萝卜?有没有还没分到胡萝卜的兔子?兔子的只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

二、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一是课堂铺垫环节。课堂铺垫引入教学时,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二是在新授环节提出问题。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要求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三是在巩固新知时提出问题。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利于知识的拓展延伸。

如,有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下面这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等于中层的■,等于下层的■,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教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本书的■,也就是360本的■。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课堂提问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充分说明提问要有梯度。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简单明了,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丧失学习信心,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然而,在数学学习中也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适合学生回答、围绕着中心知识点的“子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最终攻克难点,实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课堂提问时,要因人施问,正确评价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进行正确的评价。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笙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生活实际;

针对性;层次;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8—0086—01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经,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 课堂提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从中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新课改也提出,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提问时,教师也应做到这一点,即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问题的背景。

例如,在教学“同样多”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养了4只小兔子(出示小兔图)。今天,他到菜园里拔了4根胡萝卜(出示胡萝卜图)给小兔子吃,一只兔子吃一根胡萝卜(边说边用线将小兔子和胡萝卜一对一连起来)。大家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胡萝卜?有没有还没分到胡萝卜的兔子?兔子的只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什么关系呢?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

二、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一是课堂铺垫环节。课堂铺垫引入教学时,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二是在新授环节提出问题。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要求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三是在巩固新知时提出问题。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利于知识的拓展延伸。

如,有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下面这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等于中层的■,等于下层的■,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教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科技书总本书的■,也就是360本的■。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课堂提问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充分说明提问要有梯度。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简单明了,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丧失学习信心,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然而,在数学学习中也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适合学生回答、围绕着中心知识点的“子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最终攻克难点,实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课堂提问时,要因人施问,正确评价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进行正确的评价。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笙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课堂提问数学教学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