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量效关系及早期预测

2014-06-15 07:25路亚洲李艳茹史晓宁任艳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难治性疗程精神分裂症

姜 玮 路亚洲 李艳茹 史晓宁 任艳萍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1],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大约为66% ~82%[2-3],仍有部分患者最终可能对MECT反应不良。有的学者[4]认为,随着MECT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增加,但有的学者认为,MECT疗程长短与疗效之间并无关联[5],即治疗到一定的次数后疗效并不再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继续改善。因此,研究MECT的量效关系,根据患者的早期反应预测最终治疗效果,及早调整患者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探讨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MECT最终疗效,对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早停止MECT治疗,换用更加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最终旨在为MECT临床使用规范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组标准: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中心接受MECT治疗的患者,男女均可,年龄范围为18~60岁,符合国际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系统(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精神发育迟滞,物质滥用(尼古丁除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共入组60名患者,其中2名患者因第1次治疗后出现严重头痛而终止MECT治疗。58名患者完成治疗,其中男性22例,女性36例,平均(34.29 ±10.51)岁,受教育程度平均为(4.40 ±1.26)年,病程平均为(114.43 ±91.79)月。

1.2 方法

1.2.1 观察指标 ①病例资料表:收集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②临床症状评定: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估临床症状,评定时点为治疗前、治疗4次和治疗8次结束时。评定者共2名,职称均为主治医师,PANSS量表评分一致性检验为0.902。

1.2.2 MECT治疗方法 MECT治疗使用醒脉通Ⅳ型ECT多功能治疗仪(美国SOMATICS公司),统一采用DGx模式,电流强度910毫安,刺激能量是年龄×80%,刺激波形是单脉冲方波,刺激波宽是1毫秒。治疗8次为一疗程。刺激部位:双侧额叶或非优势半球颞顶叶。麻醉药为丙泊酚,剂量为1~1.5mg/kg;肌松药氯化琥珀胆碱 0.3 ~0.7mg/kg,至患者四肢远端肌颤结束。放置牙垫,行电休克治疗。

1.2.3 疗效评定 以PANSS减分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治疗第4次和第6次PANSS量表减分率≥45%为早期起效,治疗第8次末PANSS量表减分率≥65%为显著好转。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4次、6次和8次的有效率。

2 结果

根据患者治疗第4次和第6次PANSS量表减分率45%为标准,将其分为早期起效组和早期无效组;根据患者治疗第8次末PANSS量表减分率65%为标准,将其分为显好组和非显好组。

2.1 治疗4次早期有效率和8次显好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4次的早期有效率和8次的显好率,结果发现两者显著相关(χ2=7.18,P=0.01),表明 MECT 治疗 4 次有效的患者继续治疗至第8次时,患者达到显好的比例显著增高,见表1。

表1 治疗4次早期有效率和治疗8次显好率的比较

2.2 治疗6次早期有效率和8次显好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6次的早期有效率和8次的显好率,结果两者显著相关(χ2=5.18,P=0.02),表明 MECT 治疗 6 次有效的患者继续治疗至8次时,患者达到显好的比例增高,见表2。

表2 治疗6次早期有效率和治疗8次显好率的比较

2.3 治疗4次早期无效组患者治疗6次有效率和8次显好率的比较 对治疗4次无效的15名患者,比较治疗6次的有效率和8次的显好率,结果发现两者无相关关系(χ2=0.58,P=0.45),说明此部分患者在治疗8次达不到显著好转,见表3。

表3 治疗4次早期无效组患者治疗6次有效率和治疗8次显好率的比较()

表3 治疗4次早期无效组患者治疗6次有效率和治疗8次显好率的比较()

项 目 治疗8次非显好患者数治疗8次显好患者数 χ2P治疗6次无效患者数 3 0 0.58 0.10 2 45治疗6次有效患者数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在疗程为8次以内时,治疗次数和疗效之间存在量效关系,即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增加。这和国内外将MECT疗程定为8~12次是相吻合的[6]。如国内王雷磊等[4]发现,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患者时,第3次治疗已明显有效,从有效率来看,第10次高于第6次及第3次,提示MECT治疗随着治疗次数的递增,有效率逐渐提高,而且第6次治疗后,有效率仍然继续提高。

本研究还发现,早期无效的患者,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并不会显著增加。这提示我们,如果患者治疗4次无效,即使增加治疗次数,患者效果也不会显著增加,建议停止MECT治疗,换用其他治疗方案。这和陶长林的研究有相似之处[7],其发现MECT治疗6次多数可以见效,若无效可以换用其他治疗方法,而不建议继续增加治疗次数,浪费治疗费用,同时也增加了MECT的副作用。

关于患者对MECT反应个体差异的问题,考虑与患者躯体素质的因素有关,这部分患者可能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影响这种个体差异的方面已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表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一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理改变、躯体素质上可能有本质的不同或改变,这也有利于解释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MECT的反应与对药物反应良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和脑影像学因素有关。刘铁榜等[8]进行的基因分析认为:COMT中G/G基因型可能是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保护因子,APoE3/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YPZD6C188T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关联,而5-HT2A基因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无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对治疗的反应上存在素质因素。影像学研究表明,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症状存在脑功能异常的基础,如国外研究[9]发现,攻击症状是精神分裂症难治性的主要症状之一,与脑部额叶和颞叶的结构改变有关,由于行为异常存在异质性,这种异常也会有细微差别。但这种变化尚无一致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10]。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例数较少,在将来的研究中建议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其次,本研究将MECT治疗疗程定为8次,未对治疗8次以上的患者进行研究。

本研究表明,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存在量表关系,即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会逐步改善,对治疗4次有效的患者,建议8次为一疗程。对治疗4次后仍无效的患者,建议采取非MECT的治疗或合用药物等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1]刘增龙,栗克清,张香云,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47-148

[2]范俭雄,高小宁,徐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总结[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0,12(6):329-331

[3]潘能荣,杨小男,张承安,等.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2):75-77

[4]王雷磊,王勇,于玲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近期疗效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78-80

[5]万建国,谢勇,胡三,等.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9,9(6):503-505

[6]周小东.现代电抽搐治疗理论与实践[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252-283

[7]陶长林,邹陈君,王佩君.改良电痉挛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7):896-897

[8]刘铁榜.COMT、5一HT2A、ApoE及CYP2D6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6-6

[9]Hoptman M J,Antonius D.Neuroimaging correlates of aggression in schizophrenia:An update[J].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2011,24(2):100-106

[10]Bolwig T G.Neuroimaging an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J].J ECT,2014,30:138-142

猜你喜欢
难治性疗程精神分裂症
路波教授辨治难治性失眠经验撷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治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