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完美主义现状及其对孤独感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2014-06-15 07:25唐辉一汪祚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独生子女总分

唐辉一 丘 霞 陈 嫒 汪祚军△

完美主义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质人格特征,其表现为对自己过分严格苛刻。完美主义者具有做事力求尽善尽美,不断对自我进行批判的人格特征[1]。完美主义者容易陷入强迫性自我思考循环,导致情绪困扰,对心理健康、进食障碍等有负面影响[1]。孤独感是指当个体自己实际的社会交往与所希望的社会交往程度有差距时,所体验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2]。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会影响孤独感。例如,袁立新和张积家指出,害怕不完美暴露会导致孤独感增加[3]。此外,研究表明,自尊是影响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等一系列心理特征的重要变量。例如,孔文迪和蒋京川发现,完美主义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在完美主义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王继玉发现,孤独感会影响自尊,并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5]。我们推论,完美主义可能会导致孤独感的增加,而自尊在其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

国内对完美主义的研究尚较缺乏,而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群体一直被社会赋予较高的期望,其对自我的期望也因此变得较高,从而会比较容易表现出对事情过分追求完美,SCL-90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学生在“强迫”这一指标上有比较严重的超标,而强迫意向的核心就是完美主义倾向[6],因此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完美主义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大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中的亲密-孤独阶段,很容易体验到孤独感[3]。李传银调查研究也指出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独心态,且大学生的孤独分数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7]。因此,本研究拟选取大学生为被试,探究大学生完美主义对孤独感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玉林师范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5份(92%)。其中男69人,女206人;大一60人,大二78人,大三66人,大四70人;城镇生源226人,农村生源49人。独生子女26人,非独生子女249人。

1.2 方法

1.2.1 孤独感问卷 只有一个维度,分半信度为0.892。本问卷有18 题,每题 4 个选项,其中,1、4、5、6、8、9、14、15、16、18 题为反向计分[8]。

1.2.2 自尊问卷(RSES) 只有一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11,重测相关系数为 0.51 ~0.75,平均为 0.72。本问卷共 10 题,每题4 个选项,其中,3、5、8、9、10 题为反向计分。

1.2.3 中文Frost完美主义问卷(CFMPS) 包括担心错误、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5个维度,共27个条目。每题5个选项,没有反向计分。本问卷5个维度(担心错误、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787、0.747、0.746、0.655 和 0.644,重测信度为0.82、0.63、0.75、0.78、0.79[8]。

1.3 统计处理 数据分析方法为平均数差异检验和方差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全部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完美主义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分析 由表1完美主义总分及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可看出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大体情况:全体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总体平均得分为80.741分,表明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9]。其中,以担心错误最低(11.607),条理性倾向最高(24.549)。

2.2 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将大学生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年级作为自变量,完美主义总分及其5个维度上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差异性检验,见表2。大学生完美主义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不存在城乡差异。在“个人标准”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得分(t=2.086,P<0.05),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个人要求。此外,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048,P<0.05),说明独生子女有更高的个人要求。完美主义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不存在年级差异。

表1 完美主义总分及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2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表2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注:*P <0.05,**P <0.01,***P <0.001,下同

担心错误 条理性 父母期望 个人标准 行动的疑虑 完美总分性 别 男 12.29 ±4.20 24.16 ±3.92 14.91 ±3.99 18.88 ±4.15 11.74 ±2.81 81.99 ±12.项 目19女 11.37 ±4.43 24.69 ±4.10 14.91 ±4.84 17.51 ±4.87 12.00 ±3.54 80.33 ±13.26 t 1.513 0.930 0.262 2.086* 0.561 0.912生源地 城市 11.86 ±3.74 23.90 ±4.63 14.51 ±4.71 19.02 ±4.78 11.29 ±2.93 80.57 ±12.66农村 11.55 ±4.51 24.60 ±3.91 14.86 ±4.62 17.61 ±4.69 12.07 ±3.44 80.78 ±13.08 t 0.496 1.242 0.483 1.908 1.475 0.101是否独生 是 12.81 ±3.34 23.39 ±4.09 15.42 ±4.30 19.65 ±3.74 12.00 ±3.14 83.27 ±9.06否 11.48 ±4.46 24.67 ±4.04 14.74 ±4.66 17.67 ±4.79 11.92 ±3.40 80.48 ±13.31 t 1.473 1.544 0.721 2.048* 0.116 1.419年级 大一 12.10 ±4.88 24.98 ±3.95 14.12 ±4.74 17.95 ±5.28 11.85 ±3.24 81.00 ±12.89大二 11.68 ±4.40 24.49 ±3.91 15.62 ±4.76 17.91 ±4.20 11.99 ±3.50 81.70 ±13.14大三 11.35 ±4.51 25.02 ±4.34 14.53 ±4.44 17.97 ±4.51 12.14 ±3.54 81.00 ±11.72大四 11.34 ±3.78 23.80 ±3.99 14.71 ±4.51 17.61 ±5.08 11.73 ±3.20 79.20 ±14.10 F 0.421 1.327 1.353 0.084 0.183 0.485

2.3 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表3显示,完美主义的各维度中,除了个人标准与自尊总分以及孤独感总分不显著外,完美主义总分及其他维度与自尊和孤独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孤独感与自尊也存在相关。其中,自尊总分与孤独感(r=-0.483,P<0.01)和完美主义(r=-0.146,P<0.05)相关显著,孤独感与完美主义相关显著(r=0.230,P<0.01)。以上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孤独感存在着显著的两两相关,可以进一步做多元回归分析。

表3 完美主义、自尊与孤独感的相关(r)

2.4 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孤独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对自尊在完美主义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见表4)。第一步,以孤独感为因变量,考察完美主义问卷的五个维度对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担心错误”和“行动疑虑”两个维度对孤独感存在显著的预测效应,其中担心错误的 Beta=5.686,P<0.001;行动疑虑的 Beta=0.127,P=<0.05,但5个维度仅能解释孤独感19.9%的变异(R2=0.199,P<0.001)。第二步,考察加入自尊变量后,完美主义各个维度和自尊对孤独感的效应。结果表明,自尊对孤独感有最大预测(Beta=0.378,P<0.001)。担心错误维度对孤独感的回归效应有较明显的降低(△β=0.093),但仍达到显著水平(Beta=0.267,P<0.001)。其他4个维度对孤独感的回归效应接近0,已被自尊维度完全中介。自尊和完美主义5个维度可解释的回归效应是 30.6%,R2=0.306,P= <0.001加入自尊后对孤独感的解释增加了10.7%。第三步,考察完美主义5个维度对自尊的回归效应。5个维度对自尊的标准回归系数都达到显著水平,可共同解释的变异量为24.9%,R2=0.249,P<0.01。

由以上结果可知,自尊在担心错误维度上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行动疑虑维度上起完全中介作用。

表4 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总体分析情况 本研究中全体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总体平均得分为80.741,表明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9]。其中以担心错误为最低(11.607),其次是行动疑虑(11.927);条理性倾向最高(24.549),其次是个人标准(17.858)。说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逻辑思维发展已经完善,做事有条理,重视个人标准。同时,大学生渴望成功,敢于尝试,因此担心错误和行动疑虑的得分较低。

3.2 大学生完美主义各维度得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个人标准这一维度上男生明显比女生的得分高(t=2.086,P<0.05),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个人标准,这可能是由于社会角色作用,社会上对男性角色的期望比女性高,他们习得这一期望,因此表现出这一差异。这与邵淑娟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中的研究结果相符[10]。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个人标准这一维度上独生子女的得分明显比非独生子女高(t=2.048,P<0.05),说明独生子女有更高的个人标准,这可能是由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有更强的成就动机[11-12],因此给予自我的标准就较高。大学生完美主义不存在年级差异,说明完美主义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生完美主义也不存在城乡差异,这些结果与杨宏飞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0,13]。

3.3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完美主义的各维度中,除了个人标准与自尊总分以及孤独感总分不显著外,完美主义总分及其他维度与自尊和孤独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孤独感与自尊也存在相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揭露大学生完美主义中的“担心错误”维度和“行动疑虑”维度能显著预测孤独感,自尊在“担心错误”维度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行动疑虑”维度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结果意味着,“担心错误”和“行动疑虑”可能会降低自尊,进而引起孤独感。本研究结果的启示是,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要敢于尝试,敢于进取。

[1]佟月华,宋尚桂.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6):404-406

[2]杨青,崔捷,梁晓.新生代农民工孤独感与其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229-1231

[3]袁立新,张积家.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问题、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78-380

[4]孔文迪,蒋京川.完美主义与自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64-267

[5]王继玉.303名大学生自尊和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校医,2010,24(4):254-256

[6]谢玉兰.大学生自我完美主义倾向及其与心理异常的相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86-188

[7]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29-435

[8]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9]马珺,冯泽永,杨小丽.大学生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常模的探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1):2086-2088

[10]邵淑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11]张彦军.1433名大学生成就动机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99-100

[12]韩培.独立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3]杨宏飞,张小燕.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47-648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独生子女总分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后悔倾向的关系研究
完美是个坑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完美主义是完美,还是完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和自己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