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筋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2014-06-23 16:28赵长伟梁运海闻辉徐立光赵文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理筋膝骨性软骨

赵长伟梁运海闻 辉徐立光赵文海*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2 辽河油田总医院手足外科,辽宁 盘锦 124010)

理筋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赵长伟1梁运海2闻 辉1徐立光1赵文海1*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2 辽河油田总医院手足外科,辽宁 盘锦 124010)

理筋手法;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

膝骨性关节炎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破坏的慢性关节疾病,造成本病的因素为生物因素(如遗传、年龄、炎症等)及机械性损伤因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疼痛、关节僵硬,畸形和活动障碍。笔者在全国著名骨伤专家赵文海教授指导下,于2013年1月至9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采取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患者40例,均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其中男1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5.1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6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或伴有关节晨僵,活动后好转,关节肿胀,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度轻或中度受限。

1.2 诊断依据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①反复膝关节慢性疼痛近1个月,年龄≥45岁,伴有晨僵<3 min,膝关节活动时弹响。②放射学诊断标准将骨性关节炎分为5级:0级:关节正常;Ⅰ级:可能有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Ⅳ级:大量骨赘形成,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纳入标准:完全符合诊断标准;患者年龄45~65岁;放射学诊断分级为0~Ⅱ级;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皮肤疾患者;伴有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内科疾病者;不能遵守治疗规定、疗效判定不准确、或各种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的患者不在临床观察之列。

1.3 方法

治疗方法:采用理筋手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膝以薄布单敷盖,施术者首先放松肌肉,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施行点、按、揉、推等法,充分松解肌肉,再以拇指揉按膝周围肌腱、韧带;然后术者将(以右膝关节为例,左膝则反之)左手按压膝关节,右手握住踝部略向上提拉,将膝关节过伸达最大限度,做轻微震颤手法数次;再以左手固定膝部,右手握住踝部,将膝关节达最大屈曲后,稍向下压后维持数秒;反复数次;最后调理膝部周围软组织,再以拇指点按风市、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委中、承山等穴位。手法约行30 min,施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10 min,每日1次,21 d为1个疗程。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骨性关节炎疗效标准制定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判定[3],进行临床评价。临床控制: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症状积分>70分;显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活动不受限,积分51~70分;有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积分31~50分;无效:疼痛等症状及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积分30分以下。

2 结 果

本组40例患者,临床控制7例(17.5%)、显效13例(32.5%)、有效17例(42.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根据临床观察指标评分,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分值的变化见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

表1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

注:治疗前与治疗后同症状比较,*P<0.05

3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的“膝痹病”范畴。正如《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和而为痹……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而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即说明关节炎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筋脉受损而发病。其病机为长期慢性劳损,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加之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滞关节,经络气血瘀阻,日久气血瘀滞不行,阳虚寒凝而成。运用手法治疗,使经络气血得以宣通,则骨正筋柔其痛自止。其病理特点为局灶性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软骨下骨质变密(硬化),边缘性骨软骨骨赘形成和关节畸形。关节软骨承受的负重和机械力量,主要依靠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收缩及软骨下的骨质承受吸收和分散,并且协助软骨承负重,维持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现代医学研究己证实,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除与关节软骨的退变有重要关系外,与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素(如滑膜、关节囊、韧带等)有密切关系,手法对这些软组织的作用是肯定的,故手法防治KOA可从这方面进行研究[4]。赵文海教授经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膝骨性关节的理筋手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再松解关节周围韧带、肌肉同时,调整松动关节,改善或恢复肌肉间不协调的力学关系,减轻或消除疼痛,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或改善。通过此次临床观察,证实了理筋手法的疗效,可改善膝关节疼痛、晨僵、活动度等症状,但在具体操作与适应证等仍有不足,有待于逐步改进。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50.

[3] Tegner Y,Lysholm J.Rating syst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injuries[J].Clin Orthop,1985,6(9):43.

[4] 仲卫红,王诗忠,刘献祥.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9,21(3):61-63.

R274

B

1671-8194(2014)27-0251-01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3104)

*通讯作者:E-mail:6177252@163.com

猜你喜欢
理筋膝骨性软骨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痛敏点特征与规律的动态临床观察
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基于多模态MRI图像的耳软骨模型构建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正骨理筋手法配合动气针刺法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Ⅰ期、Ⅱ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影响
抱头转颈可调筋
BMP-2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