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30例疗效观察

2014-06-23 16:28郭亦男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食积内热健儿

郭亦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30例疗效观察

郭亦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健儿清解液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服健儿清解液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疗程15 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有效,使用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穴位贴敷;功能性便秘;清降膏;小儿

便秘是小儿脾胃系常见病症,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过于精细或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便秘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积极治疗,预后良好,但病情严重者可造成肛裂,甚至引起脱肛、痔疮等疾病。便秘是以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艰涩排出不畅的病证[1]。临床上将分为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两类。中医学根据便秘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食积内热型、邪热伤津型、气机郁滞型、气血亏虚型等,小儿便秘以食积内热的发病率最高,笔者所观察的病例是指排除结肠、直肠明显器质病变的功能性便秘,且中医辨证为食积内热型的患儿,选取2013年1月至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30例患儿给予健儿清解液口服,并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60例功能性便秘且中医辨证为食积内热型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4~10岁;病程2~18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病程2~17个月,年龄在4~11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反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小儿功能性便秘罗马Ⅲ标准》[2]>4岁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2项或以上,症状每周至少1次,持续2个月以上,但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不足。a.每周排便2次或不到2次;b.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c.有大量粪潴留史或有与粪潴留有关的姿势;d.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e.直肠中有巨大的粪块;f.排出的粪便粗大以至于堵塞厕所。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1]实际内热型便秘:大便秘结,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手足心热,小便短黄,或恶心呕吐,或有口臭,舌质红,苔黄厚,脉数有力。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11岁;③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肛门狭窄、肿瘤、甲减、脊柱裂、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所致的便秘;②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③不能接受穴位贴敷治疗者,如穴位贴敷部位有感染、损伤者;④家长不自愿接受本治疗法者。

1.4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健儿清解液(江西钟山药业生产,药物组成有金银花、菊花、连翘、山楂、苦杏仁、陈皮。5岁以内8毫升/次,6岁以上10~15毫升/次,日3次口服)治疗,疗程为15 d。②观察组:在口服健儿清解液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将清降膏贴敷于双侧足底涌泉穴,贴敷时间8~12 h,疗程为15 d。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便秘疗效判定标准制定。①治愈:2 d以内排便1次,便质为成形或糊状便,无排便困难,短期无复发;②好转:3 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③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 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2 两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疗效比较

3 讨 论

关于便秘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称为“后不利”、“大便难”,而《金厦要略》称其为“脾约”、“闭”、“阴结”、“阳结”。到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才有具体“便秘”的提法。中医学认为便秘是由饮食因素、情志因素、热病伤津以及正虚等多种原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而小儿便秘中,食积内热者较多,小儿肺脏娇嫩,行气未充,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喂养不当,或过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易于内生燥热,进食青菜或饮水过少,则阴津化生不足,导致食积中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积滞内停,积久化热,耗伤津液,水津不足,肠道失润,纳化失职,升降失调,肠腑传导功能失常,发为便秘。因此,小儿食积内热便秘以泻热消积,润肠通便为主要治疗原则。

笔者根据小儿食积内热型便秘的发生原因,选用健儿清解液配合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健儿清解液乃儿科常用中成药,其药物组成有金银花、菊花、连翘、苦杏仁、山楂、陈皮。方中金银花甘寒,入肺胃心经,为清热解毒之良药;菊花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苦杏仁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山楂消积化滞,主治饮食积滞,为消食良药,尤善消油腻肉食积滞;陈皮辛苦温,入脾肺经,行气健脾、调中开胃、燥湿化痰,其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诸药合用,可清热解毒,消除积滞。穴位贴敷清降膏于双足涌泉穴的理论依据为,《黄帝内经》记载:“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涌泉穴归属肾经,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拓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是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也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功能擅主降,具有引热下行的作用。清降膏的成分主要有吴茱萸、山栀子、生石膏、黄柏等。吴茱萸其性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等功效,《本草备要》中记载:“吴茱萸虽热能引热下行……”,以吴茱萸能开泻郁结,引热下行;山桅子其性苦、寒,其归为心、肺、胃、三焦之经,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热利湿,其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其引火下行之力较强,且现代药理研究有泻下的作用。生石膏其性辛、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肺胃气分实热之主药。黄柏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本草正》云:黄柏,性寒润降,去火最速。《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黄柏走手厥阴,而有泻火补阴之功。以上诸药合用敷于涌泉穴,清热解毒泻火,共奏“引热下行,釜底抽薪”之功效。

综上所述,运用健儿清解液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清降膏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内热型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健儿清解液组,能够改善便秘的症状,临床随访,疗效较持久。且口服成药剂型口感好、外用穴位贴敷治疗绿色安全,无不良反应,疗效好,更加适合临床上口服中药汤剂困难的患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37-139.

[2] 江米足.小儿功能性便秘病:罗马Ⅲ分类标准[J].实用儿科杂志, 2006,21(19):1353-135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

R256.35

B

1671-8194(2014)27-0259-02

猜你喜欢
食积内热健儿
拼搏吧,运动健儿
外出踏青排内热
中国健儿驰骋北京冬奥会
46位申城健儿出征东京奥运
食积的危害性及防治的必要性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食积病证治汇补❋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常见病三验方
内热针临床应用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