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眩晕75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4-06-23 16:28房家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7期
关键词:瘀血阴虚天麻

房家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75例临床疗效分析

房家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眩晕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中成药眩晕宁片,治疗组应用中医辨证法自拟药方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61.33%),好转22例(29.34%),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痊愈34例(45.33%),好转21例(28.00%),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疗效明确,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辨证;眩晕;临床疗效分析

眩晕是由于人们对自身位置或周围环境等空间定位的判断出现障碍所引起的主观错觉,它包括漂浮感、升降感和摇晃感,因此不能称它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只能说是一种常见症状。

机体的定向和平衡能力是由本体觉、视觉和前庭系统所决定的,且三者又被称为平衡三联,若平衡三联的传导途径和中继核的功能发生障碍时,都会导致眩晕症状的出现。就眩晕而言,中医学从多角度做出了解释,其经典理论主要有“无痰则不作眩”、“无虚不能作眩”和“髓海不足”等,眩晕又有实证和虚证之分,虚者是以气肾精不足、血亏虚和脑髓失养为主,而实者是以肝阳偏亢、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清窍、脾虚不运、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窍为主,无论虚实,以调治肝、脾和肾为主。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主要把眩晕分为风阳上扰、痰浊中阻、瘀血阻窍、气血亏虚和肝肾阴虚5种类型,但根据证候不同,病因各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加以灵活地使用辩证加减用药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我院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51~67岁,平均年龄59岁,病程1~3.5年;治疗组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52~66岁,平均年龄59岁,病程1.5~4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1]: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主要把眩晕分为风阳上扰、痰浊中阻、瘀血阻窍、气血亏虚和肝肾阴虚五种类型。a.风阳上扰型。临床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遇劳或恼怒加重、面红目赤、肢体震颤、舌质红、苔黄、脉弦细数。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主要成分是石决明30 g、桑寄生30 g、夜交藤30 g、炒杜仲20 g、益母草30 g、茯神30 g、钩藤20 g、川牛膝15 g、夏枯草15 g、天麻15 g、栀子10 g、黄芩10 g。b.痰浊中阻型。临床症状:视物旋转、头重如裹、纳少神疲、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 脉弦滑。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主要成分是茯苓25 g、制半夏15 g、天麻15 g、白术15 g、陈皮10 g、生姜10 g、甘草6 g。c.瘀血阻窍型。临床症状:眩晕时作、头痛如刺、健忘、失眠、心悸、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主要成分是川芎15 g、桃仁15 g、丹参15 g、白芷15 g、赤芍15 g、老葱(切碎)10 g、天麻10 g、红花10 g、 生姜3片、大枣3枚。d.气血亏虚型。临床症状: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心悸少寐、面色淡白、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方用:归脾汤加减,主要成分是党参20 g、黄芪20 g、当归15 g、白术20 g、酸枣仁15 g、天麻10 g、远志10 g、茯苓15 g、龙眼肉10 g、木香(后下)10 g、炙甘草6 g、生姜3片。e.肝肾阴虚型。临床症状:头晕目眩、久发不已、两目干涩、耳鸣、视力减退、腰酸膝软、健忘、心烦、少寐多梦、口干、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方剂:左归丸加减,主要成分是生地黄25 g、枸杞子20 g、山茱萸20 g、天麻15 g、川牛膝10 g、淮山药25 g、茯苓25 g、菟丝子10 g、鹿角胶10 g、龟版胶10 g、炙甘草6 g。以上中药水煎至200 mL服用,每次100 mL,每天早晚各温1次,10 d为1个疗程,需要服用2个疗程。②对照组:中成药眩晕宁片具有健脾利湿和滋肾平肝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用于痰湿中阻和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头晕。眩晕宁片由泽泻、茯苓、陈皮、白术、半夏(制)、女贞子、菊花、墨旱莲、牛膝和甘草十味中药组成,其辅料主要是淀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滑石粉、二氧化硅和薄膜包衣预混剂。眩晕宁片是口服的片剂,每天3次,每次2片。眩晕宁片适用人群中不包括孕妇和外感者。

1.3 疗效判定标准[2]

痊愈:眩晕症状和临床表现完全消失、复查和检查结果显示基本正常,并随访1年没有 再复发。好转:眩晕症状和床表现明显减轻,复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改善,并随访 半年有眩晕发作。无效:眩晕症状和临床表现都没有改善,复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没有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t检验,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眩晕宁片和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比较表

表1两组数据比较,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 论

近年来,眩晕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且造成了很大困扰,尤其对老年人而言,但是眩晕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只能说是一种常见症状。现代学理论认为眩晕的病因主要是对自身位置或周围环境等空间定位的判断出现障碍所引起的主观错觉。中医学对眩晕从多角度做出了解释,我国著名医书《黄帝内经》的《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3];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到“头眩挟气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以有痰湿者”;《景岳全书》中提到“无虚不作眩”[4],这些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发了眩晕“风、火、痰、虚、瘀”的病机,即气血、阴阳亏虚为病的根源,风阳痰瘀上扰为病的表象,属于本虚标实的症状,其中虚者是以气肾精不足、血亏虚和脑髓失养为主,而实者是以肝阳偏亢、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清窍、脾虚不运、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窍为主,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症候,在治疗上无论虚实,主要调治肝、脾和肾,因此采用化痰、息风、补虚为主的中医辨证论治是治疗眩晕的最佳办法[5]。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眩晕可以分为风阳上扰、痰浊中阻、瘀血阻窍、气血亏虚和肝肾阴虚5

种类型,在这五种类型中天麻是治疗眩晕的要药,天麻的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平抑肝阳、熄风止痉、祛风通络的疗效,主要用于平肝熄风的临床症状。对于风阳上扰型,天麻和钩藤相互配伍,可以发挥平肝、清热、熄风的功效;对于痰浊中阻型,半夏、白术、天麻相互配伍,可以发挥化痰熄风的功效;对于瘀血阻窍型,天麻、白芷、川芎、丹参相互配伍,可以发挥祛风、活血、止痛的功效;对于气血亏虚型,天麻、当归、党参、黄芪和龙眼肉相互配伍,可以发挥补益气血的功效;对于肝肾阴虚型,天麻、枸杞子、地黄相互配伍,可以发挥滋补肝肾的功效。除此之外,与眩晕宁片相比,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更明显,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疗效明确,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1] 史继鑫,马云枝.辨证治疗眩晕症80例[J].中医研究,2010,23(1):50-52.

[2] 张欣欣.中医辨证治疗眩晕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04-2105.

[3] 郭健.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8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3):343-344.

[4] 李锋.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 2(6):223-224.

[5] 刘红梅,杨霞,司维,等.中医辨证治疗眩晕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9):996-998.

R255.3

B

1671-8194(2014)27-0262-02

猜你喜欢
瘀血阴虚天麻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