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初探

2014-06-25 01:16冯婷婷FENGTingting李璐LILu
价值工程 2014年12期
关键词:立体交叉立交桥昆明市

冯婷婷 FENG Ting-ting;李璐 LI Lu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650106)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城市建设了很多立交桥,立交桥的产生缓解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但是体量巨大的立交桥从建成的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它不仅仅只是作为交通的载体,对于整个城市的景观环境也存在着巨大的影响。

反过来思考,如果立交桥绿化景观考虑得当,不仅可以为行车者提供愉悦的视觉感受,而且对于整个城市的景观提升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过去传统的立交桥都是采用一些植被进行桥身、桥墩的装饰,或者是在桥底种植一些绿色植物,造成各个城市的立交桥绿化景观千篇一律,没有任何城市的特点和地域的印记,因此,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打破这样的现状,使各个城市的立交桥绿化景观能够结合城市的地域特征并且融入到城市的整体环境中去,应该是今后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的一种趋势。

1 调查地基本概况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m。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480h,年均降水量1000mm左右,其中80%的降水集中在5~10月的雨季,形成干湿季节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如春的特征,以及丰富的植物资源,被人誉为“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昆明因此又有“春城”之称。

2 调查地点和方法

为了使调查比较全面,选择了昆明市区二环以内的19座立交桥作为调查对象,这些调查点基本反映了昆明市立交桥的绿化景观设计的总体现状。在每处调查点,从立交桥绿化植被选用、绿化形式、景观设计元素等几个方面入手,分别记录每座立交桥的植物种类、绿化模式、立交桥造型及景观设计元素等。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明市立交桥的总体建设情况

调研的19座立交桥中,二环快速路上贯穿着16座立交桥,另外3座立交桥有2座位于一环,二环附近还有1座立交桥,通过相关文献的收集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发现,19座立交桥建成的时间先后不一,因此立交桥的绿化景观建成时间也各不相同,总体绿化景观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构思和规划。

3.2 昆明市立交桥绿化景观现状分析

对昆明市的19座立交桥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记录每座立交桥所用植物的数量、绿化模式、立交桥造型、绿化景观的具体位置等各个方面。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昆明市立交桥绿化景观的现状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①从立交桥的造型来看,所调研的19座立交桥主要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类,分离式立体交叉4座,占总数的21.1%,互通式立体交叉15座,占总数的78.9%,包括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环形立体交叉、苜蓿叶型立体交叉、定向式立体交叉、喇叭型立体交叉几种类型,从数据分析上来看以互通式立体交叉占据较大的比重。

②从立交桥的绿化模式来看,昆明市的19座立交桥主要采用了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三种绿化模式,其中有11座立交桥采用了自然式的绿化模式,占总数的57.9%,6座立交桥采用了混合式的绿化模式,占总数的31.6%,2座立交桥采用了规则式的绿化模式,占总数的10.5%,从数据分析上来看以自然式的绿化模式为主导。

③从所用植物的数量上来看,昆明市的19座立交桥共使用了112种植物,但是由于立交桥本身的造型和体量大小的差异,所以每座立交桥所用的植物数量差异也较大,4座分离式立交桥所用植物数量较少,都在5种以下,而15座互通式的立交桥中除了5座立交桥的植物数量在10种以下,其余的植物使用的数量都在10种以上。

④从绿化景观的具体位置来看,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昆明市的立交桥绿化景观的位置主要以桥身、桥墩、桥底、绿岛和匝道旁的绿地为主,在调研的19座立交桥中,有8座立交桥的桥身进行了景观绿化占总数的42.1%,有3座立交桥的桥墩进行了景观绿化,占总数的15.8%,有14座立交桥的桥底空间进行了景观绿化,占总数的73.7%,有3座立交桥有绿岛,有8座立交桥的匝道旁进行了景观绿化,占总数的42.1%,从数据分析上来看,昆明市的19座立交桥景观绿化主要以桥底空间为主,桥墩的最少。

⑤从景观元素的丰富度来看,调研的19座立交桥中,只有2座立交桥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占总数的比重仅为10.5%,其余的17座立交桥都仅仅使用园林植物进行绿化,并且19座立交桥没有任何一座立交桥有雕塑、小品等景观元素的点缀,总体景观效果非常单调。

4 结论与建议

4.1 昆明市立交桥绿化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从立交桥的整理景观性来看,昆明市立交桥绿化景观仅仅停留在绿化的层面上,除了官南立交桥和福德立交桥在绿化的处理上还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特色之外,其他的立交桥基本都是采用了一些植物进行简单的绿化,基本没有任何景观元素的点缀,缺乏考虑到与周围环境以及当地的地域性和城市的文化特色,缺少识别性和记忆性。

②从植物的选择和养护来看,昆明市的19座立交桥共计使用了112种园林植物,植物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从单个立交桥使用的植物数量来看,如使用植物数量最少的小坝立交桥只使用了1种植物,而使用植物数量最多的小菜园立交桥却使用了42种植物,植物使用的数量及其绿化的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就植物的养护情况来看,各立交桥植物养护质量不一,有的立交桥植物养护效果较好,有的植物长期受到汽车尾气和污染的影响,植物生长情况较差。

③从立交桥的景观元素丰富度来看,所调研的19座立交桥基本全部都是以“绿化”为主,缺少景观元素的点缀,4座分离式立交桥,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桥底绿化和桥身绿化,其他部分基本连绿化都没有,15座互通式立交桥,因为造型的关系,绿地面积比分离式的增加了很多,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无论是所处的地段如何,立交桥的造型如何,基本都是采用了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的搭配,形成了非常类似的绿化模式和景观效果。

4.2 立交桥景观设计手法和建议

鉴于调研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国内一些城市立交桥景观环境处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一些设计手法和建议:

①融入地域文化和民族元素。在与昆明临近的成都,立交桥不仅仅是交通的载体,还是利用桥底空间成为向市民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羊犀立交桥下的科技长廊、苏坡立交桥下的川剧文化展廊、人南立交桥下的老成都民俗公园,这些桥下空间的处理都是以当地的文化贯穿其中,使桥上满足交通通行的同时,桥下仍能够为市民带来或现代或民俗的视觉感受[1]。

云南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但是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立交桥的绿化景观与其他城市同化程度很高,城市的特色没有得以展现。如果在立交桥的绿化景观处理时也能借鉴成都的做法,将当地的一些民族元素融入其中,将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如分离式立交桥,由于桥体自身的造型,桥底空间面积较小,因此桥墩上可以将云南的特色彩绘赋予其上,用于展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而分离式立交桥所占面积较大,因此桥底空间、匝道旁绿地的面积都大大的增加,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面积来处理不同立交桥的这一部分空间,面积较小的可以作为健身场所、文化展廊,面积较大的还可以建成一些主题公园,一方面既融入了地域文化和民族元素,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将桥底这些原本消极的空间转化为积极的绿化景观空间。

②合理使用和搭配植物。云南是植物王国,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具有降噪除尘的作用,对于立交桥所处的特殊地段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但是要想立交桥的绿化景观能够体现地域文化,不仅在于植物数量的多少,植物栽植的位置、搭配也很关键,立交桥与普通的道路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立体”,因此立交桥的绿化也应该是“立体绿化”,在广州、深圳等城市立交桥的立体绿化起步较早,立交桥的绿化不仅仅局限于桥底空间,桥墩、桥身、甚至立交桥周围的建筑都攀附了各种绿色植物,对于整个立交桥及其周围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善。

昆明被称为“春城”,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在立交桥的植物使用上选择的余地也很大,一方面为了凸显“春城”的称号,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上应考虑一定的季相变化,使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植物景观、打破目前仅以常绿为主的植物配置,丰富观花、观色叶、观果等观赏特性。另一方面,应根据植物种植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植物,如桥底应选择比较耐阴的植物,而匝道旁则应选择除尘效果较好的植物,除此之外还应加大昆明市立交桥中藤本植物和乡土植物应用的比例。

③丰富立交桥的景观元素。近几十年来,我国在风景园林建设方面确定了巨大的成就,城市交通也被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但是关于立交桥景观营造、绿化美化方面的研究也是寥寥无几,立交桥的绿化景观不能只仅仅停留在“绿化”二字之上,植物的运用当然必不可少,但是立交桥的绿化景观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随着立交桥的立体交叉而形成的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景观系统,其可以景观、绿化的部分除了由其主次干道围合成的绿岛及其外围绿地之外,立交桥可进行景观绿化的部分还包括桥墩、桥护栏装饰和桥底空间[2]。各个部分应结合各个部分的实际情况,将其景观分别对待。

目前,昆明市的立交桥基本都是为了满足交通功能的需求,而忽略了景观性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思考。在上海,一些高架桥不仅仅满足车辆的需求,还将人的步行系统的使用融入其中,并配置了一些休息设施,这样的处理使立交桥不仅仅只为了快速车辆交通的使用,对于步行的慢速交通也有所考虑[3]。

因此,昆明市的立交桥应结合立交桥的各个部位丰富景观元素,如桥墩既可以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也可以进行彩绘装饰,而桥身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些种植池种植各季花卉植被,还可以结合周围环境增加一些构架等进行装饰,桥底空间,可根据人流量的大小选择,人流量小得可进行简单的绿化种植,人流量大得应增加雕塑、小品、水体、休息设施等综合考虑,形成合理的步行系统。

5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立交桥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的矛盾必然存在。因此立交桥不能仅仅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而存在,其绿化景观处理得当将会大大缓解这样的矛盾,因此立交桥的绿化景观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绿化层面,而应结合城市的特点和地域特征,丰富其景观设计元素,使立交桥能在满足交通需求同时,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王力国,杜欢,周亮.山城干道上的风景—重庆市主城区立交桥及周边环境景观整治规划[J].城乡规划,2012,01:061-065.

[2]吴忆明,陈晓春,吕明伟.立交桥园林绿化实列[M].东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

[3]黎国健.如何为城市立交桥“着装”[J].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2458-2467.

猜你喜欢
立体交叉立交桥昆明市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山区高速公路异形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基于关联熵与复合物元的城市快速路立体交叉方案评价模型
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排水防涝设计的若干思考
北京20座下凹式立交桥汛前可蓄水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
浅谈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