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语音掉话功率参数优化案例分析

2014-07-02 01:31朱月霞胡缘翔江西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昌市330000
江西通信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前向话务量话务

朱月霞 胡缘翔 江西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昌市 330000

CDMA语音掉话功率参数优化案例分析

朱月霞 胡缘翔 江西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昌市 330000

本文通过案例形式,结合CDMA掉话机制及OMC现网运行数据,从前向功率控制的角度对特定的掉话进行参数优化,为后续类似问题的分析及优化提供参考。本案例是利用CDMA网络的功率控制技术,通过提高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来优化前向链路质量,从而减少因为前向业务信道功率较小导致大量前向坏帧而引起的掉话。

掉话 前向功率

0、背景

本案例发生在中国电信南方某市,时间为2013年8月至9月。

该市电信CDMA网络为中兴设备,截至8月27日,共有BSC4个,基站209个,小区数602个,1X全部为单载波,与周边地市切换为软切换(周边地市全部为中兴设备,做了BSC间的A3/A7链路)。

2013年8月23日,根据该市本地网的反馈:近期其CDMA网络晚忙时(20点~21点)语音业务信道指标率指标较差,为提升用户对网络使用的感知度,需要对此项KPI指标进行优化调整。针对这一网络问题,提取8月8日~8月22日晚忙时的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以上15天的业务信道掉话率平均值为0.45%,平均掉话次数为111次。

1、案例分析

1.1、分析思路

CDMA 1X语音掉话率是评估CDMA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掉话率的问题主要包括6大类:软硬件问题、邻区问题、切换问题、干扰问题、覆盖问题、无线参数问题,而其中无线参数优化调整则会涉及到系统资源与性能指标间的平衡。

根据以上问题处理流程,8月23日开始对影响掉话指标的各种原因进行排查。从中排查出引起掉话指标差的网络问题,然后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优化建议,以降低掉话指标。

1.2、分析过程

(1)首先排查网络中硬件告警的影响:该市近期有4个小区RSSI异常、11个小区驻波过高告警。及时安排对告警小区进行处理。截止8月27日,完成设备故障告警问题处理。

(2)再提取该市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及该市告警处理前后指标对比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该市8月26日的掉话指标没有发生明显改善,指标平均值为0.44%。

排除硬件方面的影响后,需要重新分析语音掉话原因,从中找出语音掉话率指标优化的方向:

(3)之后先分析某市现网中发生掉话的小区情况。

◎ 该市8月8日~8月26日发生掉话的小区个数列表如下所示:

由上图分析发现两周左右时间内,该市出现掉话的小区个数集中分布在70~80个之间。占全网小区(某市全网共有小区602)的11.6%~13.3%。

◎ 发生掉话小区的掉话次数区间分布情况分析

从上图可以观察到:掉话次数=1次的小区数量较大,所以为了降低该市电信晚忙时掉话指标,就需要从控制减少掉话小区个数入手。为了达到减少掉话小区个数的目的,需要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参数的调整来实现网络容量与指标间的平衡,在调整参数前需要对现网小区的话务负载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 小区话务量分析

对该市小区晚忙时话务量情况进行分析,如下表:

可以看到,该市大部分小区的语音业务话务量并不是很大,90%左右的小区的话务量低于3Erl。

根据该市小区多数业务负载不高的情况,可利用优化调整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功率来对网络前向链路进行优化,及在低负载小区间实现容量与指标间的平衡,降低该市掉话率。

结合某市本地网的情况(语音用户全部为RC3用户),此次优化的对象定为BTS级的1X前向功控参数/开关表参数中的语音业务标称功率(1/2/3)参数。

根据中兴厂家对此组参数的解释,业务信道功率上下限计算方法如下:

上限nominal_pwr+delta_pwr/2

下限nominal_pwr-delta_pwr/2

所以有关业务信道的增益值的功率算法如下:

某业务信道功率=小区设计功率*(10E((业务信道增益-255)/40*2)mw

2、优化措施、建议及实施过程

2.1、优化建议及理由

现网(8月23日后台配置参数)中BTS级的1X前向功率设置的参数值为:

nominal_pwr1/2/3_voice=183/184/184;

delta_pwr1/2/3_voice=68/58/58。

使用中兴的计算公式,得出优化前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功率的百分比为:

◎ 1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45%,22.43%];

◎ 2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63%,17.83%];

◎ 3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63%, 17.83%];

由于某市各基站小区的语音业务话务量分成三类:话务量小于3Erl,话务量小于7Erl,话务量大于7Erl等,需要分别优化nominal_pwr1/2/3_voice参数,优化调整的幅度为(6~7DGU)。初步的优化建议为:

再根据小区话务量,将基站分成三类:

◎ 低话务基站:当基站所有小区的话务量都小于3Erl,则为低话务基站;

◎ 中话务基站:当基站存在一个小区话务量大于3Erl,但所有小区都小于7Erl,则为中话务基站;

◎ 高话务基站:当基站存在一个小区话务量大于7Erl,则为高话务基站。

该市至28日,共有低话务基站181个,中话务基站24个,高话务基站4个。

1)对于低话务量的基站,优化后的前向业务信道占小区设计功率百分比为:

◎ 1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56%,28.35%];

◎ 2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95%,26.67%];

◎ 3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95%,26.67%];

2)对于中话务量的基站,优化后的前向业务信道占小区设计功率百分比为:

◎ 1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47%,23.77%];

◎ 2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75%,21.19%];

◎ 3条腿时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为[0.75%,21.19%];

3)对于高话务量的基站,此组参数保持不变。

可以观察到,此组参数优化调整后,业务信道所占百分比的最大值都有提高,1条腿的22.43%提高为28.35%/23.77%;2/3条腿的17.83%提高到26.67%/21.19%。,最小值也分别得到提高。这样,前向业务信道功率增加,在控制信道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用户进行语音业务时的业务信道功率得到提升,优化了前向业务链路质量。

2.2、优化实施时间

优化实施时间为2013年8月28日晚23点后。

2.3、优化实施步骤

根据8月27、28日统计出来的该市本地网基站话务情况, 分别修改177个低话务基站、28个中话务基站的1X前向功率控制参数。

由于工作量较大,使用中兴的ODD参数导入功能。

1)首先导出某市现网ODD参数表,然后根据基站话务分类,筛选出不同分类的基站;

2)按分类基站的参数设置在ODD表中进行参数修改,修改后需要把OPT_TYPE列中内容输入为“E”,表示此行数据进行了编辑。需要重新导入;

3)把ODD表导入到中兴后台中,此步骤前需要把后台数据库进行备份(防止ODD表导入系统中出现错误影响系统运行),备份后执行ODD表导入成功后,需要同步前后台数据,保证前后台数据的一致性。

3、实施后的结论

3.1、优化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经过8月28日晚1X前向功率控制参数修改,取优化前后数据 (8月8日~9月3日)与之前数据进行对比:

3.2、晚忙时掉话率指标对比

分析晚忙时掉话率指标变化趋势,业务信道掉话率改善较明显,优化后的6天时间里,都小于0.37%,平均为0.36%,比之前的0.44%下降0.08%。

3.3、掉话次数对比

再分析优化前后掉话次数情况,优化后,掉话次数全部低于90次,平均为84次。而优化前平均为109次,平均减少掉话次数25次。

在8月30日开始,该市电信话务量出现较大增长,在话务量增长的情况下,业务信道掉话次数并没有同时出现增加,而是对比优化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次数。

3.4、问题解决程度及后继建议

经过对某市BTS级的1X前向功率控制参数的优化调整,某市晚忙时掉话指标得到较为明显的降低,由之前的0.44%下降到0.36%,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

此次只是对前向链路进行了优化,并没有涉及反向链路,后继将针对个别掉话次数多的小区进行优化,通过前向链路调整与反向链路调整相结合的办法,减少小区掉话次数,提高用户对网络使用的满意程度。同时,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发展,基站小区的话务量会不断增加,当话务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小区的功率控制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不是保持不变。

4、总结

本案例是利用CDMA网络的功率控制技术,通过提高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来优化前向链路质量,从而减少因为前向业务信道功率较小导致大量前向坏帧而引起的掉话。

在高话务量区域里,本案例所使用的方法并不能带来较好的效果,很可能会导致出现大量的功率拥塞,故前提条件是:话务量较小的基站,可以通过优化前向业务信道功率,提升前向链路质量。

通过这种参数调整,分配给用户的前向业务信道所占的小区功率比重增加,必然需要后期对各小区话务进行监控,避免由于功率拥塞影响网络各项KPI指标。

1009-0940(2014)-2-0002-05

2014-4-03

猜你喜欢
前向话务量话务
浅析电信话务控制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异常话务量分块建模和预测
一种基于前向防碰撞系统的汽车防追尾装置
波音T—X原型机首飞
S1240交换机实时话务量统计的分析与实现研究
“互联网+”高速公路客户服务话务平台研究
基于规范变换的前向神经网络的洪水灾害评估模型
基于压电陶瓷直驱的前向像移补偿系统
多基站调度网话务量模型
分段预测法在GSM网络无线话务量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