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影响

2014-07-02 20:09刘文惠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建议信息化影响

刘文惠

摘 要: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政府审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此前提下,首先回顾我国相关文献,分析信息化环境对政府审计风险的影响,从政府审计风险的特征和动因方面研究,进而提出了信息化下我国政府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政府审计风险;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162-02

1 引言

十八大报告中,信息化成为热门词,多处表述均提及到信息、信息化,甚至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充分反映了政府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使得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更深入一步,信息化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随着信息化在各个行业的迅速普及,在客观上产生了需要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风险进行专业审计的需要,审计机关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政府审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转变信息化下政府审计未来发展模式、控制政府审计风险已成为重中之重。

2 国内文献回顾

我国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建设性、服务性、宏观性、主动适应性和开放性等明显特征(尹平和戚东,2010)。

目前,国内文献较多关注于政府审计风险成因、控制等的研究,对信息化条件下对政府审计风险的影响的文献较少,杨寿桃等(2011)在研究信息化对政府审计的影响中提到信息化改变了安全控制,加大了审计的固有风险,使得传统的审计技术难以达到审计目的。

2.1 政府审计风险涵义的文献

关于政府审计风险的涵义,辛旭(2003)认为,国家审计风险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发表了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审计意见或做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和决定,导致必须承担审计责任而遭受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张姝越(2009)提出所谓政府审计风险,是有问题却没有审计,政府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监督法定职责的过程中,因对特定审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而承担责任或损失的可能性以及发表错误的审计结论之后导致使用者行为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他们的观点类似于了大多数研究该领域的学者观点,均是基于政府审计风险主要是由于发表了一个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或结论从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2.2 政府审计风险特征的描述

戚振东(2011)比较了国家审计风险和社会审计风险,认为它们存在实质性差异,国家审计风险具有风险评估外在压力不足、经济业务活动微观查处责任等特征。在政府审计工作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黄秋敏(2012)认为政府审计风险呈现出显性化状态、扩延化、复杂化等一些新的特点。

2.3 政府审计风险成因的分析

对于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干胜道和王磊(2006)认为审计风险来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外部环境信息的不对称和内部信息获取的不对称。褚永宏等(2008)认为政府审计风险的存在有它固有原因和客观原因。他们认为审计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制环境、技术环境、审计主体和审计人员都构成了政府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而高联民(2010)认为形成政府审计风险的因素主要是审计理论、制度与技术方法滞后。

2.4 政府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沈中霞(2008)分析了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的产生,然后通过总结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最终构建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的审计风险模型:政府审计风险=重大违规风险*[检查风险+(1-检查风险)*公告风险]*责任风险。戚振东(2011)基于舞弊风险和舞弊动因理论,构建国家审计风险分析模型:审计风险=(错误风险+舞弊风险)*检查风险,以期为国家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政府审计是国家政权结构和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政府及公营事业运转成果和效益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一项权威活动,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的期望与要求与日俱增,政府审计风险也显得尤为突出。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技术发展要求审计模式也随之转变,所以研究信息化对政府审计风险的影响十分必要,对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模式的改变、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信息化对政府审计风险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使得政府审计风险越来越复杂化,信息化改变了审计环境和审计对象,审计方法也有所变化,也扩展了审计监督的范围,给政府审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1 信息化条件下对政府审计风险特征的影响

信息化环境政府审计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更具有客观性。

与传统审计风险相比,信息化下政府审计风险更具有客观性,审计风险独立于审计人员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比如审计人员使用的方法,审计人员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专业知识完全消灭它。

(2)隐蔽性高。

政府审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还要充分考虑到电子数据等特殊形式证据的易破坏性,这些审计风险隐藏性搞,不易发现,往往使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无所适从,或者无法实施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

(3)风险的不可控性。

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风险可控性差。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信息化环境下,由于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集中性、高效性;数据存储载体的改变及共享程度提高;这些都促使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开始以计算机内部控制为主,然而计算机系统一直存在运行错误、控制失灵、数据丢失和系统崩盘等安全问题,再加上审计人员可能对更新的审计软件不够熟悉,存在操作和分析偏差,这些都构成了风险的不可控性。

(4)电子数据的复杂性。

信息化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财务信息质量源于信息系统,政府审计工作面对这些易于被改变、被复制、被消除、被破坏的电子数据,其审计人员收集、分析数据的工作难度加大,在对电子数据进行审计时,审计风险难度大大提高。

(5)审计人员的能力要求高。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是以服务国家治理目标为前提的,是一种行政型模式,因此开放性和主动适应性是政府审计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时俱进,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技术、政治环境的变化,信息化时代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软件的更新也是日新月异,这就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挑战,要及时更新,否则就会影响审计结果。

3.2 信息化条件下对政府审计风险成因的影响

审计机构的审计风险主要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在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风险具有特定的来源。

(1)主观原因。

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审计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信息化时代,审计对象的多元化,审计线索的隐藏下,审计证据的不易获取性等都严格要求审计人员的能力,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系统知识、会计软件知识。信息化环境下存在审计软件风险和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如果审计人员对审计软件不够了解或者技术人员对审计业务不够熟悉,都会造成审计的误差,形成审计风险。

信息化环境下,信息资源具有时效性和多变性,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略审计系统内部的优质资源,不仅浪费了信息资源,还造成了重复劳动,加大了审计工作的成本,降低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2)客观原因。

客观因素源于信息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证据和审计数据日益电子化、网络化,更加复杂,极易造成电子数据的篡改、破坏、消除,从而降低了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而计算机及网络本身故障较多,也容易带来审计线索的丢失、审计数据的损坏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大了审计风险;信息世界就如一个浩瀚的海洋,审计证据就如海洋里的一叶扁舟,隐藏在被审计单位海量的数据里,信息化环境下,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准确地获取数据海洋里有用的信息,同时要不影响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样自然增加了审计人员获取的难度。

因此,信息化环境造成了政府审计的困难,形成了审计证据、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风险,从而造成了整个审计过程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尹平,戚振东.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审计特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3):9-14.

[2]杨寿桃,王羚,张文祥.信息化对政府审计的影响与对策研究[C].第十届全国会议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1.

[3]余春宏,辛旭.国家审计风险:类型、特征、成因及化解[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10):93-96.

[4]张姝越.浅议信息不对称下的政府审计风险[J].商场现代化,2009,(14).

[5]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探索与思考[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6]田谧,张洁.政府审计风险模型构建[J].财会月刊,2010,(9):96-97.

[7]黄秋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政府审计风险管理——基于审计“免疫系统”的思考[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文集,2012.

[8]干胜道,王磊.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研究[J].审计研究,2006,(1):25-29.

[9]南京市审计局课题组.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的产生极其规制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1):20-24.

[10]高联民.我国政府审计风险及防范[J].审计与理财,2010,(10):48-49.

[11]沈中霞.试论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存在的审计风险[J].中国集体经济,2008,(21).

[12]戚振东.国家审计风险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6):26-30.

[13]蔡春,李江涛,刘更新.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依据、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J].审计研究,2009,(4):7-11.

[14]廖义刚,韩洪灵,陈汉文.政府审计至职能与特征:国家理论视角的解说[J].会计研究,2008,(2):86-92,96.

猜你喜欢
建议信息化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