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分析

2014-07-02 02:08黄河东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城市群

黄河东

摘要:采用统计年鉴内城市行业从业人员数据指标,依据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非基本活动”理论,借鉴麦克斯韦尔(J.W. Maxwell)的方法,对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城市职能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职能结构;西江经济带;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023-03

广西西江经济带是广西“两区一带”战略布局的三大板块之一,也是广西“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区域之一,特别是目前广东广西正合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作为两广合作的特别试验区,可以预见,广西西江经济带未来的发展将更加令人瞩目。从实践经验看,区域的发展多是率先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以点及面,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包括南宁、柳州、梧州、贵港、来宾、百色和崇左7个地级市,它们的GDP之和占整个经济带GDP的55.3%,对带动经济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每个城市通过承担不同的城市职能带动经济带的发展。所谓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分工和发挥的功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的职能结构,对各城市明确职能定位,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文献回顾

在国外,英国学者M.Auronsseau(1921)利用一般描述的方法,将城市职能分为行政、军事、文化、生产、集散、市场等类型,但这种分类主观性较强,只适合做大致分类。C.D.Harris(1943)采用统计描述方法,以城市最主要的活动及人口作为依据,确定了美国605个1万人以上城市的主导职能。L.L.Pownall(1953)、H.J.Nelson(1955)运用统计分析法,引进区位商的概念,对城市主要职能进行了分类。J.W.Maxwell(1965)运用多变量经济统计分析法,对加拿大80个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Gulenada、Lale Berk Z (1996)建立了城市动态学模型,分析了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与城市职能区结构完善的关系。总体而言,国外关于城市职能的研究起步早,成果丰富,在理论和方法方面都比较成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国内,孙盘寿(1984)以西南3省所有城镇为例,采用H.J.Nelson(1955)的城市职能分类法,对城市基本类型及城市工业职能作了分类,并采用定性的方法对镇的职能进行了分类。周一星、田文祝等(1988,1991)提出了城市工业职能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等三个要素,并以它们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城市工业职能分类,并对城市工业职能分类进行改进和提高。郭文炯等(2004)构造了区位嫡、职能规模、职能强度3个指标,对太原市城市主要职能进行了分析。毛蒋兴、张协奎、朱士鹏等(2008,2011)分别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各地级市进行城市职能特征及分类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关于城市职能的研究起步比国外晚,更多的是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方法,但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成果也比较多。从对广西城市职能的研究看,更多的是以广西各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本文以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城市职能结构特征,对推进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数据来源及行业分类

本研究的数据全部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2013),根据统计年鉴内城市的行业分类,结合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实际,为更好地反映城市职能差异,重新调整了城市各个行业的分类。

第一,签于城市职能以非农经济活动为主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不好归入适当门类,将“农、林、牧、渔业”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行业,从原始数据中剔除。

第二,保留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6个行业。

第三,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3个行业归并为工业;将金融业,房地产业归并为金融房地产业;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4个行为归并为科教文卫行业,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2个行为归并为公共管理行业。

第四,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注重发展的产业,也可作为城市的主要职能之一,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城市职能时引入旅游业。但是,统计年鉴并没有把旅游业从业人员统计进去,且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数据也较收集。因此,本文以各市接待国内及入境游客人数作为反映城市旅游职能的指标。

3 城市职能结构分析的具体过程

3.1 城市各行业就业人员比重的计算

首先计算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各城市中各行业就业人口占该城市所有行业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并根据厄尔曼(E.L.Ullman)和达西(M.F.Dacey)的最低需要量法,即各城市中百分比最低者对应该行业的最低需要量,得到各城市中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及最低需要量(表1)。其中,旅游业以接待国内及入境游客人数总数指标来替代基本就业人口指标。

3.2 城市职能强度分析

(1)城市职能强度的确定方法及标准。

参照纳尔逊(H.J.Nelson)关于城市职能的统计原理及麦克斯韦尔(J.W.Maxwell)的分析方法,依据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把就业人口分为基本就业人口和非基本就业人口。非基本就业人口是与最低需要量对应的就业人口,大于非基本就业人口的人口即为基本就业人口。基本就业人口中百分比最高的行业所代表的职能为城市的优势职能(旅游业除外)。如果城市某行业的基本就业人口百分比达到或高于所在城市在该行业的平均值达到一个标准差,则该行业所代表的职能为城市的突出职能;如果高出平均值达到或超过两个标准差以上(含两个),则该行业所代表的职能为城市的强势职能。关于旅游业,则通过旅游业接待国内及入境游客人数总数指标来替代基本就业人口测算旅游业的职能强度。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各城市各行业基本就业人口比重、均值及标准差的计算结果见(表2)。

3.3 城市职能强度的确定

根据城市职能强度的确定标准及(表2),得出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各城市城市职能强度的类型(表3)。

由(表3)可知,在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7个地级市中,从优势职能看,南宁市、柳州市、崇左市等3个城市的优势职能是工业,梧州市、贵港市、来宾市等3个城市的优势职能是科教文卫业,百色市的优势职能是公共管理行业;从突出职能看,南宁市有6个突出职能,柳州市有4个突出职能,贵港市和百色市分别有1个突出职能,其它城市没有突出职能;从强势职能看,只有南宁市和柳州市分别有1个强势职能,其它城市均没有强势职能。

4 城市职能结构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体现以下特征:

第一,从总体上看,城市职能结构局部趋同,并与城市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在优势职能方面,表现为大部分城市的优势职能为工业和科教文卫业,均占城市总数的42.9%,说明城市职能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应进一步优化。除优势职能外,南宁市、柳州市均具备多个突出职能和1个强势职能,其它城市只有贵港市和百色市分别具有1个突出职能,均没有强势职能,说明城市职能与各市的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

第二,南宁市综合性核心城市地位突出,集聚作用仍需强化。在对11个行业的分析中,作为省会城市的南宁市具备工业优势职能,并具有6个突出职能和1个强势职能,说明南宁市的综合性核心城市地位明显。但南宁市只有旅游业1个强势职能,在区域中的集聚作用还不够大,仍需进一步强化。

第三,柳州市保持着工业中心城市的地位,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柳州市的工业即是优势职能也是突出职能,仍然保持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地位。与此同时,具备了4个突出职能和1个强势职能,说明柳州注重发展工业的同时,也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较好成效,其广西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明显。但其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职能不突出,城市综合职能仍需进一步提升。

第四,除南宁市、柳州市以外的5个城市,均缺乏突出职能。梧州市、来宾市、贵港市、百色市、崇左市等5个城市除贵港市具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突出职能及百色市的公共管理行业既是优势职能又是突出职能外,其它城市均没有突出职能。因此,各市除了要继续培育、提升优势职能外,还应根据自身实际的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层次,加强符合自身特色的城市职能的引导和培育。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3117.

[3]C.D.Harris.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Geographical Review,1943,33:8699.

[4]L.L.Pownall.The Functions of New Zealand Towns[J].Annals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53,43:50332.

[5]H.J.Nelson.A service classification of America cities[J].Economic Geography, 1955,31:189210.

[6]J.W.Maxwell.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Canadian cities [J].Geographical Bulletin,1965,7(2):79104.

[7]Gulenada, Lale Berk z.Dynamic Behavior of the City Center in Istanbul [J]. Comput, Environ and urbanSystem,1996(3):153164.

[8]孙盘寿等.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分类[J].地理研究,1984,(9):1728.

[9]周一星,R.布雷德肖.中国城市的工业职能分类理论、方法[J].地理学报,1988,(4):287297.

[10]田文祝,周一星.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J].地理研究,1991,(1):1223.

[11]郭文炯等.城市职能体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太原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8):5659.

[12]毛蒋兴.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城市职能结构特征与分类研究—以广西为例[J].规划师,2008,(3):7580.

[13]张协奎等.广西各地级市城市职能分类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2008,(12):2730.

[14]朱士鹏等.广西城市职能分类与调整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4):114119.

[15]杜淑芳.内蒙古地级市城市职能类型定量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5):102106.

猜你喜欢
城市群
城市群飞地型斑块空间活力对比——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京津冀正形成最大“地热城市群”之一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金腰带”
依托三峡城市群 实现宜昌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