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风险

2014-07-04 20:17董子悦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企业如何优化内部财务管理,防范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介绍了财务风险的表现,并分析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对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资本运动包括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企业的财务结构。企业财务风险也产生于这几个环节:

(一)筹资环节

资金的不同来源和不同的筹资方式,会有不同的资金成本和相应的风险,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必须在风险与成本之间权衡,以选用最佳的筹资方式。最优的资本结构是在对收益和风险进行权衡之后得到的适合公司特点的资本结构。

(二)投资环节

公司可投资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等,必须在流动性和获利性之间权衡做出最佳选择。对流动资产投资过多,虽然可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但是会降低公司的获利能力,影响资金的周转。若投资于长期资产,较大的资本投资项目一般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实行计划和实施,由于资金数额大,时间跨度长,投资项目未来报酬不确定,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资金运营环节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承担管理损失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有些企业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成为坏账。

(四)利润分配环节

在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公司可以自主安排盈利中有多少用于给股东发放股利。股利分派水平过低,股东的近期利益得不到满足;而股利分派水平过高,虽然满足了股东近期的愿望,但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不可能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措施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降到最低。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

(一)外部原因

1.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分析。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如果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提高,财务风险降低;反之企业投资和经营会受到影响,盈利下降,可能面临财务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企业的资金持有成本将随之变化,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不确定性。如利率水平的提高,企业有可能支付过多的利息或者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2.行业背景分析。行业背景分析是连接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司分析的桥梁,也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环节。行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得行业的投资价值不一样,投资风险也不一样。

(二)内部原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当企业资金中的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当,就会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引发财务风险。如果举债规模过大,会加重企业支付利息的负担,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反之则导致企业运营资金不足,则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2.投资决策不合理。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投资决策可以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盈利;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对财务管理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包括制定财务决策,制定预算和标准,记录实际数据等。如果财务管理制度不能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操作环节,则容易造成财务漏洞,带来财务风险。

4.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预警,导致企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带来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对策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企业经营者面对财务风险,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财务风险。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与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准确及时的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设置一些敏感性和可靠性高的财务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对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和预报。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警系统依赖于对企业信息全面而精确的搜集,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管理的职能分为决策、计划和控制,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在财务管理的各个职能中,必须及时的识别、分析和测试财务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并对财务管理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选聘专业的财务分析分院,此外,要在财务分析制度中明确财务人员的基本责任和目的,明确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要求。企业无论是在分析方法上的选择,还是在指标上的确立,都要有一套科学和统一的规范,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分析能力。

(四)强化企业内审制度

內部审计制度的健全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通过强化审计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并改善会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善会计控制系统的措施,并将审计结果报告给公司高层。

(五)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并审时度势,把握借款时机,同时应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权衡收益成本。对于不同期限的债务,做到合理搭配,以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

(六)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既要对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进行比较和评估,同时,必须认真分析风险因素,并反映在项目的评估之中。明确了投资目标之后,可以拟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制定多个投资方案,对投资方案按科学指标进行评价,最后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

(七)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为企业提供了财务资源,但是他们处在企业之外,而经营者在企业里直接从事管理工作。股东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努力,但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出现了委托-代理问题。

四、结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应当对财务风险有清楚地认识,并采取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措施。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管理能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财务分析,使财务分析能够更加完善和合理,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源明.试探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之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

[2]唐君.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方法[J].活力,2010(5).

[3]韦竖安.浅谈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J].中外合资,2011(3)

[4]傅莉玲.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社科纵横,2010(4).

作者简介:董子悦(1996.2-),山西临汾人,山西财经大学会计本科专业在读。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