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矩阵对高校毕业就业选择策略的认识与思考

2014-07-04 12:06李想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高校毕业生

李想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扩招、毕业生质量下降等因素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2012年、2013年依次被评为“世上最难就业季”“世上更难就业季”。由此观之,根据博弈矩阵模型来分析毕业生对就业做出的努力与效用从而利于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关键词:博弈矩阵;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人才市场

一、背景: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源之一就是就业压力。同时作为一个面对就业选择的当事人势必更能体会到就业的实际问题。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699万。另一方面,在薪酬方面比较热门的金融行业、咨询、房地产、IT等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直线上升。很多名校毕业生乃至国际名校的海归都为了白领、金领的高薪暴利行业的就业岗位蜂拥而至问鼎中原。

但是,从整体来看2013年提供的就业岗位有900万个,对比699万的大学生。从数量上来说,如果不挑剔职业行业,例如劳动力吸纳较高的销售、建筑工程类职位还是可以很好的满足基本就业需求的。但是对高风险高收益高竞争力度的金融行业,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还是很难满足大学生毕业后获得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二、博弈矩阵策略:①

(i)对大学生而言:因此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也就是说可以把大学生就业策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通过努力追求高层次的行业、职业,但是采取这样策略往往付出很多成本,但积极努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渠道②主要包括考取相关行业的资格证书、积极参加相关暴利行业的实习、或通过报考国内外该暴利行业的对口专业的研究生等曲线救国的渠道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但另一方面消耗的成本包括时间、精力、资本等一系列可以量化的成本。第二种选择不做太多提高高端就业竞争力的努力,从适合自身专业或就业相对容易的行业开始做起,比如各行业的销售人员。这样可以避免相对于第一種激进的策略所付出的额外成本。这里假设通过努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所付出的成本为C积极;可能取得的额外收益为R额外,不额外努力普通情况下取得的收益为R;

(ii)对用人单位: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宏观政策、国际形势、行业情况的影响对不同时期、年份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层次、薪酬也有所差异。这里为了简便起见就考虑两个策略选择;一是高端岗位供给量充足可以满足有相应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需求。二是高端岗位供给量不足或无法提供;出这两种情况以外都可以提供就业竞争力要求不高的相对低点的保底职位,如销售,建筑业工人,基层业务员等。这里用人单位高端职位供应量充足可以设置为经济景气,否则设置为经济不景气两个情景策略。就用人单位雇佣高校毕业生的收益与成本而言;收益表示通过雇佣毕业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用R价值-1表示雇佣具有竞争力的大学生在经济景气时候给企业带来的收益,R价值-2表示雇佣普通大学生或具有竞争力的大学生在不景气时候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成本包括新员工招募,培训等一系列的费用及其给雇佣员工付出的薪酬,用C薪酬-1表示雇佣具有竞争力大学生所需要付出的薪酬及其他费用,C薪酬-2表示雇佣普通竞争力的大学生所需付出的薪酬及其他费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选择的博弈矩阵:

根据以上分析,高校毕业生甲和用人单位的效用矩阵如上表所示。

(i)假设p代表高校毕业生甲选择努力提高竞争力的概率,相应的则1-p就代表甲不努力提高竞争力的概率。与此相对,用人单位遇到经济景气的概率是q,遇到经济不景气的概率为1-q。

,假设q预先给定,则高校大学生甲努力进取(p=1)和不努力进取(p=0)的高校毕业生所获得的收益期望分别为:

U甲(1,q)=(R额外+R-C积极)q+(R-C积极)(1-q)

U甲(1,q)=Rq+R(1-q)

解得U甲(1,q)=U甲(0,q),得q=C积极/R额外,由此可知,当q>C积极/R额外时,大学生甲采取努力积极的策略可以获得比放弃努力获得的收益高;同理,如果q

(ii)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乙而言:给定p,则用人单位采取应对经济景气的策略(q=1)或应对经济不景气的策略(q=0)的所获期望的收益为:

U乙(p,1)=p(R价值-1-C薪酬-1)+(1-p)R价值-2-C薪酬-2

U乙(p,0)=p(R价值-2-C薪酬-1)+(1-p)R价值-2-C薪酬-2

显然求得U乙(p,1)≠U乙(p,0),由此可见由于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雇佣高竞争力的人才会给企业造成额外的费用,因此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总的效用期望的大小通过博弈矩阵无法决定,在这里简易而且相对特殊的博弈模型里只由宏观经济的景气不景气决定。经济景气时候无论采取何种策略总会取得不少于经济不景气时候的效用期望。

三,结论与对策:(1)在此相对简单特殊的假设条件下,从大学毕业生甲的效用期望推导可以看出,在宏观经济景气趋势明显看好的情况下(q>C积极/R额外),大学生采取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策略可以获得比不采取该策略获得更高的效用期望;另一方面如果宏观经济趋势不景气的情况(q

(2)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可以做以下一些可以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i)积极学好所学专业中涉及到暴利高薪行业的知识点,如果所学专业与暴利行业相关性不强可以通过选修双学位来弥补。

(ii)未雨绸缪,展望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利用课余与闲暇时间备考准备进入高薪暴利行业的相关资格证书,提高自身就业门槛级竞争力。

(iii)努力提高英语计算机能力,考取相应具有通用就业力的证书。

(iv)利用寒暑假等较长假期积极参加涉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实习等实践活动。

(v)密切关注未来就业行业的信息,扩大相关的人际圈子,获得更多与就业有关的含金量高的信息。

注解

①《企业与猎头的人才博弈及对策研究》,赵秀芳,山东交通学院,张华新,辽宁大学,《生产力研究》2009年17期115-117页;

②《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维度与测量》,江岩,张体勤,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创新研究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5期45-54页;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高校毕业生
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索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学习手语翻译,提升外语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