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弗雷德里克森的公共行政精神

2014-07-04 12:06彭雪清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共行政读后感乔治

彭雪清

中图分类号:13693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公共行政的精神主要是对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关注的是公共管理领域方面的重大问题。弗雷德里克森教授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公共行政这门学科,还剖析了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工作。总之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教授在《公共行政的精神》这本书中深入分析共公共行政领域中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等。

关键词:公共行政;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读后感

自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教授的《新公共行政》出版后,公共行政的发展无不受到他的思想的深刻影响,而弗雷德里克森教授也秉着批判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时刻关注着公共行政领域的发展。《公共行政的精神》共分为三大部分,前面两部分主要是公共行政的“公共”的界定,讲述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相互关系的讨论。第三部分从第七章到第十一章重点讲述公共行政的伦理问题。文章的核心体现在作者提出的公共行政八大原则,研读后很有感触。

解读一,公共行政的任务在于高效、经济及公平地组织和管理所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共行政又回到了效率与经济的主题。对于公共行政,更多的是倾向于政策执行、公共管理及公共组织的日常运作。因此公共管理者在执行政策、进行公共管理时负有责任做到“高效经济”同时兼顾“公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哲学角度,效率与公平两者并不完全是矛盾的,它们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我国仍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首要任务。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必然要做到效率优先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此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经济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阶段坚持发展经济优先,以经济发展带动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才能更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结合我国“先富带后富,共同走向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实现“先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效率优先”,在实现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才能更好促进社会的公平。这里的公平应该除了分配公平、公正之外,还有人权的平等、个人发展机会的公平等。只有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人们才有机会更多分享社会主义这块大蛋糕。反之,公平可以更好促进效率发展。

解读二,增强变革的前瞻性、回应性及公民参与的方式,管理公共组织机构。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政府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除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还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情况,体现了我国政府较强的市场监管能力,当然我国现存的一些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还有待完善以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总体上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相适应,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突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在坚持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坚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党和政府变革的前瞻性。而解决不断增长的公共行政需求与政府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是公共行政改革的关键。抓住关键需要建立健全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参與机制,推行政务公开,保证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流畅,努力建立透明政府。我国当前政府的决策体制正处于特殊转型时期,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发展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决策机制,建设真正的回应性政府,做到决策为人民,决策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未来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趋势将是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下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公共管理体制;将是以服务型政府为理念,在政务公开中倡导人民有序参与科学民主决策的公共管理体制;也将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体制。

解读三,在民主政治环境下,公共管理者最终应向公民负责。弗雷德里克森教授认为一个民主政府应该是让公共行政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及平等。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利仅是人民授予的,政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公共管理主体。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但是在现实中某些手握权力的政府官员仅是把这句宗旨放在嘴里,却没有放到心上,没有用自己的行动落实自己应尽的责任,以致出现了接连不断的“煤矿事故”、“食品安全事故”以及惨状的”校车事故“。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应以人民为中心。因此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共管理问责制,建立起责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建立首先需要建立完善民主的决策机制,这个机制的完善至少要从主体、客体、渠道三个方面入手。主体就是政府,作为政府应该努力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关于这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提高公务员培训制、实施任期责任制、责任倒查制、离任责任追究制等方式提高决策主体的决策理论素养、决策能力、决策心理素质等来满足科学的决策要求。其次,从客体方面入手需要在决策过程中增强民意的参与,尽量做到能对群众的需求及时回应,这也是一个责任政府需要做到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责任政府的决策就是对民众需求给予及时合理的回应来取代出于为谋求政绩的冲动的决策。最后,从决策渠道着手就是要完善决策网络信息体系、完善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渠道,同时,也要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在信息化时代,决策的信息量日益增大,因此,网络可以更好地提供信息化时代需要的直通式的公共事务的交流平台,有效地实现政府内部之间及政府与民众的信息沟通。同时要建立高效的政府责任执行制度,这就要求做到各执行主体的职责的界限和大小要明确,完善及时评估制度和政务工作能力提升培训制度等。除此还要完善全方位的责任监督制度,改善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通过整合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位一体监督及多元化的主体监督,包括党的纪律检查,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政协机关的民主监督等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政治环境。

解读四,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对所有公民的乐善好施的道德基础之上的。弗雷德里克森教授认为公务员既是道德的思考者又是道德的实践者,因此需要做到相信自己国家政体的价值和有对国家、人民广泛的乐善好施的意识,最终将这种意识落实为一种责任,付诸行动。政府除了坚信自己国家政体的价值外还要对广大人民富有广泛的“乐善好施”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胡锦涛同志所提倡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国家的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问题,因此要逐渐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促进改善民生这项工程的进程。要改善民生,就要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因此,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政府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基本职责,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底;要确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打击腐败分子。

总之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教授指出在充满动荡的公共行政变革环境中,公共管理者应遵行体现政体价值的道德观、伦理准则和价值规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努力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乔治·弗雷德里.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刘霞,张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公共行政读后感乔治
《公共行政评论》2023年总目录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游乐场(上)
基于反身性理论对公共行政学实践教学局限性的解读与探析
乔治和他的斧子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