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行为的道德基础

2014-07-04 12:55王艳红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政府行为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政府行为的道德基础就是在政府的构建和运作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在其公共行政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等道德内涵的总称。政府道德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群体道德行为,它既具有道德行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法制建设和加强官德建设,是政府进行道德行为的保障。

关键词:政府行为;道德基础;道德标准

一、政府的道德行为

政府是指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围绕着国家的行政权力, 政府展开行政领导、管理、协调、服务等各项活动。政府道德行为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组织在执行行政权力活动中,以一定的道德意识为指导, 作出具有道德意义的,能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政府道德行为的行为主体是政府组织。政府属于一定群体组织, 它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和所属的各类人员构成。政府行为可以是经济行为、政治行为, 同时可以是道德行為。政府行为具备作为道德行为的条件。

第一, 各级政府行政组织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自由选择权。政府是执行行政权力的机关, 政府的行为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同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三个基本原则(责任行政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目的,出于善的动机, 符合公正法则。善的动机就是社会对政府行为的道德要求, 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行政领域的特殊表现, 也是对政府进行道德评价的依据

第二, 社会对政府行为存在伦理要求。对主体行为是否有伦理要求是其行为能否成为道德行为的必要构件之一, 也是衡量主体行为善恶的标准。

政府具有自由选择权。

最后, 政府行为的实际情况也说明政府行为可以是道德行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维护行政领域的优良传统, 要求广大公务员公正廉洁、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肯定。但是,当前行政领域的不正之风也是相当突出的,由于少数公务员素质不高, 出现超越自由裁量权或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行政领域的不正之风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道德问题。

二、政府行为的道德基础的具体表现

(一)平等和公平

公益是一种普遍的、共同的利益。政府的平等和公平道德行为作为现代政府权威性地分配社会利益, 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实现社会公益的主要手段, 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利益, 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越来越和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 政府道德行以的平等和公平为基础。

( 二) 正义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自然, 作为维护社会制度的重要工具, 政府道德行为要将正义或公正、公平作为其价值取向和道德基础。与政治决策相关的道德选择行为,即作为安排人力、物力的政治秩序, 必须反映出对公正的某种理解。政府道德行为不应当只是真实的, 它更应当是正义的,政府道德行为不管在做出什么样的抉择都应在不同程度上回应正,更何况正义本身就是道德行为的考虑的一项重要标准。

(三)诚信

在人类的道德体系中, 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是人类道德体系的基础。正是诚实使一切道德行为和德性真正成其为道德, 所以它不能不是一项基本义务, 对诚信的偶然违反如果说可以谅解的话, 也只能是在诚信与其他基本义务严重冲突的时候, 把对它的违反作为一种调节准则提出, 而不能使诚信径直服从于其他义务……忽视了诚信作为基本义务的地位, 就可能在道德体系中撕开一个缺口, 影响到整个道德的真诚性。

在政府行为的道德规范中, 诚信是最基本的, 它影响乃至决定着政府对其他道德规范的遵守。一个政府连诚信的道德规范都不能遵守,人民就无法相信它会具有公平、正义、公正、合理等的道德品质,人民更无法想象它会带来繁荣和幸福。

三、政府行为的道德缺失的现象

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包茂高速安塞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一张新闻图片拍摄到当地官员面带微笑出现在事故现场,引发网友愤怒声讨,网友又“人肉搜索”出该官员佩戴名表的各类图片。之后,陕西省纪委对其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2006年因贪污受贿被判入狱11年的前山西当地官员,于近日提前出狱,当地官员和煤老板及名流富商们,争相迎接贪官“荣归故里”,或列队欢迎,鲜花簇拥,甚至欲以礼炮迎接;回家后门庭若市,其礼遇犹如英雄凯旋。

从以上俩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极其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如何要求广大公务员公正廉洁、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肯定?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的素质,实行道德立法加强各种监督和约束制度建设,从这几个途径来实现政府有道德的行为。

四、通过什么途径实现政府的道德行为

(一)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

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伦理职能要求政府在各项工作中,“必须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在党领导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这样就要求各级政府在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过程中,既要考虑技术层面,又要考虑道德层面,以人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为宗旨去行为。

(二)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的道德素质

加强政府人员的道德建设、提高政府人员的道德素质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行政道德观是行政道德体系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公共行政领域的集中体现,它在根本价值层面影响和指导着每一位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

(三)实行道德立法,加强各种监督和约束制度建设

道德法制化是行政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政府道德的法律化并建立相应的道德组织,进行制度管理,己成为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趋势。行政人员知其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对其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所知甚少,主要是因为道德责任缺乏法律的确认与支持。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将政府道德及其道德责任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使每一个政府人员都能真正对公共行政权力的权源和物源承担道德责任。

政府行为之所以会导致某些违背公共利益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现行的政府制度及其主体行为缺乏合理地制约政府官员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 因此, 必须加强各种监督和约束。

五、结束语

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我国政府及其运行的道德基础, 特别是从政府的政治伦理理念、公共行政中的利益关系和道义关系、政府道德基础、公共政策制度伦理体系等方面, 来反思我国政府行为的道德基础, 对我国公共行政法制化建设和道德行政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国琴.公共决策中道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3.

[2]邓小平文选( 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伦理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作者简介:王艳红(1987—),女,汉,山西吕梁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2012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与应用伦理学。

猜你喜欢
政府行为
发展方式转型期的政府行为的转变
空间计量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研究
浅谈政府公信力的不足与对策
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角色定位
BOT模式中的政府行为如何监督
我国农业再保险的政府行为探析
成都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国内房产泡沫现状及对策探析
新常态下政府行为调整研究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