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画报》对于明暗、透视绘画方法的借鉴

2014-07-04 12:55王苏
商业2.0 2014年6期

王苏

中图分类号:J228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画报,是一种可以跨越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一种全球共通的信息载体,它利用形象的直观的图像传播信息和知识,具有报道、宣传、教育和艺术欣赏的功能。

关键词:《点石斋画报》;明暗、透视绘画

《点石斋画报》是我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画报,通过大幅图画配以精简文字描述的方法记录了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战争情况及人民抵抗侵略的应用斗争;以及风土人情,奇闻异事的社会新闻;同时对于西方科技的引入给予关注。《点石斋画报》以传统中国白描绘画为基础,借鉴和运用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方法,在刻制时有少量运用了西方版画的点线面结合方式刻制,《点石斋画报》中的“西画东渐”具有标志性意义,是晚清时期“西风东渐”的重要体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次,《点石斋画报》中的绘画手法也具有突破性意义,借鉴西方的绘画技巧同时收人欢迎。

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点石斋画报》,借鉴西方绘画思想用于提高国内传统绘画技巧与个人绘画技巧。分析《点石斋画报》如何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绘画经验,树立出这个标新立异的《点石斋画报》,并从中找出对于中国传统画法的影响。

一、《点石斋画报》的研究现状

对于《点石斋画报》的研究丰富多样,从专业美术角度到反应社会发展状况,都已有很多涉猎,主要分為两方面。对美术方面的贡献解读:郑星球的文章《<点石斋画报>图式流传与衍化》,利用图像分析法分析了《点石斋画报》的图式语言对于近代中国美术的影响,肯定了画报在普及美术的重要作用。周爱民的《清末明初大众美术及其意义》对清末明初大众美术的局面进行分析,并指出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和观念已经通过民间年画和城市画报这样的大众媒介,得以在民众中“调适”。陈保君,马紫薇的《<点石斋画报>的绘画艺术价值》,详细介绍了《点石斋画报》,并从五个方面剖析了《点石斋画报》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社会事实反面贡献的解读:徐华龙的《<点石斋画报>评介》中提到了因画报内容通俗易懂,并对时事政治有涉及。王斌、戴吾三的《从<点石斋画报>看新房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中论述了《点石斋画报》对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社会的体现和认同情况。裴丹青的优秀硕士论文《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文化的变迁》借由《点石斋画报》丰富详实的社会生活画幅分析了晚清大众生活变迁转狂。

《点石斋画报》是英国商人美查1884年5月8日在上海创刊的旬刊画报。至1898年8月停刊,共刊出画报44册,528卷,刊登图画4653幅,深受晚清市民的欢迎。《点石斋画报》是我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画报,通过大幅图画配以精简文字描述的方法记录了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战争情况及人民抵抗侵略的应用斗争;以及风土人情,奇闻异事的社会新闻;同时对于西方科技的引入给予关注。《点石斋画报》以传统中国白描绘画为基础,借鉴和运用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方法,在刻制时有少量运用了西方版画的点线面结合方式刻制,形式新颖。

二、《点石斋画报》对于西方绘画的明暗透视方法的借鉴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随后传播到正个欧洲大陆,不仅进步了科学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寰瀛画报》是在《点石斋画报》之前出版的第一份画报,但《点石斋画报》更加具有实时性和契合性,使《点石斋画报》比《寰瀛画报》发行的更久。《点石斋画报》中记录了大量的西方生活在中国的表现甚至是国外发生的事情如《英国地震》,《入海捞物》都是中国人通过改编西方报纸的图画,足可见“西风”对中国的影响。

由于西方科技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艺术绘画方面同样带来了举得冲击。从利玛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带来西方文化开始,中国绘画开始慢慢接受西方绘画的影响,直到美查创办《点石斋画报》才真正的将透视明暗法运用到插画绘制中。《第一楼灾》中记述了“四马路第一楼”起火的场景,画面中“第一楼”二三层侧面的边线向下倾斜,与地面接触的线向上倾斜四条线若延长最后可交为一点这是典型的焦点透视。在传统中国画中的处理方式会将这四条线画成平行线,由此可见这是《点石斋画报》对西方绘画透视法的借鉴。《银行倒闭》中高大楼房的边线明显向画面中央的银行大楼集中且逐渐按比例缩小,前部的广场宽阔越向后广场变窄,这符合近大远小这一表现,也就是焦点透视的原理。

除了透视方式的变化外,以线擅长的中国画家们开始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物体形态。《裙衩大会》中对于室内环境的刻画不仅充分展现了焦点透视的运用,室内窗户及人物服饰运用了明暗手法。在画面右下角的妇女,穿着了西式礼服坐在椅子上,由于裙摆过长所以产生褶皱。画家并没有像传统的白描将衣褶用单线表现,而是用明暗手法表现衣褶的凹和凸,如同达芬奇等画家对于衣褶的处理。《脱人于危》则明显与西方插画相似。在造型上比中国的传统绘画更加符合人物动态,并且通过黑与白的控制表现了物体固有颜色。红色的火焰看起来鲜亮明艳,而救人者的衣服则为深色,画家便将火焰留白,而衣服涂为黑色。这种黑白的呼应与原来的中国画大相径庭,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来表现物体。

在《点石斋画报》中还有很多对于透视法和明暗法的借鉴,这些都体现了吴友如为代表的一批晚清画家开始深入学习和借鉴西方绘画的技巧,并且进行了初步尝试和在其能力范围内的熟练应用。这体现了《点石斋画报》的对于中国美术史的历史性作用,也体现了当时国家社会“西风”渐起的社会潮流。

三、总结

根据上述论述的得出一下结论:

1、《点石斋画报》以中国白描画法为基础融合了西方经典绘画技法中的透视法及明暗法,将中西画法结合,开创了以晚清时期中国插图绘画的新篇章。

2、《点石斋画报》对于西方绘画技法的借鉴为中国绘画技巧由简单描绘到科学绘画提供了前车之鉴。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年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