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电视节目主持艺术 风格的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

2014-07-04 12:55苏晓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受众

苏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紧接着分析推动主持风格的演进的动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主持风格在新时期的创新和发展路径。

一、节目主持风格演变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风格经过30多年的演进,形成了主持风格的多元样态、推动中国电视节目发展的主持风格。然而,主持风格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商业化运作、媚俗化格调和泛娱乐化内容等方面的诸多现象,存在原创性弱、同质化现象严重和表象化明显等诸多问题。有的主持风格盲目模仿国外或同行,“跟风”现象严重,原创能力不强,能体现中国时代特色的主持风格较少;有的主持风格没有较好地反映客观现实和受众的需求,内涵不足,稳定性差,凝聚力和同化力不强,可持续性发展不强;某些主持风格艺术标准不高,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流于表象化,形式化。例如主持风格的乱相,一是表现主持人为获得明星效应,一味追求收视率和市场效应,在形式上刻意炒作,标新立异;二是媚俗化格调对传播精神的矮化,主持人为迎合受众的低级品味,角色定位模糊,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公信力和舆论引导;三是主持内容的泛娱乐化对电视文艺的矮化,新闻节目为追求娱乐效应,过分挖掘负面新闻,或不深入调查以讹传讹,缺乏真实性和公正性,造成对电视文艺的矮化。

针对出现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探寻主持风格发展创新的路径。

二、电视节目主持风格的创新路径

1.主持风格创新原则

主持风格是各种创作美的集合,也是主持人用属于自己的独特手段去表现艺术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创作手法。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主持人难以实现主持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要塑造符合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的主持风格,需要符合品牌化、专业化、人文化的创新原则。首先,品牌化是节目主持人作为栏目的代言人,常与节目风格一起形成一个固定的界面形象,这种形象的确定性使主持人具有品牌价值。没有风格,就没有品牌,例如,提到稳重智慧、理性深刻的主持人丹·拉瑟(DAN RATHER),就会与CBS的《晚间新闻》联系在一起,提起机智幽默的何炅就会让人想起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可见,知名主持人常常是构成媒体品牌的人格化符号,主持风格能体现栏目的风格。其次,专业化。主持风格的专业化,是保证节目传播的高效、准确,也是把握受众认知心理规律、赢得受众尊敬和信任的表现方式。主持风格的专业化表现在主持人知识的专业化和管理的专业化。例如中央电视台,专业频道和专业栏目较多,经济、体育、英语等各个专业栏目都有一批很专业的主持人。又如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很多是长期担任报刊杂志的专栏作家,或者是社会学研究专家。再次,人文化。对主持人而言,主持人是大众传播中人格化传播的主体,不仅具有个体人格,还有栏目人格、公共人格等特征;走向人文,充满人性,成为思想性的主持人,应当是一个成熟、成功的主持人的终极追求。主持风格的人文化首先应是主持人思维方式的变迁。

2.主持风格的宏观定位

主持风格的宏观层面始终不能脱离文化传播要求。传媒是社会文化的直接传播者,节目主持人既是文化产品的传播者又是创造者。在屏幕前出现的主持人,借助大众传媒的强大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成为特定节目受众的文化主导力量。他们的主持风格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并且融入了媒体文化、区域文化和社会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主持风格需要体现文化品位,符合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传播先进文化。主持人应当注重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精髓与自身风格的协调统一,挖掘符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亮点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因势利导、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主流文化,同时又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磨练自己的文化品格,善于培植乃至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新风格,提升风格内涵,并使其发展成时代的新风尚。在全球化背景下,使跨文化传播得以实现,国际间的交流迅、畅达,并出现融合发展之勢。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媒体文化,对主持风格的塑造产生重影响,因此,主持风格需要在保持本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中寻求平衡和平等,同时保对文化多元化的吸收并蓄,创新风格形式,提升风格内涵,引领文化传播潮流,抵御发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构成“文化侵略”的威胁。

3.主持风格的微观塑造

主持风格的创新不一定是“从无到有”,创新要学会“承前启后”,创新应该遵循“深化、发展、适应”的原则,即深化内容理解,美化表达样态,掌握专业规律,适应传媒环境变化和节目发展。首先,主持风格的个性展示。风格与主持人的个性特征有直接联系,主持人是主持风格体现的载体,对主持风格的塑造和呈现具有内在规定性主持人的个人条件、角色认知和自觉追求对主持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主持人要展示自己的个性风格,应当自觉参与策划、采访、编制节目的全过程,了解熟悉节目的各个流程,领会节目的主旨、意图,摒弃念稿、背稿的弊病,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节目的主人。需要具备创造力,来开发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个性。具体来说,构思节目时要有创意,新意,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比较深刻的哲理思想和理性精神,能够指出或引导一种社会思潮和潮流。其次,重视主持风格的视觉设计。电视艺术属于视听艺术。视觉形象较好、与节目类型风格一致的主持人更容易赢得受众的青睐。对于风格的视觉设计,需要遵循一般规律,比如服饰的选择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自然条件和自我定位。例如,一些知名主持人如倪萍、海霞、谢娜等都有符合自己个人定位的服饰。总之,对于视觉设计,需要有清晰的风格定位,在主持风格的视觉呈现上,也常常别出心裁,在受众心中树立了一种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再次,主持风格的话语策略。主持人的个性语言是形成个性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话语策略是主持人所造主持风格的重要手段。个性语言作为具体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来源于对客观现实的具体把握和节目内容的细致分析,需要在长期的主持实践中不断磨砺,展现出主持人的文化品位与个性特点。个性语言也融入了主持人对语言选择和组织。

本文运用艺术学的艺术原理来分析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的风格演变问题。艺术家的艺术风格除了具有独创性外,还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的风格也同样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但这种演变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所以,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要考虑时代背景,考虑当下受众的审美需求等。之所以要研究主持艺术风格,因为它是考察主持人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增强节目和主持人的可识别性、帮助受众接受信息以及规范主持人传播行为的传播方式,也是衡量节目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2]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刘习良.中国电视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5]陈晓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风格多样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6]毕一鸣 播音与主持艺术论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7]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8]陈虹.节目主持人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9]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张曼蒂中国电视节目主持艺术风格演变与创新[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