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2014-07-04 13:33常玥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会计人员原则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提供的各类财务信息和报告的方式,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带来了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内部控制及内部会计控制,深刻剖析信息化给中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带来的影响,逐项论述对每个问题的防范与治理办法,从而希望能提供一些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更好的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内部会计控制

一、内部控制及内部会计控制

1.定义

1.1、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1.2、内部会计控制:广义上的内部会计控制应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对内部会计工作及其质量的控制,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一层含义是指通过内部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控制。

2. 内部控制及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2.1、①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包括五大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②内部控制的原则:有效性原则、审慎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2、①內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我国财政部颁布的《内部控制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明确指出,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目标:(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②.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是指企业建立会计控制系统和实施时,应当遵循并依据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规则。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确立必须以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为宗旨,并有助于切实指导会计控制的方法,成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

二、信息技术对中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各类财务信息和报告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的今天,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扩大,企业一方面要在报表中提供综合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提供一些非财务报表信息。信息系统的应用实施,使得企业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要兼顾财务信息和报告的真实,严谨性。

2.信息技术对账务处理程序的影响

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凭证组织,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相互配合的方式。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多种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是为了简化记账工作,利于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稽核等。

3.信息技术对中小型企业内部监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实施,解决了传统监控在信息传输与理解的构建中存在的高成本问题,从事后监控转向实时连续监控。信息技术的引入增强了监控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

4.信息技术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内部会计控制的核心是人,会计人员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者。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从根本上减轻了财务人员日常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内部会计控制范围的扩大,意味着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更多的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必须能对财务各项制度的执行及信息系统的运作进行监控。

三、当前中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中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缺乏规范性

1.1、现金的收付以及保管业务缺乏严格的授权与批准程序,没有按照“不相容原则”将与现金收付和保管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彻底地分离,而且机构,部门以及岗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1.2、实物财产岗位职责不清,尤其是在实物财产的验收、入库、发出、领用、处置、盘点以及保管等关键环节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经常性地出现实物财产被盗,损毁以及流失等问题。

2.中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方式方法存在诸多不足

2.1、不相容岗位的控制方面。没有坚持不相容岗位实施分离控制的原则,会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不科学导致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不清晰、不明确,依然存在着工作人员身兼不相容职务的现象,最终导致制约机制仅仅成为人们口头上与书面上探讨的内容。

2.2、授权批准控制方面。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不明确,企业内部各管理层超越授权范围行使职权,经办人员超越授权范围办理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措施

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应发挥更多的主动作用,而不是传统的做法——对风险出现之后进行处理。风险管理应涉及到组织的各个方面,而且能在对过去和现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为组织者提供前瞻性的信息和依据,做到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2.完善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需要统一的会计控制规范。建立一套操作性强、适用广泛的内部会计控制标准体系。

3.完善审计准则。

随着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变化,以制度评价为基础的现代审计势必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出台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准则,不仅有利于审计工作的执行,更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快准则和实务指南的制定,以满足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大勇,李翠霞.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J].商业研究. 2008.(05)。

[2]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1.(01)。

[3]宋玉贤.信息化管理.2005-07-01。

[4]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M ].2001。

[5]高一斌.王宏.对加快推进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5-02-10。

[6]许家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运行效果的制约因素[J]广西会计 2002(04)12- 14。

[7]于玉林.会计控制方法的分类多样性[J]财会月刊会计 2005(01)3- 4。

[8]张俊民.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J]会计研究 2001(05)44- 47。

作者简介:常玥(1989-),女,山西太原人,研究生在读,会计专业,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会计人员原则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