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07-04 13:45葛艳敏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运作事业单位单位

葛艳敏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年来地矿事业单位不断进行深入的市场化改革,逐步由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营进行了成功的转型,因而对地矿项目及单位经济管理运作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关系这地矿企业的有效运作,更是关系整个地矿行业项目经营管理的有序改善。从强化地矿事业单位项目运行经济管理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成本管理、财务预决算,地矿增收来源和资金运作效率等角度进行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矿事业单位;项目;经济管理;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地矿行业发生重大结构性调整,经营性特征愈发明显,因此对于地矿事业单位及其项目运行进行有效的经济运行管理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意义。

二、实施地矿事业单位项目经济管理意义

近年来地矿事业单位不断进行深入的市场化改革,逐步由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营进行了成功的转型,因而对地矿项目及单位经济管理运作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关系这地矿企业的有效运作,更是关系整个地矿行业项目经营管理的有序改善。因而须从完善成本管理、强化财务预决算,不断扩充地矿增收来源、提升资金运作效率是改善当前地矿事业单位项目运作经济管理效能的关键所在。

(一)实行内部控制机制,能有效防止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利益的驱使,由于透明度差,各种制度不健全,各种信息失真的现象极为严重。尤其是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各种各样的贪污腐败案件不断出现,其主要原因当然是个人的素质问题,法律意识淡薄,但我们也应对当前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

(二) 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国家和地方政府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逐年加大,事业单位创收收入也不断增长。但是和企业单位相比,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仍显薄弱,制度执行力度也差强人意。

三、地矿事业单位项目经济管理存在问题

(一)财务预算资金匮乏

目前地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相对欠缺,不能满足其实际运作需求,特别是其财务资金和预算管理。而同时,重大基础性或公益性地矿和纯商业化地矿构成我国该行业的运作队伍主体,但却沿用旧的财务管理体制,阻碍预算工作在面对现实诸多问题上的停滞,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同时,部分单位缺乏必要的规章体制更新,进而形成了勘探单位项目运作对应的职权范围不明或岗位责任空缺,其财务处理自然缺乏必要的内部管理追责,从而影响了地矿事业单位的总体项目经济运行效率。

(二)地矿产业结构市场化研究不足

地矿事业单位面临残酷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其想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和成功,必须将其产品和服务完全接轨于市场,然而对照目前地矿事业单位的做法可知,其没有较完善地掌握产品和市场競争结构,出现产品供给和设计不符合市场需求或细分要求,形成资源配置的冗余浪费,而相应的项目立项和中期实施及后期验收等均存在资金预决算管理的模糊化,从而影响了地矿事业单位的项目运行接轨市场竞争。

(三)地矿事业单位项目运作内部管理层管理失范。

对于任何一个单位而言,地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地需要进行项目运作的内部管理协调,以形成单位内部各部门适应总体管理要求,而对照目前地矿事业单位存在管理职能部门相对交叉,基层职权相对不统一,以及政企不分等老问题,更缺乏对于项目产品对应的产业和行业协会间的作用。

(四)内控机制不完善。

有的单位没有很好地制定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对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没有明确的说明与划分,出现问题责任不清,该奖的不奖,该罚的不罚,就象吃大锅饭一样。还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套较完整的内控制度,但对执行的过程和结果不闻不问,只是在上级部门和审计部门检查的时候才出现,平时是有章不循,违法不究。

造成很恶劣的后果,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从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缺乏有效的内、外约束与监督机制

(五)固定资产管理不善。

固定资产的购入随意性较大,缺乏计划性,且刻意回避政府采购,形成盲目采购,加大固定资产采购成本;有的单位管理不到位,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明细帐,但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帐,以致领用手续不齐,固定资产使用不明现象时有发生;固定资产毁损,随意处置,无合法、有效手续,不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年终不盘存固定资产,使资产管理流于形式,造成帐实不符。

四、提升地矿事业单位项目经济管理对策措施。

(一)提升地矿事业单位内部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地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素质关系着整体运行效率,特别是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是地矿事业单位项目运行的关键所在,建议地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能动地贴近现实,不断完善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素养,在各种内部培训和竞赛中凝聚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强化落实理念,从而形成员工踏实、认真、积极、有效的工作品格;并从宏观经济发展走向中发展项目运作财务管理的内部人员素质效应。

(二)改善地矿事业单位项目预决算效能

地方地矿事业单位同时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工作,特别是资金预决算方面的筹划;同时制定包含下级别部门职能单位在内的全单位上下项目运作管理统筹规划,特别是内部勘探项目的资金运作管理应进行全面管理;另外,应强化地矿事业单位的内部培训,从而获得职员的全面素质提升,特别是其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更要强化其业务素质培训,以逐步提升单位对于不良资产和负债运作的问题得以纠正,形成可持续发展,在有可能的前提下逐步修订既有财务管理制度,保持地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明确地矿事业单位的项目运作经济效能的职责范围,岗位责任以及对应的明细处理程序及内部控制制度。

(三)切实挖掘行业及产业结构及市场机遇

针对目前地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运作主要基于政府拨款支持的现实,可知当前地矿事业单位的运作资金相对不足,因此应从现有资金规模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市场经济结构。为此地矿事业单位须认识到以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地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确保产品能顺利获得市场覆盖和对应的经济利润,最后需要进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核算,以控制最低和最大化的成本利润。

(四)促进地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运作协调

目前地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行业管理交叉职能定位缺陷,应该通过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当然作为政府应积极进行能动地配合单位进行转型,特别是其在自身政策供给和配套上逐步形成宏观调控基础上的政策鼓励倾斜,而作为地矿事业单位应该在其项目运作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配合,形成统一的责权,产权明晰,从而形成结构明确的国家政策配合,进而不断提升地矿事业单位的协调和项目运作管理能力。

(五)强化地矿事业单位项目成本职责体系建设

项目运作在地矿事业单位内部也存在财务成本运算和应用的问题,为此应积极完善项目的成本计算问题,可以根据成本和费用的不同性质形成关于经济用途的成本分类预决算,形成新型的地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职责体系,借助于成本的合理运作,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并辅之以完善而周密的财务监督来完善项目运作在地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以避免地矿生产过程中的无谓浪费,并形成最大化利润获得。

参考文献:

[1]邓玄.地质经济管理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07.

[2]刘路,等.地质经济管理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06.

[3]吴煜坤.浅议地勘单位财务风险及防控[j].中国煤炭地质,2008,(2).

猜你喜欢
运作事业单位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协办单位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