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内部控制

2014-07-04 13:48黄智梅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

黄智梅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介绍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对控制需制定的制度,规范,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须不断提高有关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充分发挥认真负责和良好配合的精神,强调不相容职务分离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还强调明确职责,严格按制度办事并切实采取有效的制约,监督措施需贯穿于控制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 ,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关键词:内部控制;职务分离;内部审计监督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措施和程序。 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并包括组织规划以及与管理当局进行经济业务授权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和记录。这种授权是与完成组织目标的职责直接有关的一种管理职能,也是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的起点。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由于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各种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作出合理经济决策的信息,为此,各单位的管理者就有责任制定一种能产生真实、完整、及时性的财务信息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 、资产安全性、经济信息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使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得到保证。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利。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对于正常财务收支以外发生的重大资金收支事项是 对全局或今后有重大影响的一些资金收付事项,应事先提出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必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办理。

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多,支出频率高,会计业务种类多。根据《会计法》中关于职务分离的规定,在这些业务处理程序中授权和执行的职务要分离,记账与货币资金管理和实物资产的职务要分离,执行和复核的职务要分离。正确的经济业务记录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的前提条件之一。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接近资产的应只限于指定的人员。这种接近包括与资产实物的接触,以及通过所授予的权限去处理财产的使用和安排等非直接接近。良好的控制应是,一个人从客户处收取货款,而有另一个人在应收帐款帐簿中进行登记。从事现金收支、借入和偿还贷款、扩大赊帐、收取应收帐款等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能,对于掌管会计职能的人来说,并不是完全分隔得开的。所以只要有可能,应把这些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隔。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会计工作中的会计和出纳就属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制约的要求。授权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

会计业务处理规范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应达到的标准或要求,会计业务的处理规范化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具有重要作用。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化是明确业务处理责任,执行财经纪律,防止在资金取得和使用上感情用事、以权谋私、贪污舞弊的有效手段。在组织业务活动时,要使每项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人或两个部門参与,这样就能用一个人的工作去证实另一个人工作的准确性。只要有关人员之间没有相互勾结,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很可能被发现。安排人员时应做到人尽其用,几个人同时从事一项经济业务,要利用各自的专长,而不应造成工作的重复。如交付一笔销售定货,会涉及到有人在销售部门取得定单,有人在信贷部门检验信贷批准情况,有人在仓库挑选货物,会计部门有人作出经济业务的记录,运输人员要检验发货项目的正确性,并准备发货。这种一项活动由几个不相容的部门和人员来共同完成,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

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根据其经营活动的五大循环即采购循环、销售循环、付款循环、收款循环和理财循环等分别设计其控制点。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而有效地执行,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的变化等,就必须随时监督。监督过程中,审计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的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在企业各个层级的人员中,就内部控制而言,内部审计人员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审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还应该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建议管理者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使成员把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并自觉把事办好。

总之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既应重点突出,也要全面考虑,这就要求对企业规模、组织系统和所有者权益;经营性质及其多样复杂性;传递、处理、保持和接近信息的方法;适用的法规要求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决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合法性得到保证,进而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常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J电气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利润操纵行为探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