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职业体验预测与改行意向的关系及其教育启示

2014-07-05 16:41丁强陈宁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意向师范生

丁强 陈宁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教育教学]

师范生职业体验预测与改行意向的关系及其教育启示

丁强 陈宁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师范生;职业体验预测;改行意向

对303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的特点及其对改行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的预测处于积极正向态势;未来职业体验预测各因素间两两正相关,且均与改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预期快乐感显著预测了改行意向,且对未实习师范生改行意向的预测程度更大;师范生对价值感的预测相对更准确,而对情绪体验的预测偏差最大;较之高估组,低估组师范生具有更大的改行意向,说明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确实会影响改行意向。

《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人才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中处于十分关键的战略地位。”①教育部.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D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4_zcwj/201106/120794.html.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是我国教育人才的主要来源,如何吸引师范毕业生选择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意向,降低师范生从事教师工作后的离职率,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的源头举措。

然而,现实状况似乎不容乐观。吴文媛、杨哈韬调查发现,在从业意向上愿意当老师的师范生仅占22.74%,不愿意当老师的人占到16.62%,从业意向不明确的人占到60.74%②吴文媛,杨哈韬.影响师范生从业意志相关因素分析及差异比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0(6):104-105.;张芬只、郑高洁的调查表明,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仅占35.6%③张芬只,郑高洁.河南省师范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天中学刊,2007(3):127-128.;王泽兵等调查显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存在认同度不高、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期望值偏高、从业意识不强等特点④王泽兵,王曦,田华.论师范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0):40-42.;何英针对免费师范生的调查同样发现,很多师范生的职业意向未定或者不想当教师,仅有近40%的免费师范生的职业定向与其专业一致①何英.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及对策——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1:13.。而在职教师离职率高不仅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美国新教师在入职5年内的离职率高达30%~50%②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62-669.。

近年来,学术界纷纷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其中尤以师范生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研究者认为,师范生职业认同是教师情感最持久的源动力,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心理准备③傅主英.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37-41.,在以后教师是否决定离职中起关键作用④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62-669.。赵宏玉、张晓辉等提出了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三维结构模型,依次为对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⑤赵宏玉,张晓辉,等.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结构与特点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6):62-66.。王鑫强、张大均等以免费师范生为被试,初步构建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认为职业效能感和职业价值感可能是职业认同感的两个最基本的核心本源维度,职业意志感和职业意愿与期望感则均衍生于此⑥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62-669.。张燕,张晓辉等就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及学业成就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⑦张燕,张晓辉,等.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33-640.。

关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对师范生的培养、工作后离职率的降低和师资队伍的稳定具有重要启示。然而,这些研究多以免费师范生为对象,免费师范生虽有代表性,但所占比例毕竟很小,一般师范生更应得到关注。同时,影响师范生职业意向和从业后离职率的因素很多,职业认同固然重要,却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密钥,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走进研究者的视域。如师范生对从事教师职业后改行意向的判断,既能够反映当前的职业意向,又能够预测从业后的离职意向,换句话说,认为今后改行意向越小的师范生,其选择教师职业的意向越强,且走上教师岗位后的离职可能性也越低。因此,可以将改行意向判断同时作为师范生职业意向和离职意向的有效预测指标。此外,师范生对改行意向的判断实际上是一种决策意向,会受到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预测的影响。当前,关于体验预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预测(affective forecasting)领域,它是指个体预测对未来事件的情绪反应⑧Wilson,T.D.,&Gilbert,D.T..Affective forecasting.In M.P.Zanna(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M].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2003.345-411.,是个体假想未来某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预计会体验到的情绪,如预期性快乐、预期性后悔等,预测的结果即为预期情绪,显然,这是一种虚拟的情绪体验。且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对未来情绪的预测会影响他们现在的选择和对未来的准备⑨Wilson,T.D.,&Gilbert,D.T.Affective forecasting:Knowing what to want[J].General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14: 131-134.。但笔以为,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的预测不能仅局限于情绪,同时还应包括胜任感和价值感,前者是指师范生预测自己今后从事教师工作的胜任程度,也就是对教师效能感的信念判断,后者是指师范生预测自己今后从事教师工作感受到的价值程度。实际上,师范生在校期间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做出类似预测,如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体验到的工作价值是大是小?当老师是快乐还是痛苦?自己能否胜任?这些预期的职业体验,都可能影响他们对今后改行意向的判断,并且预期的职业体验程度越高,改行意向越小。

本文以一般师范生为对象,初步探讨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的特点及其对改行意向判断的影响,从而为师范生培养提供实证依据。此外,教育实习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培养中谋求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关键环节①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教育实习中实习生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基于D师范大学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 (1):73-79.,已实习师范生获得了初步的职业感性认识,因此,本文按照实习与否将被调查者分为未实习师范生组和已实习师范生组,并进行两组师范生的差异检验。

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全部为某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以此回避专业变量的影响。其中未实习师范生(大一、大二、大三)156人,抽取各年级1~2个班现场施测;已实习并确定从事教师工作的师范生(大四)147人,在实习结束后的年级大会上现场施测。同时调查了该专业从事教师工作将近一年的上一级师范毕业生32人,作为效标样本。

研究工具自编针对师范生的《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问卷》。所有题项均采取1~9级计分,分值越大表示程度越高,问卷共7个题项,由4部分组成:(1)志愿意愿:“你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师范专业的主观愿望程度有多大”;(2)预期情绪体验:“如果当老师,请预测一下做老师一年后,你体验到教师工作的快乐程度有多大”、“如果当老师,请预测一下做老师一年后,你体验到教师工作的痛苦程度有多大”、“如果当老师,请预测一下做老师一年后,你选择教师职业的后悔程度有多大”,预期痛苦和预期后悔反向计分后与预期快乐组成的3个题项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4,合并为预期快乐感总分;(3)预期胜任感:“如果当老师,请预测一下做老师一年后,你体验到自己胜任教师工作的程度有多大”;(4)预期价值感:“如果当老师,请预测一下做老师1年后,你体验到自己从事教师工作的价值有多大”。同时,问卷中还设置了师范生“改行意向”题项:“如果当老师,你认为做老师1年后自己改行的主观愿望程度有多大”,同样采取1~9级计分,分值越大表示改行意向越大。

自编针对效标样本的《教师职业体验问卷》。题项、内容、计分方式均同上,只是请已工作1年的同专业师范毕业生报告当前的实际体验,如预期胜任感方面的题项为“您现在感觉自己胜任教师职业的程度有多大”。效标样本中,预期痛苦和预期后悔反向计分后与预期快乐组成的3个题项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64,合并为预期快乐感总分。

二、结果与讨论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对未实习和已实习两组师范生的高考志愿意愿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二者没有差异(M未=6.56,M已=6.93,P>0.05),因此,两组师范生在有关变量上的差异不受高考志愿意愿的影响。

表1显示,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的预期均处于积极正向态势,价值感预期最高,快乐感预期相对较低。王鑫强、张大均等提出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②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62-669.,考察的是师范生对当前的效能和价值的即时认知,本研究则指向师范生对工作后价值感和胜任感的预先认知,这体现的是师范生对未来教师职业的一种信念。从结果来看,师范生的这种信念是积极的。表1同时显示,未来职业体验预测间两两正相关,且均与改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初步验证了我们的假设:未来职业体验预测能影响改行意向判断。对未实习和已实习师范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预期快乐感和预期胜任感方面,两组没有差异,但在预期价值感上差异显著,未实习师范生做出了更高的价值感预测(见表2)。

表1 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与改行意向均值统计及相关

表2 两组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均值差异(M±SD)

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对改行意向的影响表1显示,改行意向与未来职业体验预测存在显著相关,提示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由于统计发现,实习影响师范生的改行意向,因此,分别以已实习和未实习两组师范生改行意向为因变量,以未来职业体验预测作为预测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从表3中可以看出,预期胜任感和预期价值感均没有进入方程,只有预期快乐感显著预测了改行意向,且对未实习师范生改行意向的预测程度更大。

表3 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对改行意向的回归分析摘要表

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的准确性及差异分析采取组间设计,将师范生的预期体验与效标样本的实际体验进行比较,并以d值作为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准确性的指标。具体而言,就是以工作一年的师范毕业生职业体验均值作为效标分数,将师范生预期分数与效标分数之差的绝对值除以效标分数,得到的值即为d值,因此,d值越小说明预测越准确,若d值为0则为绝对准确。结果发现(见表4),师范生对价值感的预测相对更准确,而对情绪体验的预测偏差最大,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国外关于情绪预测偏差现象的存在。从预测准确性上看,两组师范生在三个方面都没有差异。

表4 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准确性及差异分析(M±SD)

上面考察的是师范生预测准不准的问题,因此d值皆为正值。当进一步考察高估和低估问题时,就需考虑预测的方向性,我们将师范生预期分数与效标分数之差直接除以效标分数,得到有正负值之分的D值,当D值大于0时,即为高估,小于0时,便是低估。卡方检验表明,只有预期价值感方面,两组师范生低估、高估人数比例具有边缘显著差异(χ2=3.330,P=0.068),总体而言,多数师范生低估了未来职业的快乐程度,却高估了胜任感体验和价值感体验。需要指出的是,未实习师范生更倾向于高估未来职业体验,综合表2和表4,可以做出判断:尽管已实习师范生做出的职业体验预测往往不如未实习组高,但他们做出的预测更接近效标分数,可见,短暂的“临床”实习经历确实使得师范生获得了真切的职业体验。

表5 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低估、高估人数分布(%)

表6 未来职业体验预测低估、高估师范生在改行意向上的差异(M±SD)

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测低估、高估组改行意向的差异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是,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预测的低估、高估是否影响改行意向。统计发现(表6),无论在哪个方面,较之高估组,低估组师范生都具有更大的改行意向,换句话说,认为未来从事教师工作更快乐、更具胜任感、更有价值感的师范生,其改行意向更小,这在预期快乐感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我们知道,情绪对个体的认知判断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积极情绪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工作非常愉快,其改行的可能性就小。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即便是预期快乐这种虚拟的积极情绪,也会对师范生改行意向产生影响。王鑫强,张大均等研究表明,同时拥有高职业效能感和高职业价值感的免费师范生具有最佳的职业认同感、学业满意度、总体生活满意度和最少的未来担忧①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62-669.。本研究则进一步发现,即便是预期的胜任感和价值感,同样会对师范生改行意向产生影响。此结果不仅更有力证实了我们关于“未来职业体验预测会影响改行意向判断”的假设,而且提示我们要引导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做出乐观的估计。

三、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主要结论为: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的预期均处于积极正向态势,价值感预期最高,快乐感预期相对较低;未来职业体验预测间两两正相关,且均与改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预期快乐感显著预测了改行意向,且对未实习师范生改行意向的预测程度更大;师范生对价值感的预测相对更准确,而对情绪体验的预测偏差最大,从预测准确性上看,两组师范生在三个方面都没有差异;多数师范生低估了未来职业的快乐程度,却高估了胜任感体验和价值感体验,并且未实习师范生更倾向于高估未来职业体验,而已实习师范生的预测与效标分数更趋一致;在预期快乐、预期胜任感和预期价值感三个方面,较之高估组,低估组师范生都具有更大的改行意向,充分证实了未来职业体验预期对改行意向判断的影响。

作为首次对师范生未来职业体验预期的研究,尽管本研究还存在测量项目过少、效标样本较小等不足,但仍给予我们启示:

第一,要引导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做出乐观预测。一方面,国家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教师工资待遇低的新闻屡见于报端,更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师范生对教师的从业意向;另一方面,要创建积极正向的舆论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近年来,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时有发生,引导人们正确的归因,对教师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真正形成尊师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唤起教师的价值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师范生对教师的认同,进而对未来教师职业保持乐观。

第二,对于师范生而言,需要多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参加教学实践,可以更加深入而全面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从而提前锻炼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需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另外,在教学实践中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弥补自己的缺陷,对教师职业生涯形成发展与规划;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体验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坚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总之,影响师范生职业意向和教师离职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师范生对未来职业体验的预测,这方面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这种预测确实对师范生改行意向的判断具有重要影响。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Futur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rediction and Their Career Changing Intention

DING QiangCHEN Ning
(College of Education,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

normal college student;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rediction;career changing intention

This study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303 normal school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futur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redictions and the impact of the predictions on their career changing intention.The investigation finds: students’predictions are in the positive trend;ther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pairs of factors among the elements that affect their prediction;predictions negatively correlate to career changing intention;happy predictions determine their career intentions in an obvious way,especially among those who have not taken the teaching practice session;predictions about value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about moods where deviations are great;and low degree predictions indicate a stronger intention to change career,all indicating that students’prediction of future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does affect their career changing intention.

丁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G65

A

1009-9506(2014)07-0061-06

2014年5月11日

陈宁,博士研究生,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意向师范生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