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发展共赢

2014-07-07 23:06查方政杨洪霞范瑞树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强县绿色生态

查方政+杨洪霞+范瑞树

初夏时节走进郧西县,玄鼓山、大尖山郁郁葱葱,天河、五龙河碧波荡漾,俨然一幅青山环野立、碧水抱城流的山水画卷;彩虹桥、鹊桥,天河广场、七夕广场等三十八座景观桥、十一个游园,让人仿佛置身城市花园。

郧西,何以如此让人流连忘返?

生态立城:打造旅游强县

郧西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35.2万亩,森林覆盖率63.63%,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保护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郧西坚持实施“旅游立县、工业强县、城建靓县、农业稳县、人才强县”五大战略,着力建设实力、幸福、文明、生态、和谐“五个郧西”,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扮靓湖北新窗口。

郧西在全省率先提出“旅游立县”战略,该县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的绿色发展体系获得了省、市各级的高度赞赏与大力支持。2011年,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被列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项目和全省“一县一品”文化项目予以支持。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正式授予郧西“文化旅游强县·十堰西北门户”大旗。今年1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郧西为“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这标志着郧西七夕文化上升为国家级品牌,更意味着郧西的绿色发展战略得到自下而上的充分肯定与支持。

生态塑城:建设魅力郧西

“保护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郧西县委书记胡俟说。

今年以来,郧西以争创国家级园林县为契机,完成义务植树150万株、人工造林5万亩;投入1.47亿元,在干线公路、高速公路、汉江(郧西段)沿线、景区道路及荒漠石漠化严重区域,实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24.75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243万亩。

保护青山绿水,体制机制是关键。郧西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县”为抓手,建立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社会支撑、农民投入等多种融资机制,大力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新能源等工程,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绿色生态创建和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扩大生态建设成果,构建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在“生态林业”建设上,该县确立了以“山上植树、河边插柳、路边栽花、林下种药、园中造景”为主题的生态林业建设目标,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采用公司制造林等手段,在汉江(郧西段)沿线和福银高速公路(郧西段)沿线建设万亩生态景观林;对全县76条小流域进行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万公顷。落实一系列保护生态的“硬政策”,划定安家等五个乡镇为禁伐区。在乡镇建设“生态林业示范园”,大力培植核桃、香椿、桑蚕、板栗等特色产业,建设2万亩林特经济示范基地,打造“树上结果、树下赏花、土里生金”的“观光林业”。郧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汉江瀑布群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园林县城”。

生态兴业:铸就产业之魂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郧西接待游客10.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3%、63.2%,这是该县坚持发展生态旅游收到的显著成效。

在绿色发展思路的引导下,该县大力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先后建成了五龙河、上津古城等4个4A级景区,其中五龙河风景区被评为“湖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目前,该县正在建设4A级世界婚俗博览园。去年,郧西新建旅游饭店、星级农家乐13家,新增旅游商品10种,接待游客约320万人次,同比增长31.04%,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今年以来,该县已接待游客80万人次,预计全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文化旅游已成为促进郧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该县大力发展物流、餐饮、住宿、金融保险、外贸出口、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100多家服务类企业带动上万群众就业。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农业是根本。该县以培植产业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为抓手,大力发展马头山羊、蔬菜、核桃、烟叶、桑蚕、山野葡萄、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打造“织女香”核桃油等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走上产业化、名特优、龙头带动之路。目前,该县获国家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基地面积已达26万亩、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去年,该县兴建规模羊场30个,出栏马头山羊27.6万只,建成蔬菜基地4.2万亩、核桃基地10万亩、桑园面积2万亩,新建茶叶基地1万亩。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2家,其中规上企业12家,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到6.99亿元。

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和诚信友好的人文环境是发展新型工业、环保工业的沃土。近年来,该县以培植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工业为目标,采取围绕绿色发展、特色资源招商引资,按照“生态、集约、绿色”要求建设工业园区,加大引进和培育中小微企业力度,扶持龙头企业,支持成长型企业等措施,先后引进和发展“无烟”企业300多家,形成了多元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该县去年新增海岚数控、五龙河食品等8家规上工业企业,今年有望新开工10家企业,新增10家规上企业。元至3月,该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3.88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2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强县绿色生态
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环湖强县的几点思考
中国十大经济强县:江苏占一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8地打造绿色生态型服务业强县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追踪绿色的秘密
盱眙生态藕
“省直管县”相关概念辨析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