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地区春节传统民俗探微

2014-07-08 01:42李萍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春节晋南流程

摘 要:在中国,民俗是民间约定俗成并长期传承的风俗习惯,其中有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文以山西南部(晋南)为例,列举了该地区春节习俗的主要程序,以期为保留中华传统民俗尽一些绵薄之力。

关键词:晋南;春节;流程;传统

关于春节的起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春节源于上古时期的腊祭或蜡祭,有的学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有的学者认为春节源于鬼节,还有的学者认为春节乃是“人的生存本能的自然要求,并不需要什么特殊背景的触发才会形成过新年的习俗”。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得到确立。人们换桃符,燃爆竹以避“山臊恶鬼”,饮椒柏酒以祈免除百病,并合家团聚,共祝新年的来临。

在晋南地区,大年初一第一件重大的活动就是凌晨点旺火接神。接神时,男性家长率几个子孙端上事先摆好的供盘香表,到院中点燃旺火,众男子磕头叩首接神。天亮后祭祀神位和祖宗。家长带领全家依次给各神位点蜡、敬香、摆供、敬酒,三跪九拜。设在院中的天地神谓之全神,神龛上书“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供品最丰富。晋西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特制花馍,取五福来临之意。祭祖毕,当场按辈分大小,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拜年是春节活动中重要的习俗。拜年可分为家拜、近拜、远拜等形式。家拜是一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如今多数地方是鞠躬行礼。近拜是给本村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进院要先拜神祖,然后给长辈磕头。远拜是本村亲朋好友间的互拜。正月初一禁忌颇多。说话都说吉利话,做事要特别小心谨慎,忌打碎碗碟。万一失手打碎碗碟,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捡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意为破财不外流。如今,无论年节或平时,遇到失手打碎碗盘的,都会不失时机地说几声“岁岁(碎碎)平安”。晋北地区春节这一天忌挑水。晋南却讲究春节或初二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初二 初二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晋南的新绛,初二是娘家去看望出嫁的闺女的日子,去时抬着食箩,担上食盒。一箩油食,一箩馍,礼品很重,尤其第一年,花样齐全,相当排场。婆家取礼极轻,如果没有公婆就不取油饼,有则取。油饼表示敬老。回礼一般也是回馍。万荣农村视初二为鬼节,《万荣县志》载:“二日,新丧之家,亲戚咸来烧纸,女家特送锞串悬门首,邻里皆送锞纸,名曰‘首节。”有的人家因不忍搅扰对新丧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停止拜年,今万荣县人初二仍不出门拜节而在家祭祀。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之“送穷节”。晋南民间传说古代颛顼时期,闾中生下一男孩,穿上新衣就哭闹,不是撕破新衣就是故意在屎尿中打滚,人皆呼其为“穷子”。所以晋南有些地方在这天掏院厕将粪送出门外,称“送穷子”。过了初五,春节期间所有禁忌开始解除。破五以后人们开始干活,过年的气氛日渐稀疏,所谓“五日年下”即是指此。

每逢过年,闻喜人必不可少的就是蒸花馍,寓意生活吉祥如意。花馍的制作是颇为讲究的,首先挑选上等的麦子,用比脸盆略大的铁筛子筛去浮尘、石子、杂物等,倒进盛有清水的容器中精心淘洗两三遍,倒入可以沥水的竹编筐中,再在上面浇水。这道工序称为凝水,据说凝水可以提高面粉的质量,是不可轻视的环节。在发好的酵面中掺入适量的精粉,倒入温水和匀,然后进行揉制。揉好面后用小剪刀、小梳子等工具,开始正式捏形。捏花馍没有教材,也没有什么图样,全凭一代代艺人口传心授,模样全装在他们的脑子里。只见他们成竹在胸,经过一番搓、捻、擀、剪、切、捏、揪、压、挑、卷等手法,花鸟草虫、飞禽走兽便从他们的手底下活脱脱地变出来。捏好了形,下一步便是醒馍,也就是让馍发虚。把捏制好的面塑品放在炕头的笼圈中,用棉褥捂住,保持一定的温度,待发虚适度后,上锅蒸制。蒸制环节也特别有学问,像中国的武术一样有一套路数,什么水开上笼、笼圈封严、急火上气、大小分蒸、落气出笼等等。出了笼要趁热上食品色,这样颜色艳丽,不易褪色。待上好色晾干,需要组装的还要用竹签把辅助的部分与衬托的花瓣等进行组合。这样,经过点染描画,组合搭配,刚才还是白描的面制品已经花红叶绿,凤翔鱼游,蛇盘狮吼,栩栩如生。

这些习俗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在临汾桥东村走访调查时,村民说村里以前每年必组织“地灯”,所谓的地灯也是迷宫的一种用麻杆,也就是玉米杆做迷宫的“墙”另外每隔一截就在迷宫的下面放上个煤油灯碗 记的那种灯碗很小巧精致 因为“地灯”属于开放式的 所以 有时候就有人就在里面转的出来会带走 以至到后来只能削萝卜做灯碗了 地灯有进出口 只要进去就只能瞎转了 很多小孩子转不出去就会顺着“墙”的空隙钻出来 这种民俗很悠久,而现在有十来年没组织过了。而年轻人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比如用发E-mail、短信息、打电话等方式代替登门拜年,对一些传统的文化和活动开始淡忘和忽视;中老年人则比较重视这个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尤其是三世或四世同堂的家庭,他们认为人多有节日的气氛,在农村这一点很明显。从这些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对春节的期望值更加上了一个台阶,年味儿变淡了、过年没意思等想法充斥着人们的思想。春节这一传统大节原汁原味的传承受到了极大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6)43。

[3]樊德昌、范忠义,老家洪洞,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作者简介:李萍(1992. 5-),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大学本科在读,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春节晋南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后稷族居地在关中不在晋南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我在国外过“春节”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谐音现象与年味的营造
中国年味,世界好味
广东出土东汉晋南朝铭文砖述略
央视“春晚”对新年俗文化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