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作者”与双层“颠倒”

2014-07-08 01:32张钰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鲁迅

摘 要:“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是对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公认评价,其以鲁迅自我评价的形式被广泛确认和流传,而当回顾历史源头却会发现读者接受及反馈在这一特色的形成中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实际上正是读者以生成“冒牌作者”的方式,在作者不自知的情况下影响着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最终形成,并产生一种应该被重新认识的时间轴上的“颠倒”。这其中,还可能存在着一种更深层的“颠倒”,文学作品的价值和独特性需要被重新审视。

关键词:鲁迅;读者接受;冒牌作者;颠倒

鲁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导言中称自己的小说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这从内容和形式上点出了鲁迅小说作品的独特价值,更因经由鲁迅本人之口说出,如今已成为对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公认评价。

而实际上,鲁迅的原话是“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鲁迅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是“那时的认为”,即当时读者所形成的普遍评价,鲁迅仅仅是进行了总结概括而已。然而经由作者的参与转换,最初的读者评价变为了作者自白,并最终打着作者自我评价的“旗号”成为评价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公论”,甚少有人再去怀疑其起源。

因此,本文在探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这一公认的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形成问题时,力图回归到历史的本源看其最初的产生,以及更多地关注较易被忽略的“读者接受”的影响作用。同时,为了更清晰地阐述这一问题,本文参考美国学者沃克•吉布森的“冒牌读者”概念,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冒牌作者”。吉布森以“冒牌读者”概念指代由作者预设的一个接受对象,它的作用是帮助真正的读者“代入”,从而使其能够完美地理解文本,它的实质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观念植入”。同样,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形成过程中,也存在这样一种“观念植入”,然而它并非是作者主导,相反是文本的接受者——读者主导的,读者在对文本进行挖掘并提取出某些信息后,通过反馈将其转植给作者,进而再以“冒牌作者”的形式被作者代入、转换、吸收。

一、“冒牌作者”与浅层“颠倒”: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形成

1918年5月发表的《狂人日记》,作为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具有着“总序言”的重要意义,鲁迅的小说创作特色也多是以之为始形成的。因此,从《狂人日记》的读者接受情况出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鲁迅“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小说创作特色是如何形成的。

实际上,“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小说创作特色,最早最明确的体现正是在《狂人日记》中。具体来看,在“表现的深切”也即主题思想方面,《狂人日记》的主题如今已经被定性为深刻揭露了“礼教吃人”,而实际上最早将这一主题提炼出来的并非鲁迅自己。在写成《狂人日记》之后,鲁迅曾在给许寿裳的信中提及自己的写作缘由:“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这里的“食人”指的还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人吃人”的现象。真正首先从象征意义上将《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与“礼教”划上等号的其实是1919年吴虞的《吃人与礼教》一文,之后这一主题还经过了沈雁冰、周作人等评论家的逐渐强化。而鲁迅自己则在1925年后,才开始真正提及象征意义上的“吃人”问题,并最终在1935年明确指出创作《狂人日记》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可以看出,表现“礼教吃人”这一由读者假想的作者意图,在作者不自知地情况下逐渐转化为了其个人意志,为作者自己和其他读者所接纳。“礼教吃人”这一“深刻思想”,也因着是作者鲁迅的自我评价,成为“公论”一直延续到今天。

而在“格式的特别”也即体裁艺术方面,《狂人日记》“日记体”特别格式的形成,大部分原因还在于鲁迅对果戈理同名日记体小说的借鉴,但之后读者对鲁迅作品体裁方面的格外关注,才使得鲁迅开始真正注重体裁艺术的创新。鲁迅对《狂人日记》是有他的期待的,即“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破破中国的寂寞”,而它的第一个追随者任鈃,于1919年5月发表在《新潮》上发表了小说《新婚前后七日记》,正是在“日记体格式”上对《狂人日记》进行了显而易见的模仿,这无疑是对鲁迅体裁创新的一种鼓励。这之后沈雁冰等人也敏锐地关注到了鲁迅的体裁创新特色,评价其“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并充分肯定了体裁创新的价值:“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这也同样符合着鲁迅“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的期待。如此一来,读者们对体裁的关注,也影响着鲁迅去关注小说的体裁,读者们创造的一个重视体裁创新的“冒牌作者”形象,也逐渐被作者接受并代入为自己的角色,并敦促着作者有意识地去创新体裁。因此,当此后黎锦明论及西欧有所谓“体裁家(Stylist)”,而中国的新文艺只有鲁迅等人的作品有“体裁的修养”时,鲁迅就毫不谦逊地对此表示深刻的认同。

通过以上对鲁迅小说创作特色形成问题的探究,可以发现确实存在这样一个“颠倒”,即忽略了“先导的”读者接受对作者观念形成的巨大作用力,而形成了小说创作特色完全来自于作者的主观意愿的错误认识,这也正是将读者接受的产物“冒牌作者”和真正的作者混淆而导致的。此外,这一“冒牌作者”现象也并非特例,实际上目前看到的许多文学评论,都隐讳地扬言着读出了“作者”的真意,或更靠近“作者”的原意,这其实同样可能是读者接受的产物“冒牌作者”在作祟。

二、反思:更深层的“颠倒”?

回顾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形成过程,可以修复颠倒,重新认识读者接受及反馈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这只是浅层的。其实这种找回和修正,仍受限于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或解释框架,这种模式假定了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价值和独特性,区别只在于是作者还是读者找到了它。同时这些价值和独特性也是应这种思维和解释的要求所提取的,就如拿一个三角形的标准模具去向任何地方寻求配对的物品,最终也只可能得到三角形,这正反映了可能存在的一种深层“颠倒”。

读者反应批评家斯坦利•E•菲什就曾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文本并非客观存在着意义,“作品的客观性仅是一种假象”,“是一种颠倒了的客观性”,并且明确指出“如果操某种语言的人都具有某种他们每个人都已使其内在化了的规则体系,那么理解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必定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理解必定会按照大家共有的那个规则体系进行……”然而菲什在这里虽将文本与意义分开,认识到读者会受到既有语言或解释规范的限制,却仍强调的是读者在文本意义生成中所起到积极作用,并未从根本上质疑意义的产生机制。相对而言,反思得更为彻底的是日本学者柄谷行人,他在研究日本现代文学的发生时,发现了有关“内面”的“颠倒”问题,这里的“内面”指的正是人们认为文学作品所隐藏着的价值、特性或精神内涵,“‘内面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的。它不过是在符号论式的装置之颠倒中最终出现。”但是具有内涵的“内面”一旦出现,文本本身的意义也随之被消减,成为了为表现“内面”而存在的东西,而作者、读者也同样成为了为生产和发现“内面”而存在的了。

回归到鲁迅小说创作特色的形成问题上,“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是作为鲁迅的自我评价被最终确认和流传的,而回顾历史源头就会引发对其合理性的质疑,因为可以发现读者在这一特色形成中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力,“作者”与“读者”在浅层的时间轴上正形成了一个“颠倒”。然而当更深入地再去探究这一问题时,又带来了一个关于深层“颠倒”的疑问。鲁迅的小说创作不可否认地有其价值和独特性,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姿态出现,激励着文学和社会的进步,而问题的关键是这价值与独特性是作品本身具有的,仅仅是被不断挖掘出来而已,还是只不过是应解释的需要,在可解释的思维框架内,发现的要被解释的东西。这些问题很难给出唯一答案,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作者、读者摆脱了“不自知”的状态,对现有的桎梏产生质疑后,未来必将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应批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3] [日] 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作者简介:张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
鲁迅虚拟(外一首)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阿迅一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解读鲁迅《呐喊》内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