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泥的采制样方法

2014-07-09 07:37纪长顺
江西煤炭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子样混煤煤泥

纪长顺

(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230001)

随着我国工业科技的发展,煤炭加工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快速发展,煤泥的产量明显上升,煤泥的综合利用也受到煤炭生产企业和用户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大唐淮北发电厂为例,2009年该厂全年共掺烧煤泥10万吨,节约燃料成本达1000万元,可见电厂掺入煤泥燃烧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样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由于煤泥的采制样是煤泥质量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随着煤泥交易市场的发展,供需双方将更加注重煤泥采制样工作的开展以确保各自企业的利益。

煤泥的采制样工作,在煤炭检验行业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煤炭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煤泥质量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现行的国家标准对煤泥的采制样工作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实际操作中,多数情况下是参照混煤的采制样操作方法实施,而煤泥又有其特殊性,例如水分、粘性较大等,相对于混煤的采制样操作来说,不具有完全可模仿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人员和单位的操作过程与方法往往不尽相同,随意性较大,甚至有的单位和人员面对煤泥交易时,不明白应该如何去进行采制样的操作。要顺利完成煤泥的采制样工作,就应当做好煤泥的采样、共用煤样的制备、分析样的制备三个过程的工作,同时该方法也是减少煤泥采制样误差的有效手段。

1 煤泥采制样概述

1.1 煤泥的概念

煤泥泛指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体物,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产品。根据品种的不同和形成机理的不同,其性质差别非常大,可利用性也有较大差别,其种类众多,用途广泛。煤泥粒度细、微粒含量多,尤其是小于200目的微粒约占70%~90%。同时煤泥还有持水性强、水分含量高、灰分含量高、发热量较低、黏性较大等特性。淮南地区贸易煤泥多是通过淮河,经由船舶外运到用户单位,以满足用户单位不同的使用需求,其水分含量多在20%~30%之间,灰分含量一般在30%以上的中等灰分煤泥。

1.2 煤泥的采制样原理

煤泥因其水分含量较大、黏性较大,因此采制样过程相对混煤而言,有其特殊性。想要从一个采样单元中取得有代表性的煤泥样,就要确定合理的采样方案和控制采样过程,使采样工作标准化。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制样过程的控制,尽量减少水分的损失和一些自然因素对煤泥样数据结果的干扰,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方法,科学、公正的采制出具有代表性的煤泥样。

2 煤泥的采样

煤泥的采样过程是一个确定子样数量和质量,同时合理科学布置子样点的过程。正确的确定子样数量与质量是顺利完成煤泥采样工作的前提,在确定煤泥子样数目和质量的情况下,努力优化子样点的布置以达到采样工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1.1 子样数目的确定

采样单元煤泥子样数的确定要求既能充分代表煤样的平均质量,又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人长期参加贸易煤泥的采制样实践,在结合混煤标准GB475-2008的情况下,通常按照质量基方式用以下方法确定煤泥子样数目:

1)对于煤泥量1000t及以下的采样单元,其子样数目可取60个。

2)对于煤泥量大于1000t的采样单元,其子样数目可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N为应采子样数;M为被采样煤泥批量,单位t;1000为一个基本采样单元的煤泥量,单位t。

1.2 子样质量的确定

新版国家标准GB475-2008中对常用混煤的子样质量确定方法为:子样的最小质量按以下公式计算,但最少为0.5kg。

式中:Ma为子样最小质量,单位,kg;D为被采样煤标称最大粒度,单位,mm。

结合煤泥粒度细、微粒含量多的特点,综合采样器具和现场操作实际可取煤泥子样质量为0.5kg。

1.3 煤泥子样点的布置

淮南地区贸易煤泥多通过小型驳船外运到用户单位,因此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多选择在小型运载工具或驳船上采取子样。对于较大吨位的船舶等运载工具,适宜在装卸过程中采取子样,采样方式均按照质量基方式,将子样均匀布置于煤泥载运工具之中,保持在深度0.4m以下采取子样,确保子样点布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 实验室共用煤泥样的制备

3.1 实验室共用煤泥样的制备原理

一般对混煤而言,实验室煤样的制备正常按照过筛、破碎、掺合、缩分等步骤进行,并在缩分的每一阶段严格监控,使缩分出的留样量达到相应粒度的要求,以保持原煤样的代表性,并最终达到实验室煤样粒度。较大的水分和黏性,决定实验室煤泥样无法直接采用混煤的制样方式,实际上煤泥粒度较细,其粒度均在3mm以内,因此对于煤泥实验室煤样的制备可直接采取掺合、缩分的方式进行。

3.2 实验室煤泥样的制备过程

实验室煤泥样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表现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将取得的煤泥样科学合理的进行缩制,对煤泥质量指标的数值准确性极为重要。

实验室煤泥样的制备应选择在无强烈阳光照射且无风环境下制备,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避免外界环境中各种杂质混入煤泥中,首先用专用煤泥采样铲,将煤泥铲成1cm左右的薄片,采用堆成椭圆的方式掺合煤泥样3次,掺合过程中应使采得的煤泥样充分混合,然后将煤泥样在钢板表面摊成厚薄均匀的矩形,之后将矩形煤泥样分割成大小尽可能相等的矩形小块,根据煤泥样量多少使小块的数目介于20~48块之间,块数过少容易造成缩分不均匀,使煤泥样结果偏差较大,块数过多则容易导致煤泥样水分散失偏大,将划分好的矩形小块煤泥样,运用棋盘法缩分出一定的煤泥样。经过上述掺合、缩分等一系列操作步骤,最终留取总质量大于10kg的共用煤泥样,在运用棋盘法缩制煤泥样时,对同一总样而言,重复操作缩分过程不宜超过2次,以降低水分的散失和保证煤泥缩分样的代表性。

4 分析煤泥样的制备

4.1 分析煤泥样的制备原理

分析煤泥样的制备,是指将实验室煤泥样经过一系列的干燥、缩分、破碎、过筛等操作过程,最终制成粒度直径在0.2mm以下,供实验室分析使用的煤泥样。

4.2 分析煤泥样的制备过程

在实验室共用煤泥样中,用棋盘法留取出适量煤泥样,用于分析和存查样的制备,在弃样中取出全水样用于全水分析。

将留取的实验室煤泥样切成薄片状,放入制样用样盘中并摊开,后送入温度在50℃以下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在对煤泥样进行干燥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煤样变化,以避免长时间的干燥对煤泥的水分产生影响,并根据烘干状态,对煤泥样进行切碎处理,保持烘干过程的均匀性,直到煤泥样呈疏松状时取出,将干燥后的煤泥样摊成薄层,接着放在空气状态中持续干燥8小时以上,直至干燥到连续干燥一个小时前后质量变化不超过总质量的0.1%的空气干燥平衡状态之后,参照混煤分析样制备方式将煤泥样全部通过0.2mm的圆孔筛,装瓶后用于实验室分析之用。

5 结语

煤泥的质量工作逐渐为煤炭行业所重视,煤泥的质量指标是贸易双方结算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指导生产的依据。通过对淮南水运煤泥采制过程的分析和实际操作不难看出:相对混煤来说,煤泥有水分大、黏性大、粒度细等特征,因此加强煤泥采制过程的分析和控制十分必要。经过大量煤泥采制样的实践,以及通过数次采样对比,经化验后与矿报值进行比对,煤泥的各项质量指标均具有很好的吻合性,从而表明了该煤泥采样方法的可行性,为煤泥的采制样工作提供了一般的操作方法,能够为实际生产中煤泥的采样、实验室共用煤泥样的制备、分析煤泥样的制备提供一般的指导。通过运用该方法解决了多批次煤泥的贸易结算,较好的服务了煤炭交易市场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王步花 .煤炭采制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洁净煤技术,2013,19(3):57-59.

〔2〕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S〕.

〔3〕GB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S〕.

〔4〕纪战冬 .浅谈如何加强商品煤样人工采制样的代表性〔J〕.科技信息,2011,(20):74.

〔5〕张明旭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0-11.

〔6〕董 敏.浅谈商品煤样的采取和制备〔J〕.管理观察,2011(15).

〔7〕朱景仁 .商品煤采制化误差和它的经济影响〔J〕.选煤技术,1987(05).

〔8〕杨兴伟,陈宝华,张宝清,等 .煤样破碎、缩分和干燥问题分析〔J〕.洁净煤技术,2012,18(4):35-38.

猜你喜欢
子样混煤煤泥
旋转式多比例分样方法对作物籽粒分样效果的研究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基于全流程优化的锅炉机组混煤掺烧决策模型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加标回收率的辩证定论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浅谈减少煤样采集误差的方法
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应用现状及分析
煤泥分选超净煤的药剂研究
反舰导弹靶场试验精度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