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论孝

2014-07-10 12:57刘秋芳
华人时刊·校长 2014年1期
关键词:孝德子女教育

刘秋芳

又到一年团圆时,凝望无数整装待发的身影,在千里之遥的那一端,则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企盼中度过的“俺爹、俺娘”,他们鬓双白,容已老,一年年的孤单,只在这样流传千年的节日里郑重等待,等待那举家团圆的时刻。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但在如今交通便利的年代里,时事的变迁已超乎当年圣贤们的想象,我们不必讨论是否子可远游,但远游之后,勿忘了回家的路?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里,对“孝”的赞美,对“孝”的提醒,对“孝”解说都不绝于耳,所以古人重孝。相比之下,新年代的“孝”的教育则只是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一课带过,甚至一句带过。所以,总看到人到终老总伤悲的父亲母亲们……

孝字当头

近年来,不断有无助悲怆的老人的故事见诸报端,他们老无所依。这些子女不孝的案例让我们愤慨,面对那些伤痛的父母们,总让人心怀忐忑,甚是伤感,以至再来捋一捋“孝”为何物。孝是一种感恩,是儿女对父母舔犊之情的真诚回报。《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感叹。孝是德之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爱的延续,是爱的生命动力。中华民族是最讲孝道的,尽孝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必修课。孟子说过,“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所以,“孝”字当头,岂可慢乎。

毕淑敏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链,永无连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在“惧”与“喜”的交织中,我们与时间赛跑,希望还能来得及。只是现实中总有不完美,往往某些东西缺失到极致,我们偶尔才开始回望历史:我国自古重视孔孟之道,孟子既强调孝德的先进性,又提倡对其的后天教化,孔孟之后,人们更是将“孝”明显看重于“仁”等其他道德标准,汉武帝采用的察举“孝廉”制度,便是将孝作为官员选拔的一个重要原则。可见,中国古人认为孝对于一个人的综合品行有很大的预见作用,而孝道的推崇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和谐,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会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的“孝”的意识总被冲淡,“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思想似乎完全不能入流现代的社会。归结原因,是我们没有对古代优秀的传统重视。纵观现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除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廖廖数语提到要孝顺父母外,整个教育对中国传统孝道教育处于忽略状态,很多青少年对于传统孝道理解不深或存在误解。他们认知上认可主流价值观倡导的行为规范,包括优秀的孝德规范,但不愿意付诸行动,在课堂与在课外不一样,在家里与在家外不一样。可能在学校是受师生欢迎好学生,在家里是尊重长辈的好孩子,但一旦离开特定场合和环境,就会变成另外一副面孔,呈现自私、霸道、虚伪等不良的品德。

许多青少年对待孝的价值取舍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思考问题多以自己为重心,较少会主动的了解关心他人。多数人并不理解或者不愿意去理解父母,去从行动上孝顺父母,甚至做出让父母伤心的举动,还有个别子女因未能满足个人要求而伤害父母,而少年的意识和习性往往会在其头脑中根深蒂固,影响一生。人之初,性本善,在善与恶之间,人性究竟会走向哪一端,与伴随的教育有关。

为孝补课

因此对学生的孝的教育,为这种缺失的孝道补课,我们的教育者应首当其冲,鉴言力行,把孝的精神营养补给。一个人在家庭每个角色都会在短暂的人生中演绎,都会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年幼时你是妈妈的宝贝,年长后,白发的母亲似乎成了子女的累赘。或者在对父母养与不养的纠结中徘徊,难以取舍,不养,是良心不安;养,又不想影响自己小家的快乐。归结到一起,还是觉得年迈父母是个累赘。如此下推,养子何用!

教育是塑造灵魂工程,安能把优良的传统遗漏在灵魂之外。“百善孝为先”。孝德是中华传统道德的基石,是最能唤醒人良知的“旋律”,是打开人心灵的“金钥匙”。挖掘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的孝文化的精华,搭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学校应教给学生,孝不能仅局限在“孝敬、孝顺、孝养”父母这一层面上,“孝”还体现一种“责任”。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应加强“责任”教育,并把这种教育从小抓起。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不孝的事屡见不鲜,虽遭道德遣责但仍有人我行我素呢?关键是这些人的“责任”意识淡漠,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顾他人的感受。很难相信一个毫无“责任心”的人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尽孝。我们的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做一个好学生,不光是父母的骄傲还是应有的责任。身边的实例是对孩子最有益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引导学生判断父母的行为,督促父母的行为,可能更胜于过多理论的教化。

现在的“孝道”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谈孝道经常举一些轰轰烈烈的例子,比如“评选最美少年”、捐肾救母、背父上学等等。当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给学生讲这样的事例,确实能使学生感动和受到鼓舞。但“孝”并不只体现在大事上,在生活一帆风顺时就不需要“孝”了吗!在更多的时候“孝”体现在生活中的小事中。在无灾无难时,“孝”就体现在给父母盛一碗饭、倒一杯水、捶一回背、洗一回衣服等行为上。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时时想着父母,事事念着父母,在碰到大事时才能从容尽孝。

涓涓细流终会成河,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我们不能说父母的字典里没有“索取”,养儿防老,是他们的愿望,但从子女生来的第一声啼哭起,父母的爱都是无私地倾其所有。

如果,比尔﹒盖茨都说,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及时行孝。那对于有着上千年文化传承的中国,更应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孝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承意味着接力,孝作为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在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之后,更加显示出其厚重与博大的精神力量。孝道从汉代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举孝廉成为官吏选拔的重要条件。孙中山先生说过:“国家讲伦理道德才能长治久安,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不能没有孝。”孝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是人人遵循的伦理规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理感受也是在爱自己父母的情感上实现的。在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弘扬孝德文化,我们为教育者要能担当,为社会输入正能量,为缺失的“孝道”补课,更能美化人的心灵,也更有益于社会和谐的实现。

猜你喜欢
孝德子女教育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润物细无声”
弘扬孝德文化,倡导校园新风
Tomb-sweeping Day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小学“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及思考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