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

2014-07-13 13:46王晓康泗阳县文化馆2237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淮海苏北农村

王晓康 (泗阳县文化馆 223700)

在苏北的徐、淮、盐、连地区,有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地方音乐、曲艺、小戏多不胜数。据调查,20世纪50年代时,我国共有367个传统戏曲剧种。然而,到目前已经消亡了100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勉强的留存,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大多数戏曲面临着后继无人、资金短缺、没有剧场、表演技巧消失等情况。淮海戏是苏北小戏中小有名气的戏种,但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经典剧目濒临失传。为此笔者对淮海戏的传承与保护谈几点想法。

一、淮海戏分布区域不大,但人文研究价值高

(一)苏北淮海戏蕴涵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

地方小戏里面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在苏北这块广袤的大地上,上古时代的先民们就在这里渔猎生活,留下了“下草湾人文化遗存”和大贤庄等细石器时代的遗址。地广河流纵横,人杰地灵,遗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大概在元明时期有一些江湖艺人背着羊皮弦子到处卖唱,以此谋生,唱的词是触景生情,见什么唱什么,以歌功颂德为主要内容。清乾隆17年(1752)在连云港的海州、沭阳吴集一带出现淮海戏雏形,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班组,清光绪3年(1877)“小戏班”开始在沭东灌西盛行,清末传入泗阳。1954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淮海戏,流行于苏北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盐城及皖东北一带。淮海戏发源为清代的海州 、沭阳 、灌云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三弦伴奏,又称“三括调”。约于清代乾隆十五(1750)年前后,淮海地区即出现了民间以演唱换取食物的表演形式,因为在每家门口演唱,故又称之为“打门头词”。清道光年间,演员以家族人员为主组成了小戏班,开始分角色演出小型的“对子戏”和只有小旦、小生、小丑的“三小戏”,演出活动分布于农村各个角落。40年代,共产党在苏北淮海地区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淮海戏的演员们自编自演一些抗日题材的现代小戏,特别是淮海战役期间,淮海小戏在战前动员中为鼓舞指战员的斗志起到积极作用,小戏演出深受淮海区党政军民的喜爱,被誉称为“淮海小戏”,并在淮海地区广为流传,而这一时期的唱段、曲调就成为后来淮海戏的最基本唱腔。

(二)淮海戏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淮海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是江苏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已有240年的历史。

早期淮海戏并无曲谱可依,仅靠师傅传教。建国后,著名艺人单维礼(沭阳人)始将部分曲谱记录下来。著名演奏艺人邵惠川(灌云人,僧侣出身)传授佛教曲牌16支(梳妆台、大柳摇金、小柳摇金、凡开门、花开门、豆叶黄、小青羊、城步阶、花落板、小桃红、节节高、十三伦等)。1954年,淮阴专区文教处文化科员阮立林开始整理淮海戏,除改编、加工部分传统戏的内容外,还记录、整理了唱腔曲谱。1963年,泗阳中学音乐教师周广乾调泗阳淮海剧团任乐队指挥和作曲,他开始对淮海戏的乐曲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并进行科学分类。至1972年,共整理出女腔29曲(基本腔12曲,常用腔10曲,综合板式唱腔7曲);男腔17曲(基本腔11曲,常用腔2曲,综合板式唱腔4曲);乐器曲牌29曲。

在淮海戏发展过程中,泗阳涌现出杨秀英、陈玉梅等著名艺人,也编排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如《十里香》《三岔路口》《陈毅三会韩德勤》《军嫂情》等与现实生活相搏动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大型舞台剧和具有极其浓郁乡土气息的如《十五贯》《打猪草》《猪吊腰》《鸡刨塘》《驴打滚》《狗拜年》《脚尖走》《鬼扯转》《穿八字》《矮步蹬》等小型剧目,这些剧目的表演形式,可以因地制宜,既能登上大雅之堂,在舞台上演出,也能屈尊屈坐,在街头、庭院、场头、庙会“摆地摊”。因此,淮海戏深受淮海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大家在行路、干活、休憩时都会情不自尽的哼唱淮海戏。

解放前泗阳县“小戏”班子的盛行,促进了淮海戏表演艺术的改革和发展,艺人们不断改革唱腔和唱法,比如女腔中的原来哼哼哈哈难唱的“二泛子”,改为易唱好听的“嗨嗨调”,男腔更是吸收了淮海锣鼓的唱法,创造了“小滚板”“一挂鞭”等唱腔。有些剧目,经过长期磨练,富有特色,成为淮海戏保留剧目,如《皮秀英四告》《樊梨花点兵》等。与此同时,逐渐形成了生、旦、净、丑等不同的行当。

建国以后,淮海戏学习京剧和其他剧种,增添服装、布景、灯光,正式搬上舞台,进入剧场。1954年,泗阳县组队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会演归来,即着手筹备成立淮海剧团,同时组织人员对淮海戏的剧目、唱腔、表演、舞台语言进行了全面改革,确定了一批具有剧种风格的传统剧目和男女腔主体唱腔,创新使用高胡,建立以三弦为主的民族乐队,于1955年正式成立泗阳县淮海剧团,培养了以杨秀英、李守英、朱浩、张开国、张守维、江衍俊、江其友等为代表的淮海戏名家。泗阳县淮海剧团高峰时期演职员多达150余人,两次晋京演出,足迹遍布华东。

(三)淮海戏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淮海地区处于北方鲁文化向南方吴文化的过渡地带,淮海戏的总体风格是即有北主剧种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剧种的温柔婉约,具有淮海地区特有的风格。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区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苏北淮海戏的生存环境和空间面临消亡

2004以来,当地政府认识到保护地方剧种对研究、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开始着力抢救和保护承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淮海戏,加大了对地方剧种的保护措施,增加对县剧团的经费投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但淮海戏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一是淮海戏生存的环境逐步失去。淮海戏主要生存在淮海地区广大的农村,农村众多的人口、丰富的民间传统习俗和贫乏的文化生活状态是淮海戏产生和发展的土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严格意义上的农村区域越来越小,农村的居住人口越来越少,民间传统习俗逐步被淡忘,淮海戏观众越来越少、演出的场次萎缩,淮海戏面临生存空间危机。

二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淮海戏观众锐减,使淮海戏的发展步入了两难境地。从演艺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因待遇低等原因年轻人对其兴趣不足,从而导致淮海戏发展陷入低潮,传承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各种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新型媒体役备、设施层出不穷,淮海戏当初的娱乐功能受到极大的冲击。淮海戏由于没有能很好地利用新技术、跟进时代发展的快节奏,还以乐队现场伴奏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无法参预竞争。60-70年代全省有县级淮海剧团十个以上,其它的淮海戏班社近二十个,目前成建制生存的县级淮海戏剧团不足3个,而且也是以综合演出和为政府服务为主的。演出的范围由原来的整个鲁东南地区和苏北地区缩减到只有淮安、宿迁、连云港的部分县区。

淮海戏艺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自给自足的农耕环境向现代化新农村变化。根据宿迁市非遗保护中心的调查,苏北淮海戏的老艺人以前重要的谋生方式是种地和唱戏班子。戏班子就是在民间祭祀、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出一些传统淮海戏,伴奏乐器以三弦基础,二胡、锣(三块铜、大锣、小锣、铙钹)鼓辅助,一般四五人、五六人不等组成一个戏班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出现了一批年轻人组成的吹手班子,他们运用现代电声音响为主要乐器,在各种演出场子上更加热闹、更有气势、更能烘托主题气氛。在这样的情况下,淮海戏艺人以淮海戏为生存的空间逐步丧失,加上现在农村青年人都外出务工,听戏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中没有人愿意学习这争不到钱和行当,造成原有的淮海戏艺人纷纷转行,年轻的外出务工,年长的转向养殖业。

三、立足徐、淮、宿、连地区实际,做好淮海戏的保护工作

人们习惯于把对苏北淮海戏的搜集、整理、拍录看作保护,事实上,这只是博物馆式的保存,苏北淮海戏真正需要的是活态传承、生态保护。鉴于此,笔者对苏北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谈几点意见:

(一)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

引导淮海戏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在苏北淮海戏流布最多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们渴望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新农村建设使一个个美丽的小村庄、古老集镇消逝。如淮海戏艺人较多的泗阳县庄圩乡的一些村庄,在新农村建设和集中居住区建设中几乎全村移民了,农村的年轻离开土地,外出创业。农村人口的聚减使淮海戏失去了演艺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护与传承的就得政府的承担,从政府开始树立起保护意识,承担淮海戏保护职责,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保护措施。

(二)对淮海戏传承人的保护

淮海戏的保护,各县区都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采用录音、录像、保存记录,有的结合旅游资源开发搞演出。我认为最重要的保护应当是对淮海戏演职员的保护,因为淮海戏是靠边人来实现传播,没有从事淮海戏事业的人,就谈不上有效保护,只有后继有人才能有效地、长久地保护苏北淮海戏对现有区域内从事淮海戏人员普查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是有效保护方法。

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使淮海戏班子的生存农村环境也在慢慢地缩小。民传统民戏剧脱离了生存环境,淮海戏面临人绝艺亡的境地。如果我们对现有民间淮海戏从事人员进行普查登记,对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认定,才能使这民间传统文化一代代传下去。作为淮海戏传承“载体”的民间艺人,他们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了解,他们的演技贴近农村现实生活,深受农民的喜欢,受到专业人士肯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进入”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范畴。他们老去之日,可能也就是淮海戏消亡之时。因此应对淮海戏传承人进行普查备案,建立科学的数据资料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是当务之急。

鼓励淮海戏艺人收徒授艺。只有传承人存在才能有效传承。传承人一旦死亡,淮海戏也就消亡了。职能部门要抓紧系统整理和记录淮海戏历史渊源、分布范围、传承谱系、保护现状、艺术特点、文化价值等内容。政府应划拨资金对现存的淮海戏团队、班子进行扶持,对老艺人们开课收徒的给予补助,政府购买各种演出团体的淮海戏节目做公益性演出等方式主导淮海戏保护和传承。这样才能使淮海戏传承进人一个良性循环,使淮海戏后继有人。

(三)鼓励中小学校的参与

中小学校的参与是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中小学校的参与,使淮海戏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成为可持续性保护。淮安市文化艺术学校先后两次为泗阳县淮海剧定向培养了淮海戏演员,对泗阳县的淮海戏传承起了积极作用。学校的参与使淮海戏传承的变得更加快捷。在全国“非遗热”的大背景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提倡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沭阳县就在小学开设淮海戏兴趣班,尝试着让淮海戏民间艺人走进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使淮海戏后继有人,可以演出不断,使淮海戏的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合苏北地域文化特色,制定有效保护措施

1.各级政府制定的淮海戏保护和传承举措要切合当地实际,并具有“操作”性

淮海戏的保护,一是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并在群众中积极倡导这一文艺形式,举各种规模的淮海戏艺术节、演唱会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学校开设相关的教学课程,重视培育小观众、小演员;二是把淮海戏作为当地的文化品牌精心打造,整理出版淮海戏曲集、音像资料,举办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节等活动,扩大当地淮海戏的影响;保护与传承应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为一时的“非遗”热做表面工作,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2.政府出台引导地方社会力量参与淮海戏保护的政策

淮海戏的保护和其它非遗项目保护一样,面临资金缺乏的情况,等待上级保护经费再保护是一种消极态度,只有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才是持续保护的方法。这方面昆剧保护已做出了示范,我们本市的沭阳县调动东关小学积极性,在学校开设淮海戏兴趣班,不仅丰富小学的课堂生活,也为社会培训了淮海戏后备人才。泗阳县文化馆也推出了创新性保护措施,利用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文化广场契机,动员房产商建露天舞台,无偿交给文化馆管理,请地方民营企业奇鹰集团出资10万元用于广场舞台的日常演出费用,每周民间淮海戏爱好登台演出2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有效地开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职能部门管理、群众自娱乐自乐观保护模式。只有形成了政府推动、鼓励社会积极参与,民间艺人配合、文化部门有效管理的机制,淮海戏才能在保护中发展创新,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和传承。

总之,淮海戏的继承发展、推陈出新,都要符合淮海戏发展的自身规律。要给淮海戏创造生存环境开展保护。人民群众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创造者、传承者,以民间事民间办为原则,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者,充分体现出传承者是无形文化遗产的主人。淮海戏的传承要尊重历史的面貌,同时尊重事物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活态传承、生态保护”。只有生存才会延续,这才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江苏戏曲志—淮海戏志[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淮海苏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四牌楼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淮海决战定乾坤 淮塔园林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