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家族舞蹈传承和发展

2014-07-13 13:46郭紫燕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415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土家族村寨原生态

郭紫燕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415000)

土家族舞蹈起源于湘西,并且在湘西广泛流传。土家族聚居地的古老歌舞,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特性。湘西土家族地处武陵山区,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导致土家族很难与外界沟通。但是,正式基于这样的条件限制,使得土家族舞蹈没有受到外界的破坏,整体保存的非常完美,对我们研究和传承土家族舞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土家族舞蹈起源虽无文字记载,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它促进了土家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交融,还比较典型地展示了文艺形式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规律。它不仅是一种原始的民间舞蹈,也是中华民族宝库中的一朵璀璨奇葩,它的舞姿优美、节奏鲜明,不仅受到了人民所喜爱,同时也为全国人民所喜爱。千百年来,土家族人们通过自身的歌舞不断的传承者该民族的文化气息,弘扬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向外界人们展示了土家族特有的民俗习惯、人文情怀和民族文化。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新的文化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土家族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渐的受到影响,同时地域性差异的缩小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性越来越模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且传承下去,使全社会产生共识。动员全社会、全民进行文化生态保护,确立起文化生态意识,文化物种意识。协调好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做到民族文化生态建设同社会发展同步和谐。要对民族文化场所进行保护,以及对民族文化终极传播介质人进行保护。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舞蹈,其创作者都是当地普通的生活群众。对土家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弘扬、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原生态的村寨,村寨是土家族的基本单元。在一些环境相对较为封闭、交通不便的土家族村寨中,摆手舞依然保存的很完整。只有保护好这些原生态的村寨才能保护好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但是一味的保护,最终将会与社会脱轨。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对原生态土家族舞蹈的保护,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在保护土家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对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开发,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保护与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要保持约束性与开放性平衡、传统性与现代性平衡以及原生态与商业性平衡。土家族摆手舞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原生态的舞蹈,是土家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土家族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

土家族摆手舞要求跳舞者越多越好,人越多越能突出摆手舞的精神。通常跳舞的男女,女的在里面,男的围在外面,队伍的形状可以根据跳舞的人数而定。摆手舞可划分为大摆手、小摆手、导摆者、押摆者、示摆者等,各舞蹈成员均按锣鼓节奏边摆边唱摆手歌。摆手舞动作粗犷、大方,队形整齐、统一,围观者可以竞相参赛,场面十分的壮观。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民间众说纷纭。一种是宗教祭祀说,一种是战争起源说,还有一种是兴趣说。对于这三种民间说法我们无从考证,每一种说法都有其来源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只能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摆手舞、认识摆手舞。

无论哪个民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和保护都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特殊能力。土家族舞蹈发展、传承和保护需要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此外当地政府部门还应该努力积极的支持,共同致力于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保护,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使其得到更大范围的流播。

一、学校的保护

一直以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价值,因而将其拒绝在课堂教学之外,没有很好地将其弘扬、传承下去。学校加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教育,可以向学生们灌输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也可以让传统的文化和艺术更好地延续下去。加强保护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已是保护、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该举措可以推动民间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很多青少年只注重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文化,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知之甚少,着难免会让我们有所担忧,民族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下去。相反,西方一些传统的节庆日在我国深受欢迎,尤其在年轻人群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我国现有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关系,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就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因此,将传统文化知识和艺术逐渐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知识面,而且也能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生态的保护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居住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族源关系等,这也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外界文化的影响下以及对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使得千百年来形成的土家族传统文化逐渐受到了外界的破坏,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的消失,我们很难再看到土家族特有的“吊脚楼”和身披“西兰卡布”的土家人,更难得看见原汁原味、古朴庄重的“摆手舞”了。因此,保护土家族摆手舞,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土家族的原生态环境。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土家族地区的社区文化也得到了健康发展,尤其出现了很多广场文化艺术活动,这些广场文化艺术活动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传统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如长阳县城广场,每晚和清晨都有人跳巴山舞;秀山花灯广场,天天有数以千计的人跳秀山花灯;目前土家族地区都在积极的建设新村寨、新生态家园以及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同时,需要将传统的民俗、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充分的结合起来。土家族地区目前还有很多保存非常完整的原生态村寨,我们可以利用原生态的村寨当作示范村寨,组织一种或多种特色的村寨文化,将土家族地区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绝活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喜爱土家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以此来唤醒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并保证土家族地区的主要民俗、文艺活动和民间工艺能够传承下去。

三、保护摆手舞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展示摆手舞是保护与开发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法。根据“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摆手舞”保护规划的分步实施,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土家族摆手舞的保护体系;初步完善土家族摆手舞的传习所建设。各级传承人初步得到保护和传承,大力举办土家族摆手舞传承活动,增加专业人才的队伍,有效促进全民保护意识,努力实现土家族摆手舞保护工作良好传承。在现代社会中,民族传统工艺在种类、型制、色彩、图案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异,如:传统的西兰卡普工艺在原材料、花纹图案、型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土家族传统服饰被改的面目全非;传统的摆手舞和跳丧舞被改编成广场舞,成为大都市人的文化消费品。这种变异多是为适应市场需要,人为地进行的,往往失去原有文化的本质特征,这是十分可怕的。

猜你喜欢
土家族村寨原生态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锅巴粥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土家风情惹人醉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