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意境浅说

2014-07-13 13:46黄忠云闽江学院美术学院350108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欣赏者中国画意境

黄忠云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 350108)

中国画是写意艺术,意象是中国画造型基本方法,融合意象获得意境是中国画审美目的。中国画强调主体精神的有意味之境——创作者的理想意境、欣赏者的联想意境。“意境”这一概念的产生,创造了中国画在有限的空间和意象中蕴含着无限深远之境,在心灵与自然对话中、现实与理想交溶中呈现出独特的中国画艺术精神。

意境简而说之就是心境和感知,如张九龄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就是意境,由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融彻一体“情理之真”的艺术境界,它强调创作者的主体能动性,让自然成为意象神似的心性营造之象,表现为意味与境象的融合统一。清代董棨在《养素居画学钩深》中论道:“画固所以象形,然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而当求之于形象之外”,境生于象外全在于意发其中。清人方熏在《山静居画论》中指出:“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创作者的意归乎于笔墨的表现,即从客体自然物境透过主体画家心境感悟转化成笔墨真境,所以他又说:“笔墨之妙,画家意中之妙”。创作者意在笔先、笔随意生;欣赏者观而生意,意发无穷。造境的目的是为表情达意,一个具有形而上意味的心灵情感世界;造境的方式是虚实相生,即“形象之中”的实境与“形象之外”的虚境相互生发;造境的形式是通过意象造型和散点透视营造超越时空的境象,给欣赏者带来广阔的联想空间。可以说,中国画意境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两方面共同营造的,创作者将无限表现为有限,迢迢之外景观浓缩于咫尺之间,通过境象的营造获得情景交融,抒情达意;欣赏者则从有限感知无限,于咫尺间体味迢迢之外景观,尽享作品中深远的意蕴。由面缩压至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扩展至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实现;同时,由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的不同,其所获得的意境又可能各自相异。

“意境”,作为思想方法,是主客体的统一,作为审美形式,是情与理的统一。“意境”在意与象交溶、情与景融汇中生成。

“意境” 概念的思想实质导源于先秦老庄哲学,魏晋玄学起了推动作用。《易传·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为表情达意而立象,以象表达意,以意摄取象。“立象”,即观物取象,对自然取舍、概括、提炼和再创造,使之“尽意”——符合主体审美意识的具有绘画造型意义的形象。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外在的、可证实的客观物象,它在形象之外蕴含难以言状的意味,通过有限的画面而延伸无限时空中的一种形而上精神,但在这里的“意”与“象”还相对趋于一致。《老子》说:“大象无形”,进一步为象外之境的追求与营造提供了空间,“有无相生”为造境的虚实相生构建了美学基础。《 庄子·外物》说:“得意而忘言”,“忘言”者,也就是“得意”者;同时从客观物象所得的“意”又因各自体验的不同,所得的“象”可能不一致。魏晋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对老庄“得意”与儒家“尽意”作了更进一步发挥,“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然“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指出用语言描述物象以表情达意,在主观上是“尽意”,在客观上其实是“得意”。故“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把庄子的“忘言”扩展为“忘象”,把言外之意扩展为象外之意,为中国画“象外”的“意境”观念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

从中国绘画史来说,“意境”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比较晚。自魏晋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中国绘画开始讨论心与物的关系,在探讨绘画形象思维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绘画创作中的主观情思与客观自然的情景统一问题,在理论上提出“形神论”“气韵论”,以传神、意气升华为目的,在创作实践上追求“畅神”“怡情”,这是中国画意境营造的先导,意境作为绘画美学价值趋向处于一种潜在状态,将中国绘画引向形而上的意境美学追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立意”见解,五代荆浩提出“真景”说,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创作“重意”观点,指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提出“境界”概念,认为“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为此,北宋黄庭坚在《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中感叹道:“玉堂对卧郭熙画,发兴已往青林间。”然而,郭熙的“境界”论虽然已经隐含有“意境”的意义,却终是没有进一步扩展“意境”的全部内涵。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绘画美学观特别是苏轼提出文人绘画取其意气论,加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论”和“士气论”,进一步表明了绘画的价值取向,“意气”“逸气”“士气”论都是超越于客观景物之上的追求,以情造境的创作倾向促成意境理论和实践的生发。明代李日华在《竹嬾论画》中论道:“身之所容”“目之所瞩”“意之所游”“意之所忽出”。提出了“意”的概念,“意之所游”比“可游”“思游”更进一步强调了主观因素,“意之所忽处”则更表明了对“意”的深刻理解,而“意到笔不到,为神气所吞处”使得“意境”论的产生成为必然。至清初的笪重光在《画荃》中便明确地提出了“意境”一词,“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编可会通焉”,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神境”和“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理论,对意与境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虚实﹑形神、情景统一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探索。近代黄宾虹先生曾在其作品《树林清居》自题曰:“意远在能静,境深尤贵曲,咫尺万里遥,天游自绝俗”。指出意境有俗雅之分,画俗是因意境平凡,静远、境深、绝俗直接影响一幅作品的格调俗雅。如果说宋以前提出的“境界”说还含有较多的客观因素,那么清初开始提出的“意境”概念则进一步强化了主观因素,对意境的追求完成进入了自觉层面,“意境”概念成为了中国画尤其山水画中审美理想的最高点,意境的内涵也渐趋丰富和深刻。

中国画艺术,以意象——境界——意境的升华为目的,在现实和理想交融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命终极,让欣赏者在有限的空间和意象神似中体验至深、至远的意味之境享有形而上的光辉。

[1]李建盛.《艺术学关键词:艺术意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张守涛.《“意境”与“境界”之形成》《国画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01).

猜你喜欢
欣赏者中国画意境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留出想象的空白
《远方》中国画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