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技入道 几近不惑”:造型基础、训练浅议

2014-07-13 13:46徐文生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16029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形式色彩

徐文生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16029)

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和研究都有其规律可循。造型基础训练能力的提升取决于常识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造型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造型训练更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由技入道”。“技”为技巧,“道”是常理,是隐藏在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总的规律和动力,是永恒的、无限的,它是可以感觉到而又摸不到。“技”和“道”是人们在实践中的感悟、推理、分析、归纳整合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彼此间的联系上的,是感性和理性的整合,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实践最终总结的艺术创作的规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更是从形而上到形而上的质变的过程,它是体现一个艺术家是否成熟的标志。技艺不仅仅是技,也是人生境界不断升华的途径,是入道的法门和助缘。

一、以大观小

画面感染力来自于整体的印象,整体关系对人的情绪的影响至关重要。整体关系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感受、修养和艺术气质。宋代博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了“山水之法,以大观小”。“以大观小”就是在“局部”服从“整体”基础上,观察和想象每个物象以实现自我精神的一种思维过程,体现了古人绘画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中国画重程式的绘画形式也体现出对自然整体宏观感觉的归纳。“以大观小”是对注重整体思维和表现的概括的认识,大家耳熟能详的“性谨毛失貌”恰恰是对局部观察后果的总结。

通常将学习绘画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性:一是笔到意未到,二是笔到意已到,三是笔未到意已到。第一个阶段是熟悉工具和学会运用造型语言模仿和再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熟练掌握和运用造型语言阶段,这个阶段常犯的错误是面面俱到无主次的描绘。第三个阶段是在对造型规律有一定认识基础上对表现客观对象概括地表现阶段,这是造型能力成熟的标准。因此,“以大观小”是对客观对象规律性的下的高度概括。只有简化和概括才会使你从繁复的细节中跳出来,去组织大关系的节奏、对比及协调。

二、形式感

任何绘画作品,既使它是抽象的,也需要通过具体的形状体现出来。一幅好的具象绘画作品,其具象的外表下隐含着抽象的因素。无论具象的还是抽象的绘画作品,之所以可以打动人,体现出的共性规律是抽象出的线条所组织而成的形式美感。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认为一切审美类视觉艺术品都能唤起这种感情,这种感情就叫审美感情。激起这种审美感情是一切审美对象中普遍的而又特有的。他将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只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只有具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会使人产生审美感情,这为后期现代派艺术的出现作了极力的辩护。对现代艺术甚至当代艺术的理论化,只能是由作品的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成的关系或形式。这种审美的感人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的基本性质,它对造型艺术的成因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

三、空间感

艺术是对生活的升华,是生活的再加工和创造的过程。形象思维是造型思维的主要形式,建立空间意识是造型艺术应具备的重要素质要求。绘画空间感要求绘画者将零散的、不同空间的物象、色彩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形象在头脑中按照一定的形式要求进行组合,它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和画家的必须具备的能力和重要素质。任何艺术形象的创造都是一个从眼中画到胸中画再到笔中画的艺术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对艺术形象不断选择、归纳、整合和重新构建,它能够体现出一个艺术家对生活的态度以及选择、概括、审美能力等。

任何人的细节记忆都是有限的。在空间训练过程中,简化和概括是重构艺术形象的基础,也是人们进行艺术创作和建构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塞尚的贡献是要求我们将客观事物归纳和理解成几何形,让我们将客观对象向我们熟悉和可以把握的对象靠拢。中国画的程式化语言中的点线结构同样是将客观概括成我们熟悉的笔墨结构的过程。色彩的色调同样是通过忽略具体颜色对色调大的记忆让我门学会把把握色彩总的精神。

四、形象感

所谓形象感是对要表现对象的特征具有敏锐洞察力和表现力,形象是相对独立的个体间彼此区别的重要依据。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就是塑造个性化与典型化的艺术形象。任何客观形象均以各自的形态特征呈现,对形象的个性差异的敏感及表现是造型艺术训练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塑造艺术形象应具备的重要素养。

绘画并非依样画葫芦般机械地照抄拼凑,而是通过观察发现和概括出典型艺术的过程。中国绘画中的“以形写神”是对形象观察后的升华和表现。艺术贵在夸张,而艺术的夸张体现在对自然形象具有强烈的感受时所采用的艺术形式,它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追求,对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五、训练方法与手段

以基础训练的速写、素描和色彩为例,在速写训练中要学会观察,提倡用线条作为速写表现手段,学会将具象的客观对象用线提炼、组织成流畅的视觉句子,提炼、组织过程对整体认识和捕捉形象以及组织画面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在这个实施过程中绘画者应务必控制时间,用长线条去抓住要点,学会抽象、概括地理解和表现对象。

素描过程中要先立意,要就是要有立意,意在笔先。框架意识对体现绘画意图和建立空间非常重要。它如同文章的大纲,是绘画思维过程的重要环节。建立框架意识可避免孤立拼凑彼此毫无联系的东西,对培养空间感和抽象能力尤其重要。

色彩训练要学会抛弃具象的形象特征,注重对色调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要学会在在脑子里组织色彩的面积、纯度、明度及色彩间协调性的配合,注重色彩感受力的培养。

造型基础训练中的基础就是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绘画中这些常识往往被忽视,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优秀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只有了解和有意识的进行训练,才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目的。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形式色彩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神奇的色彩(上)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