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民族民间文学动画剧本的前期分析
——以民间文学《召树屯》为例

2014-07-13 13:46朵雯娟云南艺术学院65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原著动画

朵雯娟 森 文 (云南艺术学院 650000)

改编民族民间文学动画剧本的前期分析
——以民间文学《召树屯》为例

朵雯娟 森 文 (云南艺术学院 650000)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拥有自身的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文化从很早以前就以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或是口头文学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去,早年也运用于动画创作中,不但取得优异的成绩还将其传承下去。近年来,虽然国产动画也依然努力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动画创作中,却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将民族民间文学改编为动画剧本之前应该学会如何分析原著的精神、思想内涵及自身特色,本文以《召树屯》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民间文学;动画剧本;改编

改编民间文学原著前,作为编剧应该先分析了解原著作者的心理、生理情况以及原著所创作时的时代与文化特征等,再对其进行文化、思想精髓及时代背景的分析提炼,最后进行改编创作,如日本动画《青色文学》系列动画,其中一部名为《心》,是以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晚年代表作《心》为原型进行改编创作的,阿部美佳进行脚本的整理与改编,最终再与动画大师小畑健合作创作为动画。在制作前夕,阿部美佳阅读了所有关于夏目漱石的作品,查阅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重要事件,并分析关于夏目漱石的作品风格转变与作者本身的思想状态后再进行原著的改编创作,这是一种非常专业精神,改编者需要融入原著中,才能取得其精华,这是改编剧本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民间文学《召树屯》的故事渊源分析,其是一部流传于西双版纳的民间爱情叙事长诗,如今能够将其完成吟唱、讲述的艺人已经为数不多了,2008年6月《召树屯与喃木诺娜》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不同的地区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召树屯》故事版本众多且渊源却备受争议,至今尚未形成定论,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一,认为《召树屯》是以江西豫章的《毛衣女》为最初原型;其二,认为该故事是以西藏阿里藏族流传的《普兰飞天故事》为原型产生的;其三,其来源于印度佛本生故事;其四,则源于泰国说,改编于《素吞本生经》,而现在普遍认为:《召树屯》源于傣族佛教典籍《贝叶经——召树屯》,即使是多种观点,但《召树屯》承载着佛教的精神思想是无可厚非的,它继承了佛教国家的民族信仰文化。

本文以《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傣族——召树屯》为主要创作原型进行的剧本结构的思考,这首叙事长诗 后被翻译整理后以十二个桥段进行叙述,分别为“诗人的歌”“王子召树屯”“勐董板有七个姑娘”“猎人”“告别”“爱情”“栓线礼”“战争”“灾难”“追赶”“到了勐董板地方”“团圆”,每一首诗讲述一个情节,这是一种有趣的叙述方式,阅读起来轻松且段落明了,将“起、承、转、合”干净利落却又不缺细节的交代清楚,十分适合作为动画剧本的创作。 剧本的结构主要分为“起、承、转、合”几个部分。首先“起”部分——主要是事件的开始,主要是介绍时间、地点、环境和主要角色,全剧的主要矛盾在此显露出来,但切忌刻意,通常“起”部分会控制在3-10分钟左右,经常以“空镜头或长镜头”将故事的带入,而这里的景别使用通常会以“大全景或大特写”进行带入。例如:“《红辣椒》在开端部:介绍了女主角的工作及其整体剧情的矛盾冲突点,她所从事梦境治疗工作,帮助人们从梦境中找到真相,并且治疗人们的内心世界,梦境的仪器神秘被盗后扰乱了许多人的内心思想,直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到这里时间的矛盾冲突开始提升,这都归功于开端的细致,让故事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这就是开端的重要性及特点。而这首诗的起(开端)部分可以分为:“诗人的歌”“王子召树屯”“勐董板有七个姑娘”,简明的介绍了时代背景、主要角色的性格及外貌特点等,故事开端尽量清晰明了。承部分——主要任务是阐述事件发展的过程以及为最终矛盾进行铺垫,换句话说既是为“高潮”部分打基础,承在影片中所占时间最长的部分,基本上一部120分钟的影片承占比重为75%,其镜头、景别非常丰富。“承”部分利用诸多的次要矛盾向主要矛盾不断推进,角色性格特征不断发展和形成。所以,“承”部分需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疏密关系;层次要分明,进展合理,前后关联,既符合人物的心理,又符合情节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节制。本剧中可以将“猎人”“告别”“爱情”“栓线礼”“战争”作为“高潮”部分的铺垫,提出问题、推进矛盾,承部分将召树屯与喃木诺娜的相识、相知与相爱到六位姐姐向父王求救且预示着战争的发生交代清楚即可。“转”部分则理所当然的为“灾难”“追赶”。“高潮”部分通常在影片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这部分是整部影片解决矛盾及解开疑问的部分,可以带动观众所有的注意力,所以不易太长,通常在10-15分钟左右即可,“承”的出现是必然的,它是剧情发展、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塑造的必然产物,它是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顶点。“合”部分,这是整部影片最具有技术含量与分寸的部分,结尾可以说是整部影片成败关键,经过“高潮”部分将观众的心情提到一定高度后,一个不错的结尾会给观众一些惊喜,常会留一定的想象空间,或者留下伏笔,或者完全颠覆等,所以结尾需要干净利落,最忌讳拖泥带水、画蛇添足。那么《召树屯》故事的结尾必然是“团圆”,而这里有个过渡桥段则是“到了勐董板地方”,这个章节可作为“转”与“合”之间的一个过渡段落。

其故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其一,故事围绕召树屯与喃木诺娜爱情故事展开对封建社会体制下渴望恋爱自由的理想和愿望;其二,倡导了和平,反对战争;其三,原始宗教与佛教信仰之间碰撞;其四,表现出傣族人民对“水”的崇拜,与“水”有不解之缘,召树屯带来百姓祭拜,到七公主来湖中沐浴再到“沿路都是百姓,跪在地上为他们滴水,嘴里为他们祝福,都看到傣族人民对于“水”的敬仰。

分析整部原著作品后,得到许多改编创作的灵感,民间文学的文化内涵、精神力量具有非常的价值意义,这些文化内涵都带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它们既是剧本改编时可保留元素也是改编灵感来源,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表现出各民族人民在语言艺术上的超凡创造力及思想价值,这些文学作品保留着最原始的民族灵魂及信仰智慧,它为动画作品增加了深层次的精神价值,值得我们去提炼使用。

岩叠,陈贵培,刘琦,王松整理.《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傣族——召树屯》.云南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原著动画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信息炸裂时代,读经典原著才是王道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动画总动员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