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内容构建策略研究

2014-07-13 13:46王娜娜辽宁师范大学116081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消费者内容艺术

王娜娜 (辽宁师范大学 116081)

作为新兴媒体,手机电视是一种“户外+试听”的媒体形式,他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距离化传播,实现了网络传播的随机性。手机电视传播媒介短小、便携的优势打破了以往传播媒体的格局,传统媒体传播是有距离的,将有价值的“行动”转化为有效信息传播内容,而网络的出现使“行动无距离”化,实现实时传播,手机电视传播媒介的出现更是实现了零距离传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手机电视的有效信息。

一、 审美泛化社会下树立手机电视媒体核心价值

手机电视要摆脱其他新旧媒体,成为不可替代的传播终端,除了要根据自身传播终端的特质,发挥随时随地传播的优势,还要在内容上构建上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然而随着泛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审美开始泛化。审美泛化指审美的社会化、日常化,一些原先被认为是美的集中体现的小说、诗歌、 散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经典的古典艺术门类,特别是以高雅艺术形态呈现出来的精英艺术已不再占据文化生活的中心,而正被新的泛审美艺术活动所代替1。这种社会审美泛化的到来,一方面是因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传播,将信息传播无缝化,改变了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吸收范围,改变了艺术品的存在内涵,也改变了大众的审美取向。另一方面也是受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信息与艺术间相互渗透,艺术与生活交叉传播。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说“一个无所不及的审美化,将会导致真理解体,导致科学、启蒙和理性的分崩离析”2。

“审美泛化”是对真理、知识和主体性的挑战,同时也使纯粹的艺术被融入生活中,为大众接触、接收、接收,换言之,这种泛化也加速了艺术“平民化”大众传播。这种审美泛化的社会环境,与手机电视的成长而言,无异于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大众对艺术审美的泛化,艺术走向生活,更易于各文化层次的大众接受,也更易于大众接受新事物,这无疑为手机电视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传播环境。另一方面,在这种大众审美生活化、文艺审美已不再严谨的趋向下,手机电视如何树立其核心价值,把握好“泛”与“不泛”的度,找准雅与俗的临界点,是其能否顺利占据市场,在激烈的新兴媒介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如我们所知,审美泛化实质是传统审美价值观与现代审美价值观的对立,是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对立,如若手机电视制作过于符合传统审美的内容,毋庸置疑的回落入“孤芳自赏”的境地,过于“接地气”又会不可避免的落入“俗”的窠臼。在雅与俗之间选好立足点,制作雅俗共赏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手机电视运营商就要着力于研究受众与视频的内在关系,并使用一切办法,将其连接3。要创造和发挥手机电视与其他传播媒介不同的核心价值,就要从内容上、在产品上、营销手段上不断吸引用户,建立链接,扩大影响,利用各种手机的优势,建立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

二、 提高手机电视媒体表现力

提高媒体表现力就要从理解消费者开始,勇于做“吃螃蟹的人”敢于尝试,即便是不知道消费者何时何地需要何种信息,愿不愿意接受运营商所传递的信息,至少要清楚消费者不愿意接受什么。聆听消费者的声音,对消费者的反馈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从迎合客户,研究客户,向关心消费者如何获得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的转变,让消费者的选择具有自主性的同时又能实现随意性,这样手机电视作为新媒体才具有存在价值,它的价值创新才有依据。

没有创意的艺术是没有生命的,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界更是毋庸置疑,由于手机电视是以网络付费为依托,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不会是现有的网络视频或者电视节目的再次推送,没有消费者会傻到为重复内容付费的地步,能让消费者自动掏腰包,并形成习惯将掏腰包的行动执行下去,是靠手机电视内容为支撑的,设立手机专属频道,定制个性化节目,利用手机便携性特点,制作短小精悍的高品质“微内容”,深入解析各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对目标受众不但有广度的挖掘,更要有深度的拓展,对潜在消费群进行拉拢,才能成功地把手机电视的观众拉入一个媒介的世界,其决定、意向都由这媒介本身产生4,促使消费者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

与完全免费的日本手机电视和按包月收费的美、韩手机电视节目收费模式不同,中国手机电视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收费模式。没有固定的收费模式势必会影响其完善的内容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中外的电视节目传统不同,中国消费者还没有习惯为电视付费观看,对手机电视这个新兴媒体更是知之甚少。除此以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不同,甚至是现代消费与传统消费也大为不同,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与之相对应手机电视作为新媒体也具有其复杂性,手机电视是对网络内容、电视内容、广播内容、平面内容的集合,这种杂糅性直接导致了手机电视内容质量的良莠不齐,如何利用这种交融,根据观众需要制作出多样的、能有效传播的手机电视内容是目前手机电视仍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品或服务都必然会经历导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产品应该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随着4G网络的推广,手机电视消费者成长为庞大的用户群,不再是简单的群体,内容制造商与运营商无法对其进行简单的人群类别归类5,消费者消费行为、消费习惯、消费类别、消费群族的多变不亚于变色龙,当手机电视这种新兴的、多元的媒体形式遇上消费者,原有的媒体应对策略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手机电视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体表现力?首先应该利用自己互动性强、移动性强、便携性特质,充分利用优势,建立自身的领导地位。在快节奏的泛媒体时代,手机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手机不离手已成为生活习惯,大众的这一习惯无疑为手机电视的广泛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利的环境下,如何避免电视节目同质化的问题,如何打破电视台对节目的垄断,如何应对免费网络视频的竞争,如何建立合理的消费标准,降低资费?要解决这些问题,手机电视运营商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同时加强节目集成和行业整合的能力,将手机作为新的电视内容的输出媒介。

注释:

1.徐振华. 审美泛化,经典式微——对当代艺术发展态势的思索[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金惠敏. 媒介的后果 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

3.土豆网CEO王微:中国视频网站核心价值http://www.dvbcn.com/2011-12/16-83335.html[EB/OL],[2011-12-16].

4.金惠敏. 媒介的后果 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

5.ctr市场研究. 2005-2006中国新兴媒体发展与研究 蓝皮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消费者内容艺术
清洁面膜在中国都市年轻消费者中受追捧
纸的艺术
知识付费消费者
3.15打假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二则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