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行歌曲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思考

2014-07-13 13:46彭河银信阳师范学院464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流行音乐中学生

彭河银 (信阳师范学院 464000)

流行歌曲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浅显、通俗易懂、形式多样、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流行一时的的歌曲。它具有通俗性、大众性、时尚性、新奇性、娱乐性、快速更替性等特点,并且贴近生活,容易让人接受,当然流行音乐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痴如醉。

一、中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原因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都在迅速的发展,情绪受外界的影响也容易激动,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自我意识比较突出。而流行歌曲恰好与中学生的这种生理、心理特点相吻合。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1.流行歌曲不像严肃的高雅音乐(歌剧、咏叹调)那么让人望而生畏,它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感情细腻,音乐的题材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有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就好像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比如《校园中的喜悦》《同桌的你》《童年》等等。这些作品仿佛唱出了他们的心声,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因此受到中学生的青睐。

2.大部分中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认为古典音乐专业性太强,太深奥,听不懂;民族音乐过时了;然而流行音乐新颖活泼、形式丰富多样、歌词通俗易懂,加上曲子结构短小、节奏清晰、音域较窄、易学易记,所以中学生喜欢用听唱流行歌曲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缓解学习上的压力。

3.中学生处在情绪情感日益丰富,集体荣誉感、友谊感逐步增强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害怕被孤立,渴望能够融入到集体当中。所以当某种事物被大多数人接受时,其他人也会跟着一拥而上,对于流行歌曲也是如此,有些学生最初的动机就是从众心理,把听流行音乐当做一种时尚的象征和潮流的标志。

4.随着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育,中学生的情感也在日益丰富,而且波动较大,处在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极需要一个抒发情感的渠道,而流行歌曲刚好成为了这样一种渠道。中学生心理发育和自控能力还处在稚嫩时期,社会经验还不丰富,思想也不够成熟。现有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较容易欣赏流行歌曲,而对于民族歌曲和美声歌曲则比较陌生。

二、如何筛选进入中学生音乐课堂的流行歌曲

新课标中强调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选择流行歌曲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歌词、旋律、和声、伴奏等方面是否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否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例如:藏族民歌《我的家乡日喀则》,才旦卓玛那独特的唱腔,加上多姿多彩、热情奔放的藏族踢踏舞,仿佛使学生走进了极富魅力的西藏。因此,在中学音乐课上引入流行音乐时必须要具备突出的审美因素,在教学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出“学习音乐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自身的音乐兴趣,只有感兴趣才会愿意去学,但流行歌曲形式丰富多样,有些作品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而有些低俗的靡靡之音却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同时,还要挖掘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励志向上战胜困难的歌曲,如《水手》《怒放的生命》《愚公移山》;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的歌曲,如《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歌颂友情和亲情的歌曲,如《朋友,别哭》《烛光里的妈妈》等。而不能在课堂上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把一些粗俗,萎靡不振的歌曲带入课堂,这样不仅没有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另外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对歌曲难度的选择要把握适度,尽量选择那些作品难度不大,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像《青藏高原》《天路》《天堂》等这些高难度的歌曲,要少唱,因此作为我们音乐教师来说,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帮助他们选择适宜学习的流行歌曲。

(二)选择带有民族元素的流行歌曲

音乐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音乐课上加入一些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是可行的。如《东风破》《青花瓷》《新贵妃醉酒》等这些歌曲都包含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流行音乐也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因此有些歌唱家在唱法上不断的进行大胆创新,兼容并蓄,融民族与流行完美结合,形成一种大气、简约、主流的民通唱法,非常深受人们的喜爱。如谭晶的《在那东山顶上》《唐古拉》《大雪无痕》等,这些歌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流行音乐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上我们应该多选择带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

(三)选择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流行歌曲

之所以要把“爱”当作筛选原则之一是因为:有爱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当然这里所说的爱并不简单指狭义的男女情爱,它还包括:亲人之爱,朋友之爱,这是一种博爱,甚至还包括对社会、对祖国的爱,可以培养学生宽大的胸怀。爱国教育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从小培养学生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长大以后才会更好地为祖国建设作贡献。因此要想在素质教育中抓好爱国教育,筛选流行歌曲就必须考虑爱国因素。同时,坚决反对有分裂祖国思想的流行歌曲。这是国家和民族所不容的,所以身为一个人民教师正确的把握这一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对于外界事物没有自己独立的抵抗能力,对于音乐没有完善的鉴赏能力,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巧妙地将流行歌曲适当的引入课堂。在符合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教育是一个长远、变化、永恒的工作,教育者既要以人性化的价值体系来尊重学生的需要,又要以合理的法则去疏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一些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流行音乐中学生
唱片、广播——西物东渐与中国都市流行音乐的诞生
左手右手一起抓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