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兴趣教学

2014-07-13 13:46曹怀瑾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6741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乐器旋律钢琴

曹怀瑾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674100)

一、认识钢琴

钢琴,从18世纪末以来,在欧洲及美国,钢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钢琴发源于欧洲,十七世纪末,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发明的一种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能弹贝多芬,如哲人之沉思雄辨;弹肖邦,如吟诗;弹德彪西,以如作画。它竟兼有了诗人、画家、哲人、鼓动家的功能。尼采、托尔斯泰、阿道尔诺们爱之,弹之,当然不是没有原故了。”“想想看吧,世无钢琴,我们也就没有莫扎特的二十几部钢琴协奏曲了;也就没有贝多芬的奏鸣曲了;没有肖邦的那些钢琴诗了;德彪西的‘钢琴画’也就不可得而赏之了。那人间将是何等的荒凉、寂寞!”钢琴是所有乐器中唯一能以最轻松的姿势坐着,以肩、臂、肘、腕最自然放松的条件操作演奏的乐器。是一件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器,它既可以弹奏旋律,也可以表现复调,和声。在优美的琴声中,你可以领略到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俊秀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代音乐的美,真可谓美在其中。英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三把钥匙是:字母(语文)、数字 (数学)、音符 (音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音乐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其它乐器比起来,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有以下优越性:

1.音域宽广。钢琴共88个键,几乎包含了音乐活动中所使用的乐音;

2.表现力丰富。钢琴力度可以从ppp到fff,可以奏出不同的音色,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与情感;

3.钢琴经常用于课堂教学,声乐、舞蹈伴奏等,是最常用的、效果最好的音乐教学工具;

4.学习钢琴是学习其它乐器的基础,特别是键盘乐器,如手风琴,电子琴,风琴等;

5.学习钢琴是学习其它音乐知识的基础,特别是乐理,和声、作品分析,音乐创作等;

6.学习钢琴是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许多音乐人才是从学钢琴开始的。

从非专业的角度讲,学习钢琴有以下好处:

1.学习钢琴能很好地开发儿童的智力,演奏钢琴时调动了人体很多的器官,通过手、眼、耳、脚、口、脑、身的并用,能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学钢琴的孩子一般学习成绩都不错;

2.学钢琴能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表现在:培养人的气质,陶冶人的性情,锻炼人的毅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钢琴的孩子自信、自立,精力容易集中,做事不马虎,将来更容易成才。

3.学习钢琴能修身养性、提高素质、陶冶情操,调剂紧张的学习、工作,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双手手指的频繁活动促使大脑更活跃,双手的协调合作(以及脚部踏板的配合)则使左右脑功能同时得到开发,身体各部分的协作能力更佳。学习钢琴就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嘴巴唱、脚控制等全身心而且要同时一起运动,这就发挥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智力得到提高。

无数事例证实,从幼年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学习钢琴比学习其它乐器有着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一些发达国家有着很高的家庭钢琴普及率,有些学校将钢琴作为必修课,足见国际上对钢琴教育非常重视。在我国,近年来家庭钢琴的普及率在不断上升,学钢琴的孩子不断增多。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钢琴与其它音乐手段一样,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重视。

二、兴趣培养

在我国钢琴普及性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通过实际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很多存在问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是运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有些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也不够慎重,大多强调技术,普遍偏难;他们自己都有很强的演奏能力,但在学生心理的把握和启蒙教育的方法上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刚开始学习钢琴的学生很多,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的很多学生就不想再学了,有些学生甚至很讨厌钢琴。每次练琴已经成了整个家庭的灾难。学生“哇哇”大哭,家长阴沉着脸,大呼小叫的,家庭氛围因为练琴而大受影响。完全失去了学习钢琴的目的和意义。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学习钢琴兴趣的培养,兴趣不来,很快就没感觉了,就觉得学习钢琴很枯燥,乏味,无聊,也就不想再继续学下去了。

爱恩斯坦有句名言: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趣是人类潜能的“原动力”。钢琴作为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它不仅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繁难,它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如果不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是一味的强压,弹琴在学生的心中便渐渐变得枯燥起来,兴趣减退了,练琴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具有以下6个条件:

1.目标定位正确,让学生学得开心,不能与实际的生活离得很远。例如:3-9岁的孩子喜欢表现、喜欢唱唱跳跳。形象的东西,他们容易感受,抽象的不容易接受。成人喜欢通俗音乐等。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要适度的要求,即符合学生的要求,而不是违背学生的兴趣,忽视他的要求。我们要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目标区(也就是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达到的水平),然后再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如果忽视这个,那么学生就会对音乐学习丧失兴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果学生的乐感很强,有这方面的天赋,那就要给他多一些的音乐刺激;如果他这方面不是很强,也没关系,感受音乐就可以了,因为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音乐家的。

4.选择适合学生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钢琴老师很重要。不是考过钢琴几级的人,或获某某钢琴比赛大奖的人,就都可以当学生老师的,最好挑选专业学校毕业的、又懂得学生心理的,让学生乐意接受的老师。好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实际水平安排进程,会有生动的激励方法,把学琴的枯燥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5.选择合适的音乐,培养兴趣。例如:下面选一些不同心情时所选用的不同名曲的例子:忧郁时,选用莫扎特的《B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或西贝柳斯的《悲痛圆舞曲》;急噪和渴望时,选用海顿的《皇家焰火音乐》或罗西尼的《威兼。退尔》或鲍罗廷的《鞑靼人的舞蹈》;催眠时,可选用莫扎特的《催眠曲》或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或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希望、明朗轻快时,可选用巴赫的《A大调意大利协奏曲》或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或比才的《卡门》组曲等等;情绪调节:选择低沉、轻缓、婉约、悠扬的曲目、以安定精神。

6.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来选择相应的音乐,培养兴趣。

(1)做事积极、热情有活力,自尊心较强且容易急噪没耐性的,可先听节奏强烈的曲子,情绪发泄后,再听些富哲理、思索性的音乐,可以让心沉静下来。

(2)做事有计划能坚持到底,过于固执自己的步调而不知变通的,可多听旋律变化丰富,听后令人心情飞扬的音乐,可以让心情活泼开朗起来。

(3)足智多谋懂得随机应变,不够专注,易流于浅薄,让人觉得不甚可靠的,可多听富有动感节奏的音乐,明快华丽的曲子可以振奋你疲惫不堪的心。

(4)善解人意,懂得体贴关怀,太过多愁善感,提得起放不下的,可多听给人强烈希望和勇气感觉的曲子,轻爽简洁的音乐可以让你边得积极有自信。

(5)对人慷慨大方、有领导能力,强烈的优越感,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可多听古典的巴洛克时期音乐,柔和缓慢的曲子可以使你放松达成身心平衡。

(6)勤奋努力追求完美,太过于吹毛求疵,显得唠叨琐碎,让人有压力的。可多听以自然旋律为住的音乐,描述山海壮丽有静谧的曲子,可以使你的心胸开阔。

(7)公平客观、有外交手腕、常常只求息事宁人、作风优柔寡断的。可多听节奏轻盈、曲调明确的乐曲,明快奔放 的旋律可以增强你处事的果断力。

(8)感情丰富、对人重义气、占有欲较高,不妥协且具毁灭性的。可多听以变奏曲为旋律的曲子,沉静典雅的音乐,可以使你获得精神上的充实感。

(9)天性乐观,对人生充满理想、不切实际,想得到做不到,眼高手低的。可多听节奏缓慢、曲风沉稳的旋律,这种音乐可以让你增强按部就班计划的能力。

(10)做事脚踏实地、肯默默耕耘,太过于现实,没有浪漫的生活情趣的。可多听以和声曲为旋律的乐章,这种共享方式的音乐可以让彼此的默契和情谊滋长。

(11)崇尚自由、有前瞻性的智慧,个人主义风格,喜欢离群索居的。可多听以交响曲为旋律的音乐,这种代表欢愉人生的乐曲,可以增强你与团体的亲和力。

(12)心地仁慈、肯牺牲、包容对方,内心混乱、逃避现实的。应多听蕴涵着人类自然交际的乐章,可以让你的心有所依归而安定。

总之,钢琴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艺术性、技术性、哲理性、思维性很强的课程。也是艺术类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了解认识到什么是钢琴?为什么学习钢琴?在了解音乐,培养兴趣之后再来学习钢琴。

猜你喜欢
乐器旋律钢琴
学乐器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给你的信
乐器
纸钢琴
7月,盛夏的旋律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