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对声乐教学的意义

2014-07-13 13:46鄢志莉安康学院艺术系725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咏叹调莫扎特音乐会

鄢志莉 (安康学院艺术系 725000)

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50余部协奏曲以及奏鸣曲、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因此,当人们提起莫扎特的时候,多数想起的是他的歌剧作品而对于声乐作品除歌剧之外的如宗教性声乐作品、艺术歌曲以及他为数相当的54首“音乐会咏叹调”却很少提及。莫扎特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并没有使用“音乐会咏叹调”这一名称,“音乐会咏叹调”一词是今人提出并使用的。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是区别于其歌剧咏叹调而独立存在的一种体裁形式,大多数是为音乐会演出而写,这些歌曲的内容和曲式结构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单独在音乐会中演唱,所以叫音乐会咏叹调。

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54首音乐会咏叹调,其中包括36首女高音曲目、9首男高音曲目、8首男低音曲目和1首女低音曲目。在声乐教学中选用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建立歌唱通道、树立良好的声音概念

莫扎特作为古典时期的音乐巨匠,他的音乐淳朴优美,具有明朗、乐观的素质,常被誉为“永恒的阳光”,他的音乐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他创作的大量声乐作品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瑰宝,在声乐演唱与训练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因此,他的声乐作品常常被声乐教师拿来作为训练学生基本功的首选,对于学习西洋唱法的学生来讲,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歌唱通道,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在声乐教学中演唱莫扎特的作品,对初期的声音训练有很大的帮助,除了能够让学生拥有纯美、干净的音色外,在稳定喉位、获取良好的歌唱共鸣方面也很有帮助。

在演唱莫扎特的声乐作品时需要演唱者具有圆润的声音、流动的呼吸、纯正的音质。演唱莫扎特的音乐会咏叹调决不能像演唱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那样随意,必须讲究规范、严谨、一丝不苟。在气息的控制上,既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完全松泄,要做到刚柔并济,恰到好处。吐字要求干净利落,跳音的演唱要注意声音的连贯,切不可在演唱中有上台阶或下台阶的感觉,并且要保持绝对准确的音准。在声音的共鸣处理上,一定要打开喉咙,切不可提、躲、挤,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

二、有助于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莫扎特作为古典音乐的巨匠,他的音乐一直是人们谈论、研究的对象,这也正充分说明了莫扎特音乐的伟大之处。他的音乐细腻、典雅、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与超脱感。傅聪说“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傅聪认为莫扎特的音乐与中国文化有相似之处,天真、朴素而又富有诗意。莫扎特音乐之伟大不在与技巧艰深难弹,炫人耳目,而在于它单纯、返璞归真,其中又蕴涵着发掘不尽的乐意。

首先,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会咏叹调中,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内容都展示出了与其他音乐家迥然不同的艺术追求,他创作的诸多咏叹调中大多数都是为不同的女高音量身定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音域和特点来理解莫扎特为之创作的音乐会咏叹调的独特魅力,在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体会每部咏叹调与歌唱者之间建立的独特联系,从而发现莫扎特在创作的过程中的独特用心。

其次,在引导学生鉴赏这些音乐会咏叹调时,要学会发掘其中的曲式结构,莫扎特创作的这些音乐会咏叹调并没有特定的曲式规范,彼此之间的结构也都大相径庭,使得歌词和戏剧内容之间并没有被局限在某一种单一的模式中,这样的创作追求与其他音乐家的创作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打破常规,寻求新的形式和结构,这样的艺术追求来源于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细腻体验。形式问题看似是外部问题,其实与创作者的艺术追求,生活体验,感情的表达之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再次,我们要带领学生去鉴赏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中所具体表达的情感特征。阿图尔·施纳贝尔曾说:“对于孩子们来说,莫扎特的音乐总是最简单的;对于成年人来说,莫扎特的音乐又总是最难的。”莫扎特之所以与众多音乐家不同,在于他没有贝多芬音乐中的“革命”与“反封建”,没有巴赫音乐中的复杂深刻,他的音乐中更多的是对人性当中最为自然的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对纯净的人性,对人间大爱的歌颂。这样的音乐特征在他的诸多音乐会咏叹调中也有着集中的展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他的音乐中的这些独特的情感特征,不但对学生理解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有帮助,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世界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三、有助于增强艺术素养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创作从少年时期的早期一直持续到他创作的后期,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我们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与莫扎特本身的艺术追求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提高与了解每一个优秀音乐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阶段音乐会咏叹调的创作与他一生创作的其他作品建立一种联系,并且把这种联系的深层次传承分析清楚,在学习他的音乐会咏叹调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去提高学生对莫扎特音乐的整体感受能力,对于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有着积极的帮助。

所以,对莫扎特的音乐会咏叹调的学习和探讨,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还是情感感受力都有着积极的帮助,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增强优劣作品的辨别力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1]喻宜萱.喻宜萱声乐艺术[M].华乐出版社,2004.

[2]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2003.

[3]刘小龙.你好,莫扎特[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艾雨.与傅聪谈音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猜你喜欢
咏叹调莫扎特音乐会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失败的音乐会
轻浅不是莫扎特
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森林里的音乐会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少年莫扎特
新年音乐会
音乐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