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感情表达

2014-07-13 13:46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21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演唱者心理素质声乐

樊 宏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2210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也不断增加。而人们对音乐的研究,特别是对声乐的研究则进一步加深了。在现代生活中,动听的音乐往往会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变得更多元化。所以现如今的声乐,不仅需要美妙的声音,而且更加注重完美,感受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效果,因而表演在声乐演唱中是至关重要的。关于声乐的表演可从以下四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声乐中的表演

声乐是一门最古老、表达情感最直接丰富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表演有别于器乐的表演,它是以歌声、嗓音条件为主的音乐表演形式,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歌唱的同时做一些辅助动作,像手势、表情等来表达歌曲的内涵。唱歌不仅是唱给自己听,有些还需要在舞台上展示,面对许多的观众。如果参加比赛,通常都是通过短短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向评委和观众展示自己。展示自己包括很多方面,如表情、手势、眼神、台风等,这些组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所传达的正是一首声乐作品真正的完整性。

声乐演唱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同时具有极大的艺术力量,它是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演唱中的表演需要使歌唱的欲望、形体、眼神、情感等一步到位。以歌剧《白毛女》中的选段《杨白劳》为例,第一幕中“十里风雪一片白……”的旋律,描写杨白劳的形象,用简单纯朴的曲调,刻画了这个被逼的走投无路的老人悲怆的心情。所以歌唱时,要把那种无能为力的心情表现出来;第二幕马上转变了状态,在听说要拿喜儿抵债时,杨白劳要表现那种痛不欲生、惊愕的神情;第三幕则要表现夜里杨白劳趁喜儿熟睡时,悄悄走到她身旁,抚摸着她的额头,诉说内心的痛楚,责怪自己却又无能为力的思想感情;第四幕是表现杨白劳对财主的极大憎恶,十分恼怒的情感。由此可见,把歌曲的情景变成演唱者自己表演的情景,是非常重要的。每一首歌都有特定的情境,它包含了不同的人物、地点,演唱时一定要准确的理解认识这些特点。

二、表演中歌唱的一般表现

表演就是通过作品的内涵分析演唱的技巧。在演唱的过程中,除了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和声色技术外,同时也要具备音乐理解分析能力和想象力。只有思考自己怎样能融进歌曲里,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来。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各方面的素质都是很高的。具备娴熟的演唱方法和良好表现能力,要求的心里和文化素质也会很高。这特别是对初学者的感触极深,因为他们在登台时总是心理波动较大,紧张焦虑,这会造成之前的要领方法全部被抛之脑后,最终失败而归。因此,克服心里的障碍对声乐演唱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一时就能获得的,它是在日常登台表演中经过数次磨练形成的;演唱者通过反复不断的舞台实践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消除紧张的心理障碍,应该鼓励演唱者多参加演出,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舞台经验。

三、声乐中表演的基本要求

首先,演唱者要对作品做十分细致的研读。这包括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品的结构形式、表情术语等等。只有了解了作品,才能做出更丰富的演绎。演唱一首作品时一定要了解歌曲的内涵以及作者写这首歌的用意,这是歌唱的基础;我们接触陌生的作品时,不要急于唱谱,可以先将歌词有感情的朗诵几遍;体会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对一首作品的理解越深,自我的感受九月强烈,表达就越真实。

其次,演唱者表现的真实性。这体现着表演者的艺术修养,要求演唱者对作品做进一步的挖掘和处理,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后,则要体现作品和表演的完美性。因为演唱者的心理素质、气质及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也大都不同,同时艺术的见解和表演就体现了不同的个性。所以,这就要求演唱者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表演和发声的技巧。

四、声乐表演的作用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想象力,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心理功能,它和形象、思维等心理过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声乐的唱作中,表演可以诱发想象力,想象力推动表演,二者相辅相成,表演者通过艺术想象力的功能,依据作品提供的想像材料,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积累进行表演。在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完美结合非常重要,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这就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自我感觉,懂得运用表演。表演时特别是形体动作配合演唱时,应该精气十足,放松,落落大方;

表演在声乐中的一般表现及其重要作用对演唱歌曲十分重要。声乐演唱中艺术想象力的完成,以及自我感觉的确立都需要演唱者理解歌曲的主旨。声乐演唱好需要演唱者充分认识到表演的重要性,同时具备良好的修养和扎实的演唱技巧,这样才能使声乐演唱不断升华,做到“声”与“情”真正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演唱者心理素质声乐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