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钢筋混凝土(SRC)空中连廊施工

2014-07-25 06:11廖超英
天津建设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劲性钢柱腹板

□文 /廖超英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SRC)是指混凝土内配置轧制型钢或焊接型钢和钢筋的结构。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了型钢,型钢以其固有的强度和延性以及型钢、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地工作使型钢混凝土结构具备了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结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好,节约钢材的优点,有针对性地推广应用此类结构,对我国多、高层建筑的发展、优化和改善结构抗震性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天津作为国际大都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发展迅速,高楼大厦林立而起,城市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大跨度结构已经广泛出现于现在各类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中,然而高空中大跨度型钢混凝土结构(SRC)施工难度也凸现出来。

1 工程概况

天津市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发创意中心工程由2栋高层建筑(21、18层)组成,所有标准层层高均为3.6 m,地下室高4.8 m、裙房首层高4.0 m、主楼1~3层高4.8 m,框剪结构,基础为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底板为整体承台。

两座高层建筑在50.4~61.2 m处(14、15、16层)由空中连廊连接在一起,由于连廊跨度为18 300mm,属于大跨度结构,从梁的截面高度和造价方面考虑,使用了型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SRC)。型钢采用Q345-B,抗剪栓钉为M19/L100@200,各构件型号如下:SRCZ1(H200×200×20×20)、SRCXC1(H350×200×30×30)、SRCL1(H450×200×20×20)、SRCL2(H450×200×20×20)、SRCL3(H450×200×20×20)、SRCL4(H400×150×10×10)。

2 施工特点和难点

1)自重大、安装部位高,吊装、运输困难。

2)安装精度要求严格,焊接应力大,变形控制困难。

3)立体交叉施工,施工组织困难。

3 施工总体安排

先同时施工两座塔楼主体结构,待11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原框架柱位置上安装SRCZ1并浇筑12层的所有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到本层框架梁下皮标高处,安装临时型钢平台支撑系统作为12层顶板(13层底板)梁板的支模体系的承重结构,然后在支模体系上安装SRCL1、SRCL2、SRCL3、SRCL4等梁板,以上各层和一般框架结构一样施工即可。

4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SRC)施工

4.1 安装前的准备

4.1.1 控制点的引用

将底层的基准控制点投放到11层楼面上,投放点要求相互闭合。投放点确定后,依据投放点定出轴线。水准标高控制利用在核心筒上已经验收合格的水准点,外围钢柱亦采用相同的水准点,避免因采用不同的水准点而引起后续的钢结构梁连接安装时产生高程误差。

4.1.2 轴线偏差控制

钢柱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轴线偏差和柱顶标高,使钢结构在位置上处于理论值。钢柱安装前放出轴线位置,复合该处标高,校正偏差。

4.1.3 预拼装质量检查

在工厂进行预拼装工作并重视预拼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安装单位对预拼装的结果进行检查。预拼装检查合格后,应标注构件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识,标明预拼装间隙,做好预拼装检查记录,以供现场安装参考。

4.1.4 现场检查

构件进场后,再次进行检查,不满足安装要求的必须立即修整,避免今后在高空修改。

4.2 设置临时钢结构平台支撑体系

第一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底标高为50.4 m,开始计划搭设高支模体系,考虑到天津市没有过搭设如此高的模板支撑体系,又考虑到地下室顶板的载荷受力问题,故经专家讨论后否决了搭设高支模体系的方案,改为搭设型钢平台支撑体系。

4.3 钢结构安装

4.3.1 劲性柱施工流程

劲性柱施工流程见图1。

图1 施工流程

4.3.2 型钢柱的深化设计

型钢柱的深化设计既要体现结构设计意图,又要为制作和吊装提供依据。对于每根钢柱,应逐个梁柱节点出翻样图,确定钢筋连接套筒标高、穿筋孔洞数量、直径与位置。

采用Tekl a St ruct ur e(钢结构详图设计软件)对每根型钢柱进行建模,认真分析框架梁柱钢筋与型钢柱的位置关系,下料尺寸、穿孔钢筋数量等,保证梁柱接头部位钢筋能顺利找到自己位置,相互之间不发生冲突。在模型中优化设计方案,深化设计图纸,并在建立的模型基础上利用此软件导出正式的CAD图纸,指导施工。三维模拟图形见图2。

图2 三维模拟图形

4.3.3 设计与土建的衔接

1)钢柱制作长度和标高、现场钢柱安装标高、梁筋标高等会产生一定允许偏差。当多种允许偏差叠加在一起时,会造成梁截面与钢柱穿孔标高偏差,梁钢筋无法穿过钢柱预先留设的孔洞。施工中除加强控制外,另深化设计时应考虑纵向、横向钢筋穿孔标高应错开,避免两个方向钢筋相碰。

2)节点设计时,尽量将梁钢筋和墙钢筋避开型钢,无法避开时,采用腹板穿孔。当必须在腹板上预留贯穿孔时,型钢腹板截面损失率宜小于腹板面积的25%。当钢筋穿孔造成型钢截面损失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刻采取型钢截面局部加厚的办法补强。在型钢上穿孔应兼顾减少型钢截面损失与便于施工两方面,常用钢筋穿孔的孔径见表1。

表1 常用钢筋穿孔的孔径 mm

4.3.4 型钢柱制作与验收

钢柱用厚板拼焊,加工制作要求十分严格,应委托专业加工厂制作。构件验收分出厂前检验和现场验收两步进行;对构件要重点检查其型号、编号、长度、孔位和孔径以及附设耳板的位置和尺寸,对构件外观检查其挠曲变形、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坡口几何尺寸等。

4.4 梁主筋绑扎

框架梁和连梁与钢柱节点部位主筋的绑扎形式为:当纵筋的水平段锚固长度不足时,遇型钢腹板时,应在腹板上预留孔洞,以使钢筋穿过并满足锚固要求,见图3;当遇型钢翼缘时,应采用在纵筋标高处焊钢套筒的方式进行连接,见图4。这是处理型钢柱与梁、柱钢筋关系的重点。

图3 梁钢筋遇型钢腹板时绑扎做法

图4 梁钢筋遇型钢翼缘时绑扎做法

连梁交叉暗撑或集中对角斜筋遇到型钢柱时,将暗撑的主筋和斜筋在遇到型钢柱腹板后,沿腹板打弯,总长度满足锚固构造要求。

由于框架梁不能架起绑扎,为防止梁筋箍筋绑扎困难,支设模板先立底模,留下侧模不支,绑扎钢筋顺序见图5。

图5 钢筋绑扎顺序

4.5 劲性柱模板施工

框架柱由于受柱内型钢柱的影响,加上柱内钢筋较为密集,无法采用常规的PVC塑料管内穿对拉螺杆的方法进行柱模板的加固。采用对拉螺栓分段制作,一次性使用,对拉螺栓端部90°打弯,弯头长度≮50mm,与钢柱腹板焊接牢固。劲性混凝土柱加固见图5。模板选用15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次龙骨为100mm×100mm和100mm×50mm方木,间距200mm,主龙骨采用纵横向48mm双钢管全高加固,间距400~600mm,对拉螺栓采用φ16mm圆钢制作。

图6 劲性柱加固立面

剪力墙内型钢柱对墙体模板加固基本无甚影响,按常规做法加固。

4.6 劲性柱混凝土施工

由于劲性柱间钢筋及钢骨十分密集,里面空间很狭小,混凝土流动性被严重限制,型钢制作时加劲肋中心预留r=200mm灌灰孔,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的关键控制点是确保型钢和钢筋之间的混凝土的密实度。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强钢柱两侧对称振捣,通过振动棒在有效半径内的充分振捣,从而使型钢空隙部分的混凝土挤密,确保钢骨柱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5 施工体会

1)对高空、悬空空中型钢混凝土(SRC)连廊的施工,模板支撑采用钢结构平台是经济、适用和安全的。

2)劲性混凝土柱中型钢柱与钢筋的交叉点多,钢柱与柱周主筋和箍筋;钢柱与通过钢柱的水平梁钢筋关系较为复杂,处理难度相对较大。施工过程中,通过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的应用,能直观的反映出钢柱和钢筋之间复杂的空间关系,可事先理顺钢筋的施工顺序,解决可能存在的各种矛盾,明确有效的施工方法,使劲性柱的钢筋施工得到简化。

3)混凝土框架柱及混凝土剪力墙暗柱中加入型钢柱,比常规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等施工工艺增加很大的施工难度,施工中要求确保型钢柱的施工精确度,否则,会造成诸如钢柱偏位、梁筋墙筋无法通过等问题,导致返工,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型钢轴线位置、垂直度、对接焊接质量、钢筋绑扎质量、模板安装质量和混凝土浇筑质量。

4)型钢柱的深化设计既要体现结构设计意图,又要为制作和吊装提供依据。对于每根钢柱,应逐个梁柱节点出翻样图,确定钢筋连接套筒标高、穿筋孔洞数量、直径与位置。型钢柱的加工图设计质量是保证劲性混凝土柱的顺利施工关键第一步。

猜你喜欢
劲性钢柱腹板
钢筋混凝土拱桥劲性骨架施工技术探析
腹板开口对复合材料梁腹板剪切承载性能的影响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应力计算分析
劲性复合桩在地基基础领域的应用探讨
波形钢腹板箱梁腹板受力分析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箱梁腹板剪力分配规律分析*
大截面钢管劲性柱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提高核心筒内钢柱锚固作用的试验研究
劲性骨架长度对主拱刚度的影响
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