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教学中高阶思维的特点

2014-07-26 15:12孙立权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7期
关键词:东篱荆轲高阶

语文教学中高阶思维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语文教学中的高阶思维常常表现为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高阶思维的批判性、求异性、创造性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表现为:追求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比如给学生讲陶渊明,我们把一个怎样的陶渊明形象储存到学生的文化记忆里呢?一般的语文老师会这样讲,说陶渊明是个息交绝游的隐士,平和冲淡的东篱采菊人,一个伟大的宅男。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说的:

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

平和静穆,这只是陶渊明的一面,他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题未定”草(六)》中说:

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

我跟学生讲,既要看到陶渊明平和静穆的一面,也要看到他金刚怒目的一面,甚至还要看到他的万种柔情。他的《闲情赋》里写道(为理解方便,直出译文):“愿做衣领,闻到它颈上的芳香;愿做衣带,终日系于她的腰间;愿做一滴发乳,涂在她的黑发上;愿做一把竹扇……”,这和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里说的“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何其相似。这一点,鲁迅先生也看到了:

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

再比如给学生讲辛弃疾。我说,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爱国将领,但他并不是白璧无瑕。他有至少6个小老婆,至少9个儿子,至少2个女儿,有两处大庄园,在前后二十年的闲居生活里,不仅丰衣足食,而且十分富裕,他的财富从哪来的呢?据学者研究,基本是贪污来的。

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表明眼光之独特,也表明对真实更为接近。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像鲁迅先生那样思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见《野草·墓碣文》)

(二)语文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还表现为按照联系的原则在参照比较中认识事物。

哲学上说事物是有普遍联系的。物理学中讲静止还是运动时提到参照系。一个事物,单摆浮搁,无法确定其意义价值,只有将其放到一个场里,放到一个参照系统里才能确定。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我给学生介绍有关《诗经》的常识时,没有单讲《诗经》如何如何伟大,而是讲了《诗经》时代的东西方诗歌有哪些可以作为代表:古巴比伦在公元前19世纪有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埃及在公元前16世纪有诗集《亡灵书》;古印度在公元前16世纪有《吠陀》诗集,公元前4世纪有史诗《摩诃婆罗多》,公元前3世纪有史诗《罗摩衍那》;古希伯来公元前12世纪有《旧约》,其中40%以上是诗;古希腊公元前11世纪有《荷马史诗》;古中国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了《诗经》里最早的诗篇,公元前4世纪诞生了《楚辞》里的诗篇。我让学生在多方的参照比较中了解了《诗经》和《楚辞》的意义。

我每次讲戴望舒的《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一定要联系《诗经·蒹葭》中的“所谓伊人”,讲郑愁予的《错误》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自然要引入苏轼的《蝶恋花》中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参照比较,当然包括对比。对比思维,可以加深印象。我讲《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特点时引入了《诗经》同时代的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来对比。当学生读着萨福的《给所爱》中“只要看你一眼,我立刻失掉言语的能力;舌头变得不灵;噬人的热情像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我眼前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头脑轰轰”这样的诗句,回过头来对《诗经》温柔敦厚、中正和平的特点就印象深刻了。

(三)语文教学中的高阶思维经常表现为艺术思维。

说“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这是科学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而说“露珠是小草思念太阳妈妈而流的泪”,这是艺术思维,具体形象思维。高阶思维不仅存在于科学思维,也存在于艺术思维。语文教学中的高阶思维常常表现为艺术思维。

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句话是艺术思维的结果,它当然属于高阶思维。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道:“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如果一上来就唱“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就不成其为艺术。前边加上“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使用了比兴手法,运用了艺术思维,就变成艺术了。

冯雪峰有首小诗《山里的小诗》:“鸟儿出山去的时候,我以一片花瓣放在它嘴里,告诉那住在谷口的女郎,说山里的花儿已开了。”尾句若写成“说我在等你”“说你快来吧”等,则索然无味,而原诗句采用了艺术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则成为艺术。艺术思维的培养应该引起所有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

语文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需要人生阅历的积淀。

福州一中语文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说“我即语文”,我深为赞同。语文上的许多事情是要等到教或学多年以后才能悟到的。比如《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教了许多回,但这两句话中的“学”和“思”却是在教书多年才忽有所悟的:“学”说的是“是什么”和“如何做”,即what和how,而“思”说的是“为什么”,即why。这两句话是说:整天在那里死记硬背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人家怎么说,你就盲目地跟着做,不用长在自己肩上的属于自己的头脑思考,孔子认为这样会“罔”,即被欺骗;而整天苦苦思索“为什么”,却不去记“是什么”,不去跟别人学,不去行动,孔子认为这样会“殆”,即有危险,走火入魔。只有把“学”和“思”结合,把客观考察与主观冥想结合,把实践与理论结合,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有所得。

讲《荆轲刺秦王》时一般会讲到对荆轲的评价。但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语文老师会讲得深浅不一。一个经历过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的老师,可能会给学生讲当年因为“尊法批儒”,认为秦王是法家,秦统一六国是历史的潮流,荆轲居然开历史倒车,敢刺杀未来的千古一帝,真是一个跳梁小丑。当年的连环画就把荆轲丑化成一个猥琐的小丑,而且把“荆轲刺秦王”改成了“秦王斩荆轲”。把这段背景材料讲给学生,就把对荆轲的评价引向深入,有了历史沧桑感。缺少阅历的语文老师是很难想到这样讲的。

欲把语文教学引向深入,欲在教学中运用和培养高阶思维,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的积淀。直接的阅历难以一时获得,间接的经验则可以通过读书积累。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谁也绕不过的。

孙立权,语文教师,现居吉林长春。责任编校:李发舜

猜你喜欢
东篱荆轲高阶
方萍霞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深秋
刘秋梅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偶感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