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不应被世界忘记

2014-07-28 01:02
时事报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反法西斯战场日军

李 鑫



中国抗战不应被世界忘记

李 鑫

中国抗战粉碎和迟滞了日军的“北进”与“南进”计划,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和战略支柱,中国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由独立抗击日本侵略开始,发展到与世界各反法西斯战场融为一体,联合同盟国坚持持久抗战,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并造成日军重大伤亡。中国战场既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主战场,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场。

中国率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世界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把战火是由日本点燃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的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和1936年的绥远抗战,都给予了日军一定程度的打击。毫无疑问,“九·一八”事变后兴起的东北等地区的抗日斗争,标志着中国率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由局部侵华转变为全面侵华,中国也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抗战。从全面抗战开始到1939年9月欧战爆发,中国先后经历了淞沪、徐州、武汉等若干大规模战役,截至1938 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日本侵华陆军兵力已达32个师团、海军2个舰队和28个航空中队,分别占其陆军总数的94%、海军的2/3和航空兵力的60%。可以说,在欧战爆发前,中国已经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粉碎和迟滞了日军的“北进”与“南进”计划,配合了美苏盟国在太平洋与欧洲战场上的作战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曾指令德国驻日大使奥托将军,令其说服日本参加对苏作战,但遭到日本军方反对。时任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指出,日本眼下在中国投入的兵力很多,“北进”对苏作战实际上办不到。1941年底,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里宾特洛甫再次向日本提出联合军事行动,从东西两面夹击苏联,但再次被日本拒绝。日本大本营统帅部决定,不管德苏战争如何演变,1941年度内放弃解决北方的企图,以便对中国继续执行既定的作战方案。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才使得日军无法抽兵“北进”,与德军进行战略配合,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对德作战。

欧战爆发后,特别是法国投降、德军逼近英伦三岛之时,是日本“南进”的最好时机,但由于中国战场拖住了日本的后腿,使它迟迟不能转入“南进”。曾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与八路军多次进行交战的寺内寿一大将,在出访德国时明确告知德方,“中日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日军不能增派更多的兵力调入太平洋战场,这无疑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如在美日作战最为紧张的1942年,日本陆军总共有58个师团,其中在中国的有37个,占日军总数的64%,而在太平洋战场的只有15个,仅占日军总数的26%,可见中国战场对日军“南进”的牵制作用。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和战略支柱

在抗战期间,中国为美国提供了所需空军基地、第一线野战机场及地勤人员,其空军基地主要有成都、昆明、柳州、桂林、衡阳、宝庆、芷江、老河口等,第一线野战机场更多。为了修建和保护美军所用机场,中国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美国空军可以利用这些机场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直接动摇了日本的战时经济。对于在执行任务中被日军击落的美军飞行员,中国军民给予积极救助,至1945年春,先后被中国军民营救的美军飞行员达70余名。

除了为盟军提供基地和营救盟军作战人员以外,中国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农牧产品,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我必须指出,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团,也许会有20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犯印度,就确实可能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

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美国总统罗斯福

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中国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抗战期间,中国不但成功实现了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中共中央在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明确主张“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和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军事互助协定”。1938年4 月1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努力,制止日本侵略,树立并保障东亚之永久和平”等外交政策。这表明当时处于执政党地位的国民党,实际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张。在中国政府的建议下,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庆召开东亚军事联合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合行动初步计划》,中英两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会议还决定中美英三国在重庆正式成立军事会议,以加强对日作战的协调。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4国领衔,共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中国对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了积极主动的推动作用。

(作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研究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反法西斯战场日军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失落的国军
论将西班牙内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合理性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重大贡献
被挤压的个人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