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2014-08-07 02:53王小方黄文峰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经肝引流术胆囊炎

王小方 黄文峰 聂 剑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王小方 黄文峰 聂 剑

目的 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7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行胆囊造瘘术;观察组患者首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择期再行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6.1%,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有效控制感染,避免了急症情况下行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手术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造瘘术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及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急性胆囊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1]。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感觉迟钝,胆囊炎症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但病理改变却比较重。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内科疾病,采取传统的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虽然解除了患者的痛苦,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较高,影响了其应用范围。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待胆囊炎症消退后,再择期行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后,不仅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麻醉与手术带来的风险[2]。本文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36例,首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择期再行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术,取得了颇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7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为(72.6±3.8)岁。患者合并疾病有:高血压16例;糖尿病9例;心血管疾病2例;偏瘫患者2例;恶性肿瘤2例;哮喘3例;支气管炎2例。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73.4±3.6)岁。患者合并疾病有: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心血管疾病3例;支气管炎3例;恶性肿瘤患者3例,偏瘫患者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胆囊造瘘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右上腹直肌做12 cm切口,逐层解剖,暴露出胆囊底部,在胆囊中央区做一小口,使用吸引器将胆囊内的结石与胆汁吸出,在胆囊下方放置引流管,并给予固定,缝合切口,术后常规给予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者首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择期再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在行抗休克、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后,于第3~7天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局部麻醉方法,将超声探头频率调整至2.5 MHz,若胆囊位置较高时,取腋前线第7~9肋间为穿刺点;若胆囊位置较底时,取胆囊底距腹壁最近点为穿刺点,经超声引导,经肝脏对胆囊体部置入穿刺针,抽取胆汁后,退出针芯,置入导丝,在引导槽内放置引流导管,将其按导丝路径刺入胆囊,释放外套管,体表缝合固定。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治疗成功: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检测值恢复至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2组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普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相对简单。但老年患者因其机体的重要器官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加之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内科疾病,若在急性期内给予手术治疗,不但术后并发症多,而且还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同时手术创伤也会加速内科疾病发展,临床病死率较高。有资料报道[4],高龄患者急性期内行胆囊造瘘手术,其临床死亡率可达至6%~20%。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以微创方法,将感染胆汁引流至体外,减轻了胆囊腔内的压力,降低机体吸收毒素机率,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术后给予患者行抗感染与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将一个风险系数较高的急症手术转变为择期手术,增加了临床救治成功机率[5-6]。实践中发现,导管脱出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引发急性腹膜炎。因此,本组病例选择膀胱造瘘套管针,将其作为穿刺的引流管,在超声引导下,不但穿刺与置管一次性完成,而且被释放的外套管尖端呈蘑菇状,避免了导管脱出的发生。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7.2%,其与成军等[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说明了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可将其做为过渡性的治疗[8],利于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为增加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彭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 19(8):1481-1484.

[2] 潘凡,江艺,张小进,等.床旁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1):17-19.

[3] 高建军,倪世强,刘成国.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重症胆囊炎2例[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2):23.

[4] 张紫平,史荣亮.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7):305-306.

[5] 黄美泰.超声引导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J].当代医学,2009,15(18):126-127.

[6] 艾克热木·艾沙,黄勇.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手术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12):80.

[7] 成军,周玲,廖晓峰,等.高龄重症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的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9):36-38.

[8] 杨波,周文平,李顺明,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并发MODS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10-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41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王小方 黄文峰 聂剑)

猜你喜欢
经肝引流术胆囊炎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Ⅲ级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经肝穿刺胆道引流置管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效果的观察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