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亲后科学的心理疏导综述

2014-08-11 02:14张铁柱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7期
关键词:丧亲保险箱职业中专

张铁柱

(河南省上蔡职业中专,河南驻马店 463800)

丧亲后科学的心理疏导综述

张铁柱

(河南省上蔡职业中专,河南驻马店 463800)

丧亲是人人会经历的痛苦的事情。本文综述了如何对丧亲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以避免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尽快度过丧亲痛苦期。

丧亲 心理疏导

众所周知,丧亲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经验。那么丧亲痛苦的心理反应是怎样的呢?心理学专家认为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休克期:这个时期可持续数小时到几天。此阶段的丧亲者常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表现为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还常常带有非现实感,不能完全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有的丧亲者可能无法安静,就像在寻找死去的亲人。

(2)悲伤期:常持续几周到6个月。有时也可能更长。此阶段的丧亲者可能感到极度悲哀、孤独。心中充满了对亡亲的思念。此阶段常常表现为焦灼不安、睡眠不好、缺乏食欲等,有的还可出现惊恐发作。

(3)恢复期:不再做噩梦,开始适应新生活,症状可逐渐缓解,日常活动也可恢复。丧亲者逐渐接受亲人已逝的现实并通过回忆过去与其相处的美好时光来缅怀死者。

在以上三个阶段里,丧亲者会通过哀伤过程获得内在心理的重组与平衡。在此期间,如能进行科学地心理疏导,就能减轻丧亲的痛苦,尽快度过丧亲痛苦期。反之,则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

下面我就谈谈丧亲者的自我心理疏导以及如何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的科学方法。

1 丧亲者的自我心理疏导

(1)首先进行一次大的全面的彻底的痛苦宣泄。在家中或空旷田野或对着河流,大声痛苦地说出、哭出心中淤积的所有痛苦、委屈和难过。这个宣泄可包括:对逝者的怀念、感恩,对自己的责备以及对逝者的承诺:我要坚强承担一切、我要把生活过好让你放心、过年过节我都会想你念你为你送上纸钱。通过宣泄,让积压隐藏的各种情绪得以充分释放。

(2)静下心,写一篇悼念逝者的祭文。把对逝者的思念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比如,清朝诗人袁枚,就把对亡妹的思念,写成了一篇传世名作《祭妹文》。

(3)把对亲人的思念向他人倾诉,从而排解心理压力和悲伤情绪。

(4)自我心理安慰。人有生必有死,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我们的亲人也是人,当然也逃不脱这一规律的制约。同样的,我们也将有那么一天,必然会走向死亡,正如我们不希望自己的亲人不要因此而哀伤过度,伤身害体一样;现在我们去世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也不希望我们太过于哀伤。我们要面对生活,勇敢而坚强地活下去,要活得更好更愉快,这才是告慰死者最好的方式。

(5)清理逝者的遗物,消除睹物思人怀旧诱因。该收起来的收起来,该烧掉的烧掉。

(6)转移注意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可以出外旅游,可以听听音乐,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但切忌吸闷烟、喝闷酒等伤害身体健康的行为。

(7)制定一个新的人生、工作、生活目标规划,和新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表。要让工作生活充实起来,要开始为全新的目标、理想而努力奋斗。

(8)为自己选一个战胜人生苦难积极面对人生的榜样,把他的画像不妨贴在墙上,写上两句激励自己的话,每天看一看,读一读,强化自己的奋斗励志精神。

(9)升华精神境界。从亲人的离世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从而更加珍惜亲情,珍视生命。

2 对丧亲者的心理疏导

(1)引导丧亲者面对现实,接受丧亲的事实。

(2)鼓励丧亲者适度地表达悲伤情绪。丧亲意味着失去,失去必然痛苦。所以应鼓励丧亲者感受哀痛、表达哀痛,而不应该压抑哀痛。

(3)帮助丧亲者适度地处理依附情。协助丧亲者对逝者重新定位,让丧亲者了解失落之后可以持续拥有与过去相关的想念和回忆,但同时要去找一种让自己可以过下去的方式。对他人的关爱并不意味对逝者的爱有所减损。

(4)允许丧亲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悲伤。悲伤的历程是需要时间的,它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允许丧亲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悲伤,不要急着回归正常。

(5)给丧亲者提供持续的支持。悲伤既然是一种过程,那么给悲伤者提供持续性的支持是必要的。我们应能在失落发生后一年内的每个关键时刻,给予悲伤者提供持续性的帮助。

(6)帮助丧亲者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适应新的生活。

(7)给予丧亲者合理的建议,促其将感情从逝者身上转移。将情绪精力重新投入到其他关系和事业上。

3 心理疏导中情绪处理策略

丧亲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身心冲击,同时导致各种情绪困扰。心理疏导的重点则是处理好当事人的情绪困扰。常用方法如下:

(1)空椅技术。此技术一般只需要一张椅子,把这张椅子放在当事人面前,假定失去的亲人就坐在这张椅子上。丧亲者把自己内心里想对他/她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这个过程帮助丧亲者完成了与失去的亲人没有来得及的告别,宣泄了丧亲者的思念与哀伤以及其内心的自责与歉疚。

(2)角色扮演。让丧亲者扮演逝者的角色,通过扮演,换位思考,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深深理解所扮演角色的想法,体会到逝者对自己能够好好生活的期望,以此作为调节消极情绪、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之一。

(3)仪式活动。仪式活动通常代表结束一个活动,同时开始新的活动。心理疏导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让丧亲者正视丧亲现实,而且在心理上接受与逝者的分离。仪式活动,如追悼、写信、鞠躬、写回忆录等利于当事人完成健康的分离,引导新的出发。

(4)保险箱技术。保险箱技术是一种很容易学会的负面情绪处理技术,是靠想象方法来完成的。丧亲者将丧亲导致的负面情绪放入想象中的容器里,即将创伤性材料“打包封存”,以实现个体正常心理功能的恢复。另一种做法是丧亲者将已失去的美好部分锁入一想象的保险箱里,钥匙由他自己掌管,并且可以让他自己决定是否愿意以及何时打开保险箱的门,来重新触及那些记忆以及探讨相关事件。

[1]陈维梁,钟莠筠著.《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

[2]《认识哀伤应对哀伤》汪海燕(电子文档).

[3]史占彪(电子文档).《针对丧亲人员的哀伤辅导技术》.

[4]黄丽珊等(电子文档).《哀伤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作者姓名:张铁柱,单位:上蔡县职业中专,职称:中教一级,最后学历:本科。

猜你喜欢
丧亲保险箱职业中专
寻找夜晚的银河:网络中的丧亲者
失去亲人的伤痛该如何抚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丧亲者哀伤应激干预策略探讨
笑一个吧(1则)
女性丧亲者丧亲事件反应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老爸的保险箱
老爸的保险箱
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银行家
基于网络技术的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