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2014-08-15 00:52
城市地理 2014年2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白 珀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以超速的脚步向前推动发展,消费主义日益成为人们的新宠。在工作、生活压力俱增的环境下,更多人选择旅游消费。在旅游发展中,文化是其灵魂。旅游文化宣传增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同时也给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宣传增加了筹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非物质文化”和“遗产”两个词语组成。文化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物质文化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主要是人的精神和观念能力及观念利益。遗产的主要词汇含义有两个:一是前人遗留下来的,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前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有精神和观念方面价值和意义的文化遗留,也是我们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是唯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在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

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而存在。其传承的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来实现而存在,主要以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突出的表现手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发展、保护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人的传承显得越发关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赖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环境而存在的。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要保护其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传承”。[3]

二、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旅游发展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能够给其传承、保护带来正面效应。然而倘若开发不当或开发、介入的过程中受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急功近利主义的冲击则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严重的消极作用,甚至可能喧宾夺主颠覆文化,形成外表强大毫无文化内涵的形式主义表象。在没有文化底蕴做支撑的形式主义下,成为“纸老虎”的文化表象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禁不起时代的冲击和历史的沉淀,最终会昙花一现很快消失。

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旅游产业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弘扬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熟知该地区的文化和该地区,不仅能增强该地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能增加其他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只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大范围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民族的文化若想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必须首先建立起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从而在该地区形成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保护。旅游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经费支持、产权保护到技艺拓展还是文化传承等方面均有利其发展。它能使游客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陶冶民族情操,建立民族自豪感,激起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能建立起当地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激发其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必定与当下旅游发展的创新有一定的冲突。在保护与发展中我们要做一个权衡,要有一个标准原则在其中,以至于当意识到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造成负面影响时能够及时停止行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为了其能更好的传承、发展。《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4]其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在了首位。每种文化的生存都需要特定的环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从保护其项目做起,更要注重对其生长环境的保护。文化是一种时间或者空间上的现象,若单纯的为了开发旅游而篡改、仿造传统文化就会喧宾夺主。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而不是更好的伪装。我们在开发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维持其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保证文化本真状态进行开发。

三、结语

在旅游发展中,旅游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经费支持、产权保护到技艺拓展、文化传承、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建立等方面有利其发展,然而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度量限制,若在旅游发展中只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结果是令每个有良知的国人所不能接受的。我们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保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做到保证文化本真状态进行开发。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旅游的创新开发并非是不可融合的矛盾,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就能得到双赢的效果。

[1]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 [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2]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甘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靠“传承”[N].新京报.文化副刊.2005-7-6.

[4]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Tough Nut to Crack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