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视野下越南语教学(第二外语)在广西高职院校的定位与实践研究

2014-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4年33期
关键词:越南语广西院校

杨 洁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随着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给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广西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发展形势下,广西需要大批能够面向东盟,具有专业知识、国际视野、综合素质的人才,这也意味着,加强广西高职院校小语种教学,已是必然趋势。就越南语教学而言,广西民族大学从1964年起创办了越南语专业,1977年起升级为本科专业,2001年起又设立了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由此可见,广西高职院校对于越南语教学已越来越重视。从目前形势来看,广西高职院校已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的越南语人才,为政治、文化、经贸等各个领域输送了很多具有扎实越南语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但即便如此,广西高职院校的越南语教学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深入现状分析,加强完善与改进,也是目前面对的重点。

1 越南语教学在广西高职的定位

在2013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共同出席了《中越两国政府落实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等多项合作文件签字仪式,计划方案的签订,标志着中越两国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之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使中越两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与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这一形势下,培养越南语专业应用型高水平人才,也成为了国际贸易,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上述情况,也十分符合我国广西高职院校对于越南语教学“区域性、民族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广西民族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办越南语教学专业的高校之一,2001年起,该校成为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直至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已经成为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鉴于此,合理、充分利用学校毗邻越南的地缘与语言优势,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越南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便也成为既能顺应国家对越南语专业人才需求,又能使学校保持越南语专业传统学科优势的有效措施[1]。

2 越南语教学在广西高职的现状

虽然广西高职院校的越南语专业经过几十年发展,与全国同类院校相比也具有较高知名度,但随着时代对越南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得广西高职院校对于越南语本科人才的培养也突显出几点问题:

2.1 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通过相关资料统计可见,当前广西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师资配置及职称结构不合理两点主要问题。其一,年龄偏大。对广西高职院校越南语教师的年龄进行统计,教师年龄在22~60岁之间,而40岁以下教师仅占35%左右,40岁以上教师占65%以上,由此可见,中老年教师占据较大比例,这些富有经验的教职人员虽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差,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时势,一定程度限制了越南语教学效率。其二,师资配置及结构不合理。师资配置及结构主要由教授、副教授、讲师、越南籍讲师、教辅所组成,整体的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扩大规模招收越南语外语专业学生,由于学生人数逐年上升,直接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出现学生多、教师少的局面,这对于培养越南语应用型人才极为不利。

2.2 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

越南语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缺乏有效的能力培养。越南语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却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应变能力不足,在今后走向就业市场,也缺乏优势。其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学生对于越南语的学习基本局限于学校之内,对于社会接触与实践有限,对越南实际的国情、民俗文化缺乏了解。

2.3 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从广西高职越南学教学的课程设置来看,目前越南语专业的课程主要有:越南语语音、基础越南语、越南语口语、越南语听力、越南语阅读、越南语写作、高级越南语、越南文学作品选读、翻译理论与技巧等等。由此可见,广西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种类极为丰富,从而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但是,从教学或学生角度来看,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完成学习而去学习,这样就导致了越南语课程学习的被迫性,从而容易出现师生为完成各自任务而教而学的不良现状[2]。

3 广西高职越南语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从广西高职院校越南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虽然随着越南语本科教学的全面改革,提高了越南语人才的培养水平,但其中仍旧存在一些实质性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对越南语教学效率产生的影响,探索出切实、可行、可推广的教学实践策略,便也成为必然趋势。

3.1 优化越南语师资队伍结构

其一,坚持学科专业所需,坚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坚持从中科院研究所和重点大学引进教师,积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水平的越南籍教师;其二,重点引进中青年教师,使越南语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平均年龄结构呈现的规律基本相似,中青年教师不仅是教师的主体,且具有较高可塑性和培养潜力,广西高职院校应该作为学校的骨干力量进行培养;其三,注重引进高学历教师的同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学位,到国内外进修培训,使教师学历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其四,在校内加强对越南语教师的各种培养,使师资队伍数量增加的同时,也能使师资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3.2 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越南语教学应该遵循“以能力提升高核心,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以平台建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因此,将“形式多元、梯级递进”培养模式和“3+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越南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中很有必要。其次,创设以课堂、课外、国外、国内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应该将越南语课堂实践、课外活动、语言实习、志愿者服务活动、国外实习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便能有效提高学习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今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再次,开发实用性、创新性、配套性教学改革教材。广西高职越南语教学应该以品牌教材为基础推进课程建设,并以精品课程引导教学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更新,进而促进越南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3]。

3.3 以教学定位为导向创设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在前面已经阐述过,广西高职院校对于越南语教学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区域性、民族性、国际性三点,因此,在打造越南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时,应该严格遵循以上几点教学定位。而以教学定位为导向创设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其一,以三个平台建设为基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三个平台主要是指教学平台、实验平台与实践平台。①教学平台。广西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以及越南各大学的互动,共同就越南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积极引进其他院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同时聘请高素质、高水平的越南外教,打造中外结合的优质教师团队,进而为推动越南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②实验平台。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国家语言同声传译室、广西区级文科综合实验示范中心、越南国家电视台卫星接收观看室以及大学生越南语演讲比赛等多种多样的实验平台,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③实践平台。学校积极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并依托广西的地缘优势,主动结合国家和广西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实践环境,鼓励学生去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翻译、专愿者服务等各种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其二,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有效提升学生的“五种能力”。学生的“五种能力”主要是指积累丰富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心态的能力、增强高超的记忆能力、提高缜密的思考能力以及追求卓越的创造能力。在广西高院越南语教学中,所用教材必须要具备系列性、原创性、配套性三种特点,针对学生的“五种能力”培养,结合“听、说、读、写、译”五方面教学要求,编写出适用性、实效性强的越南语教材,从而为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4-5]。

4 结束语

通过对上分析可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国家对越南语人才培养的重视,广西高职越南语教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种形势下,广西高职院校的越南语专业教学也应该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应用区位优势、本校资源,加强越南语教学的优化与改革,使越南语教学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进而为培养出更多应用型、职业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江海燕.试论越南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3,7(7):195-196.

[2]黄铮.西部地区大学生越南语语言学习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内江科技,2010,9(11):1164-1166.

[3]罗雪娟.云南省高职院校东南亚语种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应用越南语专业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0,6(6):6-8.

[4]邓玉春.高职高专越南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23):258-260.

[5]蓝婷,农时华.高职院校越南语泛读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236.

猜你喜欢
越南语广西院校
纳苏彝语越南语亲属称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广西广西
汉语经历体标记“过”及其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
广西尼的呀
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存在句否定形式与情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