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门控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2014-08-15 00:45陈心得孙雅洁丁生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活瓣屏气放射治疗

陈心得 孙雅洁 丁生苟

(江西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 南昌330029)

临床上中晚期肝癌病人,已失去手术机会,多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精确放疗术,在此基础上,运用呼吸门控技术(ABC),能使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得到控制,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尽可能减少肿瘤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使肿瘤中心得到较高剂量照射,同时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1]。我院自2007年8月引进呼吸门控技术后,在不断摸索、学习的基础上,将该技术运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符合诊断标准且不能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可测量的病灶(CT病灶直径大于2 cm)[2],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年龄小于60岁。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57.3岁,均无远处转移,心肺功能正常。

1.2 方法

1.2.1 训练患者 向患者介绍呼吸门控装置的使用方法和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再进行训练。训练按治疗摆位时候的体位进行,每次吸气前患者呼吸节律和呼吸幅度应平稳,反复训练,直至患者能顺利通过活瓣关闭所设定的阈值,以减少治疗总时间。具体方法:将带有活瓣吸导管放入病人口中咬紧,鼻夹夹住两鼻翼,防止漏气,利用导管控制患者呼吸。患者看到自己的呼吸深度达到设定范围时,按下手中的控制按钮,活瓣将通气导管关闭,患者开始屏气,同时加速器开始出束治疗。1次屏气时间设置为30 s左右,屏气结束后活瓣开放,患者恢复自由呼吸。也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或是观察显示屏上的呼吸相,通过手控开关来调节和控制呼吸气的状态。

1.2.2 模拟CT扫描 患者用真空垫体模固定体位,仰卧于扫描床上,手执呼吸器含于口中,夹上鼻夹,空气进出只通过呼吸门控。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启动系统使其维持屏气状态,用模拟CT扫描。同一位置同一条件下,患者呼吸节律和呼吸幅度平稳后自由呼吸,再闭气扫描1次,将CT和MRI图像输送到三维治疗设计系统,进行图像融合与重建,并由医生和物理师勾画靶区和重要器官,行剂量计算及优化,完成计划野的设计。经医生确认后,配合呼吸门控装置行放射治疗[3]。

1.3 治疗结果

1.3.1 放疗过程ABC使用情况 12例患者均完成CT模拟定位,行ABC放疗。治疗过程中,3例出现鼻夹易滑脱,2例呼吸控制困难,但仍能完成治疗计划;余下7例使用ABC设备的口含器和鼻夹顺利完成治疗。安装呼吸门控至治疗结束时间平均为20 min,完成1次治疗所需屏气次数5~7次,每次呼吸控制时间25~30 s。

1.3.2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验证 运用EPID技术,摄取平静呼吸下放疗验证图像,与用呼吸门控技术下的放疗图像验证,包括0位前野和90度侧野,和定位时计划好的定位参照图像作比较,测量相同解剖参考点到野边界之间的距离。校正后头脚、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由5.0、3.9和2.9 mm降低到2.7、1.4和0.9 mm。

2 讨论

我院引进医科达公司生产的自主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ntrol,ABC)系统以来,使用 ABC装置之前,必须与病人沟通并行呼吸训练,确保病人配合顺利完成定位。整个治疗过程,由于初次使用ABC装置,很多操作技巧还没能掌握,病人每治疗一次总耗时间较长,其中鼻夹脱落次数较多,设置阀值内一次性完成的例数也较少。通过总结前2例病人的经验,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如:反复对病人进行呼吸训练,提高肺活量及适应能力,使其能在设定阈值内一次性完成放疗;如有楔形野或子野较多时,让病人休息后再行下一野的照射;鼻子纸巾包裹后再夹鼻夹,鼻夹位置适当,防止滑落。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使用门控技术后,肿瘤位移明显减少,治疗精度大大提高,正常肝组织受量明显减少,降低了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率,提高了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1]蒋国梁.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方法-三维适形放疗[J].癌症进展,2006,4(4):279-283

[2]杨秉辉,丛文铭,周晓军,等.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3):259-269

[3]梁世雄,蒋国梁,朱小东,等.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肝病的影响因素[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14(4):284-288

猜你喜欢
活瓣屏气放射治疗
国产支气管活瓣消除支气管胸膜瘘引发的气胸动物实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晚期COPD患者的福音
——支气管镜下植入活瓣
支气管活瓣系统治疗重度异质性肺气肿的临床分析
简单几招锻炼肺功能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