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化建筑企业现场管理

2014-08-15 00:50
四川水泥 2014年7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建筑材料

王 颖

(煤第六十八工程公司 山东 邹城 273500)

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时,在满足利益追求的基础上,还需要保证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的需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加强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表现,更是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建筑企业现场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1.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偏低

建筑现场施工一般都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具有突出的密集性特点,因此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施工人员的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筑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安全意识都相对偏低,为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干扰。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工种,施工人员没有相应施工技能证书等直接参与施工,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管理都造成了一定困扰。

2.建筑市场混乱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非法转包、越级发包。就我国现在建筑企业现状来看,众多挂牌企业层层转包、肢解分包等现象较为严重,不能建立起合理的工程总承包管理体系[1]。转、分包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逐渐降低,管理能力不断削弱,违章操作以及无证上岗现象严重。建筑市场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企业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行,例如部分建设企业与非法中介利用非法手段,罔顾企业资质,使得企业承接的建筑与本身资质不符,给现场管理带来巨大的威胁。

3.施工材料设备管理效率低

施工材料与设备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与基础,更是建筑企业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工序比较多,投入物料面积广数量多,并且影响设备正常施工的因素很多,较难实现有效的现场管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很多操作性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砖、石等质量离散性相对较大[2]。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一般都是随时进场,这样对材料进行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就具有很大的难度。

二、建筑企业现场管理实施原则

1.质量与成本原则

建筑企业现场管理,主要是在控制好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完成施工质量要求。两方面是建筑企业进行现场管理的重点,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契合点,不能罔顾质量一味降低成本,也不能不顾成本去刻意追求施工质量。

2.合理施工原则

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在规定工期内保证质量完成施工,因此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以及工艺的管理,严格遵循合理施工原则,确保施工工艺符合建筑要求。

3.章程执行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要求比较多,同时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在进行过程中,不可以管理人员的主管意识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执行章程原则,制定一系列相应规章制度,使整个施工队有组织有纪律,将要求规范落实到实处。这样可以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提高施工安全性与有效性。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避免其以经验来作为现场管理的准则,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科学性,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建筑企业现场管理改进措施分析

1.加强施工方案管理

施工方案是指导工程建设的基础,是用以施工前以及全过程技术经济条件,其内容中工程的规模、性质、结构以及施工技术等,因为施工要求、施工地点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施工方案设计质量如何,在根本上影响着施工现场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分配,进而会影响到施工质量与施工工期,同时也会关系到工程整体的造价。因此,在进行现场管理时,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做好施工方案的管理工作。如以在规定工期内保质完成施工为基础,对施工技术、材料、设备以及劳动力等进行研究分析和分配,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造成的结果来对方案内组成因素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在此基础上保证方案的执行度。

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也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材料成本可以占到其中的 60%~70%,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3]。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提前做好材料预算工作,认真深入的进行市场调研,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材料以及设备。在确定材料与设备时,企业需要对多家资源进行比对,选择成本低廉并且质量最好的厂家进行供料。首先,设计方需要确定所需材质、规格、数量等后,在通知厂方进行供货。其次,对于明确规格、数量等的供料单提供给厂方后,要求其必须要按照合同及时一次性供料,避免因为供料问题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最后,材料在进场前必须要做好检测验收。进场前要严格检查材料规格、数量以及性能等,抽取样品送检,对于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严谨进场进行施工。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第一,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意识。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需要全体施工人员明确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管理意识以及安全施工意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领导起到精心策划以及果断决策的作用。第二,建立完善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中,例如ISO9000、ISO14001、ISO1800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贯彻实施,确保各部门管理工作的切实执行[4]。第三,做好预防工作。建筑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不可确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降低各不确定因素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工期的影响,需要加强预防工作体系的建设,做好事前控制。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特点,认真分析类似工程危险点,对此做好全面部署工作,保证其落实程度,确定将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期联系在一起,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现场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能够贯彻落实。例如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制度、考勤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水电制度等。通过各种辅助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将工程现场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与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建筑材料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