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2014-08-15 00:50范红军
四川水泥 2014年7期
关键词:保护层泥土抗震

范红军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0 引言

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是城市规划和文化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安全性的问题[1]。怎样才能够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这是当前建筑设计师们都在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创新的问题。

1 建筑结构设计的含义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涉及到的领域和工种较多,结合了很多建筑以及其他学科生的知识。建筑设计需要经过计算和考虑建筑结构形体以及位置上的设置。有效的保障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提高建筑物总体的承载力,从而使得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由此可见,在建筑的安全性设计上,容不得一点马虎,结构设计与建筑承载力的计算,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通过对其承载力的计算,再来设置建筑结构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建筑结构的位置。除此之外,还要在设计图纸上作出详细的说明,进而达到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建筑设计结构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几下几点,建筑材料、建筑的承载力、承载的材料等。还需要进行数据测量和技术施工,以及外界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提高建筑安全质量系数。

2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瑕疵

2.1 建筑结构设计没有落实建筑抗震技术的融入

近几年来,地质活动越来越频繁,我国各个地区的地震灾害也随之增多。地震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对人们的财产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对人们居住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融入建筑抗震设计的理念,进而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抗震水平。不要等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才意识到抗震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研究当地的地质结构以及地震发生的频率,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了解到地震发生的规律与原因,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地震因素,设计出不同的抗震功能。只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才能够减少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进而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在建筑过程中把控建筑材料能力薄弱

建筑行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命脉,是城市建设的标志,同样也是艺术和美感的表达。但是,当前有很多的建筑都质量不过关,建筑材料使用有问题。建筑企业其实是一个高成本的行业,有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收益,在进行建筑材料设计的时候,不能够正确的把控,进而使得建筑质量不过关,出现了大批的豆腐渣工程,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埋下了不利因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2]。例如:位于南昌东湖区贤士湖公园大门处,造价为110万的公园南门,在使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就出现了大面积的塌方现象,且塌方的缺口长达30米长。据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发现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部分的劣质建筑材料,进而导致建筑塌方的现象。

3 建筑结构设计融入建筑安全设计

3.1 建筑结构设计

地基的沉降和收缩,都是建筑结构中不能够测量和估算的因素。因此,这些因素就会被设计者们忽略。基于这样的因素,在建筑时,一定要采用相关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阻止。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够将复杂困难的问题进行简化。

3.2 建筑混泥土保护层的厚度

建筑的混泥土保护层主要是为了保障建筑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混泥土的保护层小,能够提高建筑的抗弯承载力,混泥土的保护层大,则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建筑的裂缝宽度与混泥土的保护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对建筑外在要不求不高的情况下,要合理的设置保护层的厚度,进而防止建筑出现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想要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发挥到极致,就一定要对混泥土保护层的厚度进行精心的设计,因为其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多,像施工的环境与施工之后对建筑的养护工作,都对建筑的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

4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措施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改革,不同时代对建筑的设计要求不同。因此,这就需要设计师具备高超的建筑水平。与此同时,设计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建筑[3]。除此之外,还要将所学的新技能,灵活的运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的发挥出新技能的优势。在建筑企业中,设计师要适当的进行培训和进修,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开阔设计师的视野,还能够将其他国家的新技术引到国内。进而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1] 魏兴涛.试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9):55-56.

[2] 王铭铭.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度问题分析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0(06):79-80.

[3] 宿宗英,赵丽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资讯.2010,25(11):33-34.

猜你喜欢
保护层泥土抗震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泥土
古建抗震有绝招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寻找空气保护层
翻开一块泥土
泥土中的功臣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保护层开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