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久保利通与“征韩论”

2014-08-15 00:4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西乡明治维新论争

王 哲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大久保利通是日本明治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是明治初期推行发展日本的政策的先驱人物。他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推行改革政策,对阻碍改革的势力进行打击乃至清洗,后人曾以“东洋的俾斯麦”来称呼这位强权人物。他不遗余力地推行改革,引领着日本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是明治维新的奠基人。“征韩论”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统治阶级围绕是否出兵韩国而引起的斗争,是很多研究明治维新的学者所关注的历史事件。由此所导致的统治阶级的分裂和“内治优先论”的得势巩固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基础,使日本逐步走上了军事大国的道路。

一、大久保利通与“内治优先论”

大久保利通作为幕末时期坚定的讨幕志士和明治政府前期的政治决策的核心人物,为近代日本的独立与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明治政府成立后,百废待兴,究竟如何带领日本摆脱西方列强的压迫,建设独立富强的日本,这是当时困扰新生的明治政权的重大难题。大久保利通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说:“自己认为,要打倒幕府建立天皇政治,而且那一事业也大体完成,干了我们应当干的事。但是以后就实在为难了”。①明治初期的政府改革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到达富强文明的彼岸,就必须面对中途的困难。“征韩论”的出现就是日本在发展战略上的困难。

大久保利通出身于日本中下级武士,由于他机敏能干,受到萨摩藩主赏识,由此有机会参与藩中政务。1863年的萨英战争中萨摩藩的惨败使他认识到了英国这一“蛮夷”之国的船坚炮利和日本的落后自大,使他逐渐走上了亲英的道路,为他向欧美国家学习、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打下了思想烙印。明治政府成立后,大久保被任命为参与,从而为他成为日本这艘大船的掌舵手提供了舞台。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之行使大久保亲身感受到了欧美诸国的强大与先进,看到了欧美国家的强大是以坚实的国力为后盾的。笔者认为“养根本之实力”即是“内治优先论”的概括含义。随着西乡隆盛等人的“征韩论”的提出,大久保等人针锋相对,抛出“内治优先论”,由此展开了政府内部的论争。

那么大久保的“内治优先论”的主张都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推行“殖产兴业”的相关政策。关于“殖产兴业”的要旨体现在大久保的《关于殖产兴业的意见书》中:“大凡国之强弱,在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起源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然寻其源头,未尝不依赖于政府官员诱导劝奖之力”。②其中“勉励人民之工业”与“政府官员诱导劝奖之力”代表着“内治优先论”中“内治”的目的与方法。“殖产兴业”是大久保的政策的核心,阻碍其实行的政策也必定会遭到大久保的反对。其次是完善国家体制。大久保为了强化政府职能,设立了内务、大藏、工部等十省辅佐政务。其中的内务省的权力是最大的,而内务卿由大久保出任。大久保掌握了政府的实际权力,可以名正言顺地推行“内治”政策。第三是加强中央集权。岩仓使团归国后,大久保感到日本若走资本主义道路,就必须根除阻碍进步的封建势力,所以与“征韩派”进行了激烈斗争并成功把他们赶出政府权力中枢,进一步推行削弱士族的政策并壮大新式军队的力量,逐步将权力收归政府。

二、大久保利通与“征韩论”

1、“征韩论”中大久保的表现

“征韩论”是明治政府内部的“征韩派”和“内治派”围绕“征韩”这一议题而进行的论争,论争中夹杂着残酷的政治斗争。岩仓使团出国考察之际,西乡隆盛等人作为留守政府的核心,逐渐掌握了政府实权。这对于身在国外,无法掌控国内局势的大久保而言是危险的信号。国内方面留守政府中长州派的代表井上馨和山县有朋因为贪污问题而成为众矢之的,使得长州派的地位日益下降。眼见西乡等人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是大久保所不能容许的。日朝关系的恶化而引起的外交问题,使西乡等人在政府内部强硬论的影响下抛出“征韩论”这一主张,这一主张是倡导“内治优先论”的大久保一派所不能接受的。朝鲜虽日趋没落,但实力尚存,何况还有清政府的保护。在日本根基尚浅、国力不足之时仓促“征韩”,如若失败,日本的改革成果将化为乌有,所带来的结果将是毁灭性的。如若“征韩”侥幸成功,平素与大久保不睦的西乡等人将稳坐明治政府。大久保一派将失去政治前途,而大久保所提倡的“殖产兴业”等政策将无从实行。为了防止上述结果的发生,大久保等人提前结束考察,回到日本准备与“征韩派”进行斗争。

1873年8月17日的内阁会议决议任命西乡隆盛为遣韩大使,三条实美也准备将会议结果奏请天皇批准。此时提前回国的大久保出任大藏卿,但因不是参议,缺乏阻碍“征韩”的发言权。但根据岩仓使节团出行前与国内留守政府的特别规定,“内地事务在大使归国之前……尽可能不要改订新规,在万不得已时,须将改订事项通知派出大使”。③大久保等待岩仓等人归国予以反击。岩仓使团归国后,岩仓具视和木户孝允明确反对征韩,大久保同他们组成“内治”派,双方在1873年10月14日的太政官会议中展开激烈论争。从大久保的反对理由来看,他对日本的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了日本恶劣的发展环境,若想同西方列强抗衡,日本必须走“内治优先”的道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国内经济,在没有绝对的把握时不可轻言战事。大久保与西乡都想争取到岩仓具视的支持,而岩仓具视是倾向于大久保一派的。最终大久保一派利用明治天皇的的“宸裁”驳倒了征韩论,西乡一派从而失势。征韩论的结局既标志着大久保一派的胜利,也标志着两派势力的正式分裂。失去的希望的士族势力逐渐走上了反对明治政府的道路,最终酿成了西南战争的爆发。

2、“征韩论”中对大久保表现的相关分析

大久保利通所主张的“内治优先论”与西乡一派主张的“征韩论”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方向的论争。大久保虽出身于士族阶层,但并没有被士族阶层的利益所局限。他所关注的是国家的利益,从长远角度看他所主张的“内治优先论”是符合国家利益需要的。再来看大久保的“内治优先论”。既然“内治”优先,那就必有推后的政策。而推后的政策还是类似“征韩”这样的军事扩张。只是大久保出使欧美后对于如何发展日本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大久保一派本身并不反对“征韩”,只是当时的国内外条件不允许。笔者认为,侵占琉球和台湾的风险要比侵略朝鲜小得多,这是符合日本国力的前提下的日本的侵略行动。由此可见,“征韩论”与大久保的“内治优先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海外扩张的时机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

大久保利用天皇“宸裁”的政治手腕虽然是不光彩的,可是却获得了成功。这就说明了明治初期政府处理内部矛盾的机制不够健全。大久保通过政变的形式击败“征韩”派无法让士族接受,而夺取权力的大久保进一步推行削弱士族的政策,使得士族们忍无可忍,最终导致士族们走上了反政府的道路。可以说,“征韩论”的失败是导致西南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由此观之,一个政府拥有健全的处理机制才可以减少矛盾,稳固内部,从而更好的建设国家。这是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训。

“征韩论”是日本近代重要的历史事件,其结果决定了日本的发展方向。大久保利通作为“征韩论”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其主张与表现对论争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大久保的主张与表现的角度入手,使我们对“征韩论”这一历史事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注释:

①孙承.岩仓使团与日本近代化[J].历史研究,1983,(6):122.

②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54.

③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74.

[1]孙承.岩仓使团与日本近代化[J].历史研究,1983,(6).

[2][日]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一册)[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4]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5]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6]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

[8][日]井上清.日本帝国主义(第二册)[M].姜晚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猜你喜欢
西乡明治维新论争
《论风格》文本系谱与论争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中学新诗教材的一场论争及其意义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一十三) 日本明治维新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明治维新”为例
西乡女子
论新课程对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体育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