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五年制高职学生阶段性管理工作探析

2014-08-15 00:43费丽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五年制阶段班级

费丽华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昆山学院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昆山 215300)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迅猛地发展,其规模也日益壮大。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数量,高职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这就给我们职业学校带来了更实际性的新问题: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个体差异更大,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不同时期心理和行为的特征,结合其专业特点,进行阶段性学生管理工作,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本文试从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机电专业五年制高职学生阶段性管理的必要性

(一)五年制机电专业学生特点

本文中所提到的五年制高职,指的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毕业后获得的学历是国家承认的专科层次的高职[1]。五年制学生刚入学时正处于交际面不断扩大,接收信息日益剧增,对人际关系、男女关系、社会关系日益感兴趣,各种思想观念开始或已经形成,人格发展也开始进入最重要、危机最多的关键时期[2]。他们思想还很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遇到事情缺乏理性分析和妥善处理的经验,世界观和道德观易产生错误和倾斜,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引导。而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讲,学生成绩方面更是比其它专业还要略低,再加上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主要以男生为主体,班级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甚至有比较多的班级全班皆为男生。男生多的班级,做事不够细致,对文化课兴趣不大,甚至个别会有厌学情绪,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容易凝聚班集体的团结,体育运动课外活动方面比较活跃。

(二)阶段性管理的意义

五年制高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五年时间里也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既不能象管理中专班级那样绝对的监管和控制,也不能象高中起点的大专生那样采取“自我管理”的模式。五年制的学生在校时间比较长,过分的压制和管得过死,容易导致学生逆反,产生对抗情绪,使学生和老师成为对立面,很难展开工作。而如果管理过松,则会影响到班风,不仅会导致一些意外突发事件剧增,而且松散的情绪会影响到专业技能的学习,甚至会对学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最终让班级里每个学生都平稳、顺利地完成职业学校向社会的过渡,获得工作单位、社会的肯定。

二、合理划分各管理阶段,提高学生管理实效性

为了更好地培养有道德、有技能、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合格专业人才,我们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各个时期的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现状,分析动态变化规律,掌握学生阶段性特征,合理划分各个阶段,并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一)适应新环境、形成良好班风阶段

第一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主要以家、校为主导,作出正确的教育引导,提高道德纪律观念。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是年龄为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来自本市不同的初中,所以应该在开学第一阶段就上好“第一课”,强调纪律要求,要细致入微。如何使一个新的集体今后朝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建设道路上发展,良好的开始显得尤为重要。要从军训开始就抓紧管理,这阶段事情非常多,尤其是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对于新的学校和班集体能有个先入为主的纪律的约束,良好的班风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建立起来,以便于以后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

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很不成熟,行为思维非常活跃,上课不能静下心来,所以要通过课间、课后多观察以及和任课老师的交流,掌握班级学生的行为及学习习惯。这个时期学生心理比较脆弱、易怒,要循循善诱,不能简单粗暴。要坚持做到“三勤”(勤巡视、勤检查、勤谈话)[3]。这个阶段的“管”,要管得非常细、非常宽,需要学校、家庭、老师、家长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形式多样化:电话、家访、家校路路通、谈心等。这里的“管”要掌握一个度,要注重学生心理,用心去沟通,知道他们想什么,帮他们解决问题,顺势引导,绝对不提倡压制,否则会适得其反!

因此,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让新生更快适应新的学校,融入新的班级,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热爱班集体,有集体荣誉感。另外,要精心构建一个稳定的、团结的班委、团支部。通过班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自主管理[3]。

(二)平稳中求发展,个人能力提高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是以班级中坚力量为主导,发挥班干部协助管理作用,以点扩散到面,完成学业相关要求,重视技能学习。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很好地适应了新学校、新班级的环境,学生的状态比较平稳,思想逐渐成熟,但性情还处于不太稳定的阶段。这个阶段一方面要做到大方向的“宏观”掌控,同时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中与班内学生干部的互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潜能,对于班委委员,明确各自职权和分工,平常性事务交予班委自行处理。适当的协助管理,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但在操作中要多注意观察,出现偏差要及时加以更正。这个阶段主要是:

(1)明确在校学习阶段的个人奋斗目标(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得),人生规划,以及班级共同努力的方向。对于机电专业学生来讲,在校期间会接触很多的实训课程,比如车工、钳工、机械手工绘图、电脑制图、数控加工等课程,实训课程考验学生动手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由量变达到质变。班主任可以在任课老师的建议下,鼓励部分理论课成绩比较差,技能成绩出色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实现其自身价值,重拾自信。

(2)良好的意志、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要严格控制、监督、管理,但要特别注意尊重和认可。可能存在小部分学生自制性较差,逆反心理较强,甚至有个别学生存在很大的反复性以及一定的心理“偏激”。因此,对于个别学生特殊情况更需要用心、用爱、用很大的耐心和智慧去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3)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能、独立思考、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热情、乐观的心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文体活动,勇于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并收获成功体验。在保证正常学业完成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的各种特色活动或专题教育,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在一个快乐上进的环境中成长。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外的技能学习和培训,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特长,为将来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学生转型的心理和行动准备阶段

第三阶段,主要体现个人自主管理,拓展个人素养,为顺利迈入社会做好准备。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比之前成熟了很多,会相对比较理智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踏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这个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重视职业素质、以及良好就业心态的培养,以坦然地心态处理实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通过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如:主题讲座、经验学习、假期打工、参观学习、案例分析、岗前培训等,循序渐进地完成学校向社会的过渡,更好地适应社会,走向社会。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班级管理中,“疏导”比“镇压”更能有效地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会让他们的心智得到健康的成长,为顺利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不同年龄,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特质。如何合理并有计划地管理好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能在德育、学识、个人素养方面得到提高,以便更好踏上社会,成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结合。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五年制高职,这种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学习模式能获得较高的教育效益和社会回报。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2010年9月13日).

[2]周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亓君.职业学校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J].教育学文摘,2012,(5).

猜你喜欢
五年制阶段班级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不称心的新班级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