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妙玉的心理探究

2014-08-15 00:43蔡朔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佛门妙玉黛玉

蔡朔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在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妙玉处于第六位,位居王熙凤之上,而她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也在第六位,其既不是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血统之一,也未曾嫁给这四大家族的任何一家,然而其排名却在这些女儿之中,从中可以窥见其不一般的地位。

一、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是描述妙玉的曲子,而选择世难容这个题目,是为了反映妙玉坎坷的一生,以及其难以被世人所容忍的性格,在此之中蕴含了较多的深意,值得人们不断地探究与回味。

从妙玉自身的性格可以看出来,其同佛教所宣扬的四大皆空有着截然相反的举动,她对于茶艺十分精通,喜欢赏爱古玩与茶道,热爱非同寻常的花卉与盆栽,在音律上也有着比较高的造诣,精通庄子。与此同时,还将现实中吃茶的人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完全有悖于佛教宣传的世人皆平等的理念的。正是由于其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妙玉获得了世人的熟悉与认知,而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却受到了俗人的厌弃与嫉妒。妙玉虽然身处佛门,需要净身修行,可是其却对爱情、友情以及亲情充满了追求与渴望。她本是因为家道中落而不得不遁入空门,终日只能够同木鱼和经卷为伴,然而其内心深入的不安与渴望刺激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和黑暗势力同世俗进行奋斗与抗争,希望以此来寻找自己人生的希望,努力地维护自身做人的尊严。

二、心有不甘

妙玉在书中,一直是一个佛教弟子的形象,书中对她外貌与身世的描写为:“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这也是众人听到的对妙玉身世的介绍,其才貌双全,傲视孤高,却被迫寄人篱下,幼年失去双亲,在这一点上,其与黛玉身世有着相同之处。在当时黑暗社会里,作为豆蔻年华的妙玉若想在这个世上生存,则必须依仗佛教来保护自己。然而虽然妙玉没有切身的进入到封建礼教以及政治的竞争中,其最终结果依然是一出人生悲剧。对于世人而言,自幼就皈依佛门属于精神上的解脱,而被动的走入到佛门净地,则属于精神上的禁锢。妙玉属于后者,虽然苦苦的挣扎,心有不甘,然而却无可奈何,并且为日后妙玉无法潜心向佛奠定了悲剧的基础。正是这样一种被迫也导致了妙玉一心追求爱情、亲情与友情。

三、妙玉的心理与爱情

妙玉的一生不守佛门清规,努力与封建礼教进行抗争,心理满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同时研究着老子与庄子之道。妙玉对于感情向来看的很重要,她同岫烟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同时岫烟也能够理解妙玉的心灵。因此她对于宝玉生辰,妙玉对其寄送贺贴这件事情也只有支持而无反对。另外,在中秋月夜,妙玉同黛玉和湘云一同连作的十三元,在进一步的展现其才华横溢的诗情之外,也表现了妙玉对于友谊的渴求。妙玉不嫌贫,也不追求富贵,虽然嫌弃刘姥姥糟蹋了自己的杯子,却只是因为自身严重的洁癖。而把如此贵重的杯子赠与了刘姥姥,使她能够卖掉度日。

可是也正是由于妙玉这种同世间难以相容的生活道路以及高洁的性格,从而造就了妙玉的性格以及人生的悲剧。佛学禁锢了妙玉的身,却无法禁锢她的心灵。妙玉一直暗恋着俊朗有才情的宝玉,通过一支精心折下来的梅花将其暗恋的心灵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独让宝玉用她日常所吃茶水的杯子,也在侧面表现了她小女儿的心理。然而一个本该潜心修行的尼姑却对富家子弟产生了不应该有的感情,这样的感情不仅不能够被世人所容忍,同时也会毁了她的一生,因此妙玉很小心的隐藏她的感情。妙玉虽然有着闲云野鹤的心,然而其人在俗世之中,身子陷入滚滚红尘,所以其所作所为又难以实现真正的超凡脱俗,最终只能“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从而在其身上展示出一种矛盾的行为。

与此同时,妙玉的整体性情也不是传统佛家子弟那么恬静淡然,与其相反的是她十分的情绪化,并且孤傲难以容人。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请黛玉吃茶,黛玉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来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在这段里可以看出,黛玉仅仅问了一句,可是妙玉却得理不饶人,一顿抢白,令黛玉十分尴尬与难堪。而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她却言笑盈盈的愿意帮助黛玉斧正,这一番态度同之前吃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样喜怒无常的性格也难怪素来不问世事的李纨脱口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之语了,可是在宝玉眼里,则认为她不过是性格孤僻,无法合时宜罢了。

四、妙玉的整体心理特征

在书中,一共有三人名字与玉相关,妙玉正是其中之一。身处在花季年华,却不得不被佛门清规所拘束,然而凡心未泯,时刻眷恋着红尘的自由与真性情,这种矛盾的心理最终导致其孤傲怪诞的性格之中。作为封建社会以及自己不公命运的反叛者,妙玉同宝黛之间的共同特征是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对封建礼法的藐视,其也是封建社会里冥顽不灵的顽石,因此共同以玉来进行命名。然而妙玉采取的方式则是遁入空门,行为怪诞,这是作者所不中意的,因此将其塑造为宝黛的陪衬对象。“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作为同黛玉同属在别人屋檐之下的寄居者,妙玉与之有着不同的行为和举动。她并不像黛玉那样敏感小性,多愁善感,也不是那么不确定让人无法捉摸,更不曾过分孤傲自诩,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然而她也无法做到宝钗这般反客为主,随和应时,能够掩藏心机而不露,处事圆滑。妙玉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侧面性和矛盾性,而在她身上,我们也能够看出当时封建社会已经激化的社会矛盾。妙玉本来是一位文化修养都比较高的官家小姐,可是随着家庭的败落,其从封建社会统治者顶层掉落为寄人篱下的寄居者,在实际上其成为烈火烹油、锦衣玉食封建家族的看客。她虽然对这种生活十分不满也不甘,可是却无法摆脱这种生活,势单力薄的她只能够通过不断地追求自身高洁孤立的精神境界,来同黑暗污浊的社会相对抗。进一步来说,刘姥姥是通过物质对比物质,而妙玉则是通过精神来克制物质,在她自身的眼中,其属于贾府精神世界的富有者。

五、结束语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一曲《世难容》揭示了妙玉的生活道路以及整体的思想与性格特点,她又清高又风雅,精通曲艺与茶道,然而在风雅之下又难以掩藏其之俗气;在矜持而又庄严的身后又掩藏着滑稽,她性格上突出的矛盾性,是黑暗社会所造就,也折射出其对黑暗势力的反抗。本文从多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了妙玉的整体心理特征:虽然有着闲云野鹤的心,然而其人在俗世之中,身子陷入滚滚红尘,所以其所作所为又难以实现真正的超凡脱俗,最终只能“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通过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对妙玉的描写,深刻的揭露与展示了封建宗教虚伪与吃人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我们能够理解与同情在当时如同妙玉身世这样的悲剧人物。

[1]夏文辉.“太高”和“过洁”——试析妙玉之性情[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9,12(46):792-793.

[2]沈治钧.何须漫相弄几许费精神——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2012,13(10):761-762.

[3](德)L·科塞.社会冲突研究中的社会学理论,连续性[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转引自(美)P·约翰逊.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0,16(5):67-69.

[4]刘坤杰.《红楼梦》中妙玉形象浅谈[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23(12):453-454.

[5]Martín-Merino,Elisa;Johansson,Saga;Morris.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in UK Primary Care[J].Drug Safety ,2011,34(11):1061-1077.

[6]Justin T.Saunders,Vijay Nambi,James A.de Lemos.Cardiac Troponin T Measured by a Highly Sensitive Assay Predicts Coronary Heart Disease,Heart Failure,and Mortality i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Clinical Perspective[J].Circulation,2011,123,(13):1367-1376.

[7]青文婷.《红楼梦》中妙玉性格特征与爱情浅析[J].读与写杂志,2010,16(5):67-69.

[8]李冬轩.浅谈《红楼梦》中妙玉性格的悲剧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3(12):53-54.

猜你喜欢
佛门妙玉黛玉
春色无高下一一佛门诗人圆一访谈录
妙玉那场茶事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妙玉论
黛玉讲诗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黛玉为什么爱哭?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
我惹一身尘埃,入你的佛门
一张图看中国佛门生意经
妙玉的爱情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