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014-08-15 00:43杨勇周兵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基地实训

杨勇周兵

(淮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安徽 淮南 232001)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在深化高职高专职业教育改革中,将职业技能培训改革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从政策保障、资金扶持等方面入手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改革力度,同时还设立全国和各省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努力,各高职高专院校在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方面都有所突破。保险行业作为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相对容易,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高职高专院校保险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建设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来提升保险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水平与质量。

1.当前高职高专保险专业实训的主要模式

由于保险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均加大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以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概括起来,实训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1.1 建立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以淮南联大为例,2012年金融保险教研室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采购了保险实务模拟教学软件、商业银行模拟教学软件和证券模拟交易教学软件三套系统,供学生在第五学期前八周进行统一的上机模拟实训。这种实训模式虽然也能为学生提供动手的平台,但与真实情景相距甚远,加上实践指导老师一般为校内专业课教师,并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生的毕业前实训大打折扣。

1.2 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短期项目实训。自2005年以来,与淮南市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合作的形式为保险公司为保险专业学生提供为期1个月左右的项目实训。以中国人寿保险淮南分公司为例,分别在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安排了一个月时间让学生到公司实训,其中主要涉及个险销售业务流程中的客户开发、产品销售、晨会经营等项目。这种实训模式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到职场身临其境的机会,使学生对业务流程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相对于仿真实训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就业后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但缺点在于学生实训的时间太短,学生不能深入其中,往往达不到期望的实训效果。

1.3 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金融保险教研室一般会在第四学期最后四周连同暑假一共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保险公司进行定岗实习,同时还会在第五学期的后10周、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实训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实训周期相对较长,能更加深入的认知公司业务经营的流程,并能在相应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

2.高职高专保险专业实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保险专业的三种主要实训模式来看,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大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校内仿真实训走过场。由于有大量的理论课程教学要完成,所以一般都会将校内仿真实训以集中实训的形式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而这个时候大多理论课程已经结束,学生一方面没有理论课程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对校内实训不够重视,多数学生把模拟实训看作一次任务来完成,并没有真正思考整个业务流程的实质,以及将实训与以后的工作结合起来,达不到实训的目的。

2.2 短期项目实训得不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在目前的大多数校企合作中,都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实训要求,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短期的项目实训。但由于学生实训时间太短,并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益,反而还会增加日常工作量,又苦于是合作单位,必须接纳学生实习,这样保险公司的重视程度会大大降低,学生到企业后得不到公司的高度关注,实训效果大大降低。

2.3 顶岗实习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难以长期维持。从目前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的顶岗岗位来看,主要集中在个险销售、银行保险、电话营销、综合柜面、组训等岗位。在这些岗位中,个险销售、银行保险和电话营销基本没有底薪或者底薪很低,都直接与销售业绩挂钩,而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实现保单销售是很困难的,让很多学生知难而退;综合柜面和组训岗虽有薪酬,但薪酬很低,而且需要的学生数量有限,让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显然,这样的实训模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学生实训效果收效甚微,难以长期维持。

3.高职高专保险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创新

随着对职业技能培训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校企的融合程度在不断深化。为了培养出更多与岗位职能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应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行更深层次创新,建立更高效的实践教育体系。在保险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创新方面,应重点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3.1 实践基地建设的创新

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完成,具体如下:

3.1.1 按照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不能简单的认为买一套设备、几套软件,或者其他教学、学习用具,就建立了校内实践基地,进行了实践基地的创新。事实上,这种简单的经费投入对校内创新型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和帮助的。如果要实现实践基地建设质的飞跃,必须改变当前的建设思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严格按照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将其经营模式复制到校内实践基地中来。以个险销售为例,在实习基地内可以规划出一个微型职场,用来模拟保险公司的晨会经营,同时可设立组训岗、理赔岗、个险部、企划岗以及人力资源等岗位或部门,将参加实训的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轮流参加这些角色的训练,而整个实训过程的指导工作主要由保险公司来完成,学校专任指导教师协助保险公司指导教师的工作。学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监督、双向沟通交流等重要角色,以保证实训过程的顺利进行。

这种实训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学生不出校园就能完成公司大多数角色的实训,既减少了学生的实训成本和学校的管理成本,同时又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整个实训过程在学校完成,专业课教师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并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补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实现“理论促进实践、实践提升理论水平”的目标。当然这种实训模式同时也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保险公司必须指派专门人员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实训,使得实训指导教师原本应在公司完成的任务岗位出现空缺,保险公司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无疑是一个挑战。

3.1.2 将校内实践基地逐渐转变为门店经营模式,适当经营部分业务。通过3-5年的努力,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并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制度、培训制度和方法,积聚了较为丰富的培训经验。为了让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应力争将建设成果转化为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商业经营模式,即门店经营。当然,门店经营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保险监督管理的制度规定,在其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产品销售,让学生更加充分的融入到实践中去,以深入了解保险业经营的实质,从而为学生从一线销售岗位向公司管理岗位转变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这样,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就完成了从单纯的实践基地向门店经营模式的转型。

这种实践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仅通过实践从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解决了部分学生就业岗位,实现了学生从学业到就业的“零衔接”,而且为保险公司创造了一定的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的增加,更加激发保险公司与学校合作的动力,最终实现“双赢”的格局,同时也提高了保险公司与高校办学的社会影响力和信誉度。

3.2 实践基地制度模式的创新

3.2.1 组织机构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应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校内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阶段。在校企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应明确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人员组成,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应明确界定双方在基地建设中的责、权、利,保证实训基地建设的规范与稳步发展。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学生既能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很好的为实训服务的原则,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尤其是与实训有关的教学计划修改。

第二阶段,校内实训基地转变为门店经营阶段。本阶段由于已经将校内实践推向了市场,所以在组织机构的建设上应增加必要的如门店经理、培训部、营销部等职能部门。由于门店仍然隶属于保险公司,所以在人员安排上保险公司具有决定权,但本着以培养学生为主要目的,学生应占较大比重。

3.2.2 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3.2.2.1 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一方面依托于校企合作单位,聘请公司业务精英、部门负责人、讲师担任兼职实训指导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从实际业务操作角度给予学生指导;另一方面对校内的专任教师,要坚持“走出去”的原则,鼓励他们到保险公司参加锻炼,熟悉公司业务流程,担任部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并能联合公司开发实训课程,实现专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3.2.2.2 师资队伍管理。应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业绩考核标准、绩效计算办法,并按照指导教师实际完成工作量发放薪酬。

3.2.2.3 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为加强对参加实习实训学生的管理,应根据实训要求制定《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手册》,从参加实训学生应完成的学时数、参训期间的考勤、规定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加以详细规定。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训管理制度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以保证所有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有序、高效的完成所有实训项目。

3.2.2.4 培训机制建设。为了充分体现校内实践基地的优势,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与做”的融合,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指导教师队伍应以“保险公司职员为主、在校教师为辅”的方式组成;实训的内容和方式应充分考虑公司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多层次、系列化、模块化、开放式组织实训教学;实训考核标准的制定既应符合行业和公司标准,也需符合专业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考核要求,从项目化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建立评价体系。

4.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保险专业建设创新实践基地是提高保险专业学生技能水平,为我国保险行业输送新型实用性人才的重要举措。高职高专院校在建设实践基地过程中应在更高的层面上加强沟通和交流,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摸索出一套更能适应行业发展、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层次需求的创新型实践基地建设办法。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